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 > 第248章 把问题抛给敌人回答。

叶格林的计划很简单,那就是不管敌人海陆并进有什么目标,我们就先完成自己的目标。

什么目标?

闪击赫恩-霍夫伯国距离沃尔夫格勒最近的城市:格林尼亚!

“敌人的陆上部队正在集结,他们的海军舰队没几天就到了。”

“我们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叶格林站在了地图前面挥斥方遒,他的到来让在场的众人都安心多了。

戈尔隆也适时提出了自己疑虑:

“但是我们现在不知道敌人在赫恩-霍夫伯国境内的部署和调动怎么办?”

“不知道那就不用管了,只要我们能拿下格林尼亚敌人肯定会往这里来!”

“没有足够的情报,那就把敌军给引到我们想要他们去的地方!”

格林尼亚的地理位置就是缩小版的沃尔夫格勒,那里地处伊姆拉河下游,周围有沼泽、有山脉、有平原、有河流。

所有的这些地形都挤在了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复杂的地理条件给了叶格林足够的信心能够在这里打出一场漂亮的运动战。

“但问题是隘口前的敌人扼守住了南面的铁路,我们如果要通过铁路运输的话是没法绕开他们的。”

斯塔林点出了这套战略首先会遇到的问题。

如果革命军不靠铁路机动,单纯走陆路的话虽然不会被发现,但一来会绕路一些、二来后勤压力也会大很多。

“而且大胡子说的也没错,我们如果将主力部队都投送到了格林尼亚的战场,如果山脉边缘的敌人主动出击的话就能够轻而易举切断我们的后勤补给线。”

戈尔隆在这个时候也跟着补充道。

他们之前的时候不是没考虑过通过这个方向的进攻来调动敌人的战略方向,但问题是横在了埃迪乌斯山脉前的敌人对革命军的战略威胁实在的是太大了,让人根本没法忽视。

依旧是之前大家都讨论过的问题,敌人在这里构筑了坚实的防线。

革命军有能力击败这里的敌人,但是可以预计的伤亡却是大家都没法接受的。

之前叶格林就制定好了埃迪乌斯山脉的总战略,但是到现在为止整个计划也只不过刚刚开始而已。

科尔沙金同志刚刚带着工作队进入了山脉内部,想要形成战斗力去切断敌人的补给线还需要时间。

“除非我们给科尔沙金同志派出些援手,不然就凭他们当时带走的那点人是没法对敌人的后勤补给线造成大规模的破坏。”

尽管没见识过圣殿骑士们在战场上的能力究竟如何,但斯塔林依却并不认为他们的单体战力是能比得上机甲的。

之前罗勒关于地下城战斗的报告他也看了,总得来说就是一句话:

圣殿骑士们在对付各种牛鬼蛇神的时候有着非常高的能力,但是在阵地战和攻坚战的时候可能还没一包炸药管用。

科尔沙金之前带走将近一半的圣殿骑士,叶格林本来想着让他在建立根据地的过程中一点点转化这些铁罐头的思想的。

到时候既能建立好埃迪乌斯山脉根据地,也能将圣殿骑士们彻底变成自己人,还能不断骚扰敌人的铁路线,可谓是一举多得。

但问题在于想要达成这些成果都需要时间!

“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就很复杂了,究竟是科尔沙金同志的埃迪乌斯山脉根据地为沃尔夫格勒拖够时间,还是我们牺牲一部分城市为他们的发展争取机会。”

“叶格林,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我们很难做出完美的选择。”

戈尔隆对于局势的分析很透彻,革命军现在的局面也的确像他说的一样被动。

好消息是只要把时间拖够,革命军不管在那个方向上都能发展出能够改变战局的力量。

但坏消息是敌人这一次的突然出兵迫使了革命军必须在多个战略方向上做抉择,必须做出一定的牺牲。

叶格林没有说话,他沉默地看着地图然后在脑海里不断回味着戈尔隆和斯塔林提出的困难。

但不管他怎么想,这个被动的局面就是没法破局。

革命军在兵力上比敌人要多一些,但优势并不是很大,相反敌人在火力和后勤上的优势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点。

局势艰难啊……

叶格林感慨着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回想起自己一开始的战略,一个轻松的笑容浮上了嘴角。

“这鬼局势我都没法破局了呀。”

叶格林轻松一笑,他当然自己没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没法做出艰难的抉择。

“但我们现在也没必要做这个抉择啊。”

“搞不定就不搞了,还是我之前的战略,把战火给烧到敌人那边去。”

“我们不做选择题,而且还要把问题丢给敌人选择去,让他们去做艰难的抉择!”

叶格林的话似乎是不准备管埃迪乌斯山脉隘口前的敌军了,而且也没有要继续考虑后勤的打算。

戈尔隆对此非常着急,他迫不及待地问道:

“但是叶格林,如果我们的后勤线被切断了怎么办?”

“那就让他们切,我们不带重型设备就纯步兵的队伍,每人带够一个星期的口粮和弹药,再带一些重机枪和炸药包就行。”

“对了,斯塔林我们的迫击炮制造得怎么样了?”

对于这个问题斯塔林很满意地点头回复。

尽管是一个全新武器的设计,但是迫击炮的制作工艺其实并不算难,很多都是用着成熟的加工技术。

战后的沃尔夫格勒最不缺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钢管,这些很多都是从报废的锅炉上拆下来的。

帝国的符文蒸汽机在魔法的帮助下有着比内燃机还高的效率,通过储热和散热符文的互相作用,热量就能够沿着既定的管线在机器内部流转。

这些管线都有着固定的行业标准,像是给工厂设备供能的大型蒸汽机,其转换管线不管是口径还是内壁厚度刚好就能满足迫击炮的生产需要。

“这段时间我们迫击炮的生产比重机枪还多,唯一有些不足的就是弹药的产能稍有不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