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 第65章 文化壁垒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第65章 文化壁垒

作者:一堆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22:38:10 来源:小说旗

李承乾脸上的假笑有那么一瞬间的僵硬,却也只是一瞬,是了,君和臣不在一个维度。

“明日早朝,朕会下诏:卫国公李靖为太子少保,英国公李世绩为太子少傅。鄂国公尉迟恭为右屯卫中郎将,卢国公程咬金为左屯卫中郎将之职。高明,希望你可以明白朕的苦心。”

李承乾点点头,回到茶台前落座,又给自己倒了一盏擂茶。

李靖的儿子同他交好,还因他谋反受到牵连被流放,但李靖本人和李世绩一样只忠于皇帝,皇帝要他们保他,以此二人在朝廷的分量,加上一个魏征,绝对能保得住他。

程咬金和尉迟恭,也不参与党争,此任命为东宫六率,若起兵变,护住他绝对没问题。

以上四人,都唯皇命是从,除非皇帝大势已去或者驾崩,否则根本不可能听他的。

皇帝如此安排,无非是告诉他,只要他安分守己的做一个太子,不要生出谋逆之心,就无人能撼动东宫。但凡生出谋逆之心,皇帝能瞬间把他摁死在东宫。

“陛下的苦心,臣都明白。”

李世民点点头,道:“承乾,不要让朕失望,也不要让你的母亲失望。你所在乎的人,他们也希望你可以好好的活着。”

皇帝善谋人心,李承乾的心口传来阵阵闷疼,人是情感的动物,甚少有人能做到完全无情,特别是面对真心疼你爱你之人。

眼下他记忆最为清晰的几个人,爸爸和妈妈,穿回来之后的母亲长孙皇后。

太子妃或有自己的私心,但总体对他真心,李象是这个时空,能为他付出性命之人。

“你在策论中提到了世家对文化的主导权,进而堵死了庶民上升的途径,朝中为世家把控好平民百姓若要进入仕途,就不得不沦为世家之鹰犬。”

李承乾笑道:“臣只是提出问题,陛下怎知臣有解决问题的方案?”

李世民笑道:“高明是不是忘了,上一次制考,你阅卷的标准?君上对士子文风的偏好,透出的就是君上的处事手段。你不是一个有头无尾的人,那篇策论你根本没写完。你是忘了给朕准备年节之礼,事到临头随便翻了一篇文章出来应付朕。”

李承乾心梗,皇帝都是心理学大师,早知有这么一劫,他在大学的时候就该研究下心理学。

“朕不罚你敷衍朕的事情,懒得听你胡扯。你既然提出问题,朕就只想知道解决方案。朕命高士廉修《氏族志》时,这是策论中提到的政治层面。你所说的文化层面,是一个十分新颖的角度。”

李承乾道:“不算新颖,历代皇帝都有组织经学博士,对古籍经典进行注解,这就是文化层面上维护治理的方式之一。”

李世民道:“说重点!”

休息日团建,团建的伙食巨差,又累又饿,还要被老板追到家里询问工作,李承乾满肚子的怨气。

“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用过晚膳,陛下回去歇着,臣也要好好睡上一觉,明日再聊行不行?”

李世民点点头,道:“可以!”

东宫摆膳,皇帝却迟迟没走,李承乾心下明白,皇帝这是要跟他培养父子感情。下逐客令肯定要惹恼皇帝,罢了,一对一老板吃饭,又不是没陪过。

“这是豆腐吗?切的这么细?”

李承乾看了一眼,山寨版文思豆腐。

“豆腐羹,可是不合陛下口味?”

李世民摇摇头,道:“别有一番风味,那个是芦菔吗?”

李承乾看了一眼,盗版肉汁萝卜。

“是芦菔!”

李世民照例尝了一口,又尝了一口面前碟子乱七八糟的细长银芽菜,另外两个菜也随便对付了几口。

“四菜一汤,半个胡饼,不太符合你东宫太子的身份。”

李承乾道:“臣吃不完那么多东西,臣也不喜欢尚食局送来的吃食,摆满了桌案一口没动也是浪费了。”

李世民不语,望着一桌子的清汤寡水,又看吃得津津有味的李承乾,真心不知道李承乾怎么吃下去的!

送走皇帝,李承乾睡了个好觉,翌日准时准点起来打卡上朝,只觉得浑身散架了般。

昨日参与围猎的一众老臣,一个个精神抖擞,李承乾不禁感慨,这帮老爷子精神头真好。

吐谷浑之战过后,李靖不怎么上朝,看到李靖,众大臣都在猜测,李世民是不是又要对谁用兵。

张阿难宣读完诏书,除了昨日围猎就知道李世民安排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以外官员,其余的人集体炸锅。

那些在李世民抬举李泰时,将子侄送到文学馆的官员,不约而同露出凝重的神色。

早朝结束,李世民将李承乾扣在甘露殿,继续昨夜没结束的话题。

“陛下想要瓦解世家大族对文化的主导权,就要让普通百姓能够买得起书,上的起私塾,降低士子对士族的依赖。”

李世民道:“朕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要老百姓手里有钱,温饱之外的闲钱,才会被用于儿郎教育。”

李承乾道:“臣举个例子,张三在不愁吃喝的条件下,手里有一贯钱,他还了债主李四,李四用这一贯钱买了布匹回家,布行掌柜又用这一贯钱买了米,卖米的商户又欠了张三一贯钱,他又把这贯钱还了债主张三。一贯钱自始至终不曾改变,可它走了一圈后,张三和卖米商户摆脱了债务,李四有了布匹做衣裳,布行的老板得了口粮。这一贯钱再回到张三手里,就成了温饱之外的闲钱。”

李世民思索片刻,道:“朕明白你的意思,朝廷不能鼓励民间商贸发展,却可以通过某些政令,为民间商贸发展提供便利。很好,百姓有了闲钱用于教育,朝廷对商户实施重税,还能增加国库收益。”

李承乾道:“除此之外,还要降低老百姓在教育上的支出,陛下可以下诏普及雕版印刷。再有,就是经学的注解,普通老百姓已经启蒙识字,却没钱上私塾,书买回去之后能够自学最好。臣的意思,经史子集,可参考臣给象儿备课,有天分的人,完全能够自学成才。”

李象的备课,李世民看过了,的确是识字之后,通过注解就能自学成才,所以他才感慨李象没天分。

“高明,你这个要求不是一点的高啊!”

李承乾道:“您是说经史子集注解的问题?”

李世民点点头,道:“你的要求不高吗?”

对这个时代而言,确实高了,不过万事开头难,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

“臣亲自设计书籍排版,届时陛下核验,下诏发行推广。”

李世民满意点头,道:“此事办成,高明大功一件,朕有厚赏。”

李承乾暗道:能赏他节制天下兵马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