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 第161章 赌约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第161章 赌约

作者:一堆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7:24:44 来源:小说旗

知耻而后勇,李承乾每天五禽戏打的更频繁了。

李世民时不时会过来瞟几眼,然后带着一脸不忍直视的表情,唉声叹气的离开。

春耕籍田撒下的小米,李承乾时常去看,长势极好,只等着五月收获。

李靖进宫授课,李承乾打五禽戏给李靖看,“师傅,学生打的就那么差?”

“说句公允话,不是很差,上佳!”

军神不会骗人,李承乾满心不解,“那陛下为何看我总是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李靖道:“五禽戏是养生的,不属于拳脚功夫,了解陛下的战绩,陛下看不上殿外这两下子太正常了。望子成龙,做父母的哪个不一样儿女继承自己的长处。”

李承乾暗暗吐槽:继承天可汗的战力,皇帝这辈子是别想了!

“殿下养病期间,魏王在幕僚的鼓动下造谣生事,惹得京师流言纷纷,甚至引起了今年制考士子对殿下的质疑,陛下大怒,命国舅领刑部和大理寺彻查此事。”

他有另一个自己的记忆,当然知道皇帝故意封禁东宫给李泰下套,如今这样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

“陛下怎么处置,不是我可以置喙的。雷霆雨露,尽出天门。天可汗,也不是我目前可以违逆的。”

不到万不得已,不跟皇帝拼命。

李靖道:“前些时日侯君集前往寒舍,闲谈有关谋略布阵之事,提到两个人。”

“哪两个人?”

李靖道:“韩信与萧何。”

李承乾道:“人都以为,无萧何引荐,韩信未必有机会跟随汉高祖。不过学生不这么认为,汉高祖有识人之明,韩信非池中之物,有没有萧何引荐,史书上都会有淮阴侯。”

李靖道:“侯君集心志不小,品性却不佳,殿下莫要与之往来太甚,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臣教导过侯君集兵法,侯君集的为人旁人看不清楚,臣是再清楚不过,他心术不正绝非臣胡诌。”

李承乾拱手拜谢李靖,他与李德謇往来甚密,当初拉拢侯君集时,李靖也曾借李德謇之口提醒过他侯君集野心勃勃。只是那个时候,他不废而废,放手一搏,是他唯一的出路,哪怕毫无胜算。

苏氏有六个月的身子,愈发的嗜睡,李象去弘文馆念书,李靖离开之后,东宫又只剩下李承乾,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闲赋在家就有些难熬了。

“殿下,长孙国舅求见。”

舅父来了,李承乾放下翻了一半的《素书》迎了出去,亲自烹茶为长孙无忌奉上。

“舅父来的正好,陪我对弈一局,前两个月忙的脑袋发闷,这两天是闲的发慌。”

长孙无忌抿了口茶汤,“承乾,这一次来是有正事同你讲。”

“陛下让舅父事无巨细的查青雀以及他那一堆幕僚,是决心要送青雀出长安,舅父此来,是要我上疏为青雀开脱?”

当初他被废黜,囚禁在内侍省数月,衣食不足,就是李治上疏,说他即便犯下大错,也是天家骨肉,请皇帝念及父子之情,在衣食上厚待于他。

“舅父放心,我什么德行,陛下心中有数,这道奏疏上不上,无关紧要。”

长孙无忌道:“承乾不会对青雀赶尽杀绝,这些我知道,陛下也知道。上疏也不是为了陛下安心,是在朝野博一个贤良名声,群臣希望看到太子仁孝温厚。”

“舅父,我与青雀剑拔弩张,他多次坑害于我,这个时候我不落井下石,在朝野看来就已经是厚道人了。能位列太极殿,哪一个不是人精,我上疏保青雀,大臣们只会觉得我装腔作势,令人厌烦,至于仁孝温厚……”

李承乾笑了一声,又捧了一盏新茶给长孙无忌,“吴王恪与齐王佑被弹劾,是我出言为他们辩护,陛下下诏申饬,又以权万纪为齐王府长史,也是我拦下陛下的诏书,维护了吴王与齐王。”

话说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李承乾平日里所作所为,已经是个温厚仁孝的太子,上疏维护李泰,反倒显得沽名钓誉,虚伪造作。

“年轻人,脑袋转的就是快。后生可敬,后生可畏。”

李承乾轻轻一笑,恭维长孙无忌,“舅父平日里教导,我都记在心里,半点不敢忘记。”

“哈哈……哈哈哈……”

长孙无忌突然大笑起来,让李承乾一时摸不着头脑。

“我查完此事,将卷宗交给陛下,陛下说要同我赌一把。陛下说他赌承乾不会上疏维护青雀,我赌经过我的游说承乾会上疏维护青雀。”

这两个人,真不是一般的无聊,李承乾不语,低头喝茶。

“陛下赢了!”

皇帝和长孙无忌俩无聊,李承乾这个时候也闲得慌,人一闲就喜欢八卦,李承乾十分好奇的发问:“赌约定下了,彩头是什么?”

说到这个,长孙无忌就来气,皇帝要哄儿子,坑他出钱又出力。

“食铁兽和猞猁,我选一个养。”

“舅父,您可以两个都养!”

未来有动物保护法,有贼心没贼胆,可现在是大唐,只要有那个实力,什么动物都能养。

“养不了两个,就养猞猁,主要是好养,代价会小一些,食铁兽挑食,不好养。”

长孙无忌轻轻一笑,“我可是听说了,承乾你三天两头往卫国公府跑,还被人弹劾了,说你同朝中大臣往来太密。”

李承乾听罢,“随他们怎么弹劾。”

从前他会怕,现在他根本一点不带怕,反而是皇帝怕,怕他真死在贞观十七年。

“承乾,不是舅父挑拨你们父子关系,实在是君心易变,往来重臣府邸,你要学着收敛。”

李承乾轻笑,这句话听来,倒是有几分真切的情意,到底是母亲相依为命的兄长。

“皇权之下无父子,何况舅甥,新君上位多拿旧臣立威。舅父,将来万一我不成了,您也抽身早退,如此,或许可保长孙氏一族无虞。”

这话听得倒像是谶语,长孙无忌心里头闷哄哄的,复又想起李承乾梦中开悟,得仙家点化,或许是提前预知了什么。

“承乾,你今年才二十一,大好的年华,怎么能说这样不吉利的话?这样的话,往后不要再说了。”

李承乾沉默片刻,话点到为止,长孙无忌能听多少,就不是他能决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