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 第79章 主考官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第79章 主考官

作者:一堆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22:38:10 来源:小说旗

“鬼神之事,宫里头尤其忌讳,阿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告诉儿,太冒险了。”

才八岁的孩子,如此早熟,从前他的忽视究竟让这孩子受了多少苦。

“阿耶回来的太迟了,让你受苦了。”

李象满眼疑惑,不解的问父亲:“阿耶为何要这么说?”

李承乾道:“你这么大,合该天真烂漫,什么都不去想,现在都知道宫里头忌讳鬼神,可见是没少受苦。”

李象道:“阿耶之前注解《汉书》儿就在身边,有一段关于汉武帝的,他的两任皇后和太子都是因为巫蛊之祸被废黜,下场凄惨,儿问过阿耶,什么是巫蛊,阿耶说巫蛊就是鬼神之事。”

李承乾道:“告诉你这些,阿耶也是没法子,说阿耶对你和弟弟一碗水端平,无偏无倚,可能吗?礼法摆在那里,你阿弟的出身决定了他会继承阿耶的所有。阿耶的不偏不倚,就是一句空话。或者,把所有的宠爱给你,把权柄给你阿弟,你们彼此得不到的东西,逐渐成为各自的心魔,要我看你们兄弟相残吗?”

李象上前抱住父亲,窝在父亲怀里,道:“阿耶放心,今夜之事,儿一个字都不会往外说。必要的时候,儿可以去死,保护……啊……”

屁股挨了一巴掌,李象撇撇嘴巴,有些委屈的看着父亲,李承乾板着脸道:“死可以,别死你阿耶前头去。”

“知道了!”

李象又往父亲怀里拱了拱,打了个哈欠,道:“阿耶,儿困了。”

“困了就睡!”

李承乾抱着李象去内殿,父子两人挤到一张榻上,和衣而眠,一直到鸡人报晓,宫人进来伺候洗漱。

李象眼睛哭肿了,李承乾怕李象去弘文馆被人笑话,遂道:“去弘文馆说一声,皇长孙身体不适,今日不过去了。”

“等等!”李象看向宫人,道:“你先下去,我和阿耶有话要说。”

待众人全部退下,李象挽着父亲胳膊道:“阿翁不喜儿孙懒怠学业,儿装病被发现,阿耶要跟着受罚。他们问起,儿就说没好好用膳,没好好做功课受了罚。不妨事的,同儿一起听课的叔父兄弟,都被家中大人罚过,不会笑话儿的。前日李欣就被四叔打了戒尺,左手肿的老高。”

李承乾揉揉李象脑袋,他这个孩子念书没什么天分,心却是极细,性子也温厚。

“不至于,你阿翁那里阿耶去解释。你去崇贤馆等候房遗直、魏叔玉、李德謇三人,将阿耶镇尺下压着的那张纸给他们。”

刚穿回来,他和皇帝剑拔弩张,这事儿真的会被借机发难,现在他和皇帝是一种诡异的和平,皇帝不至于为这点事罚他。

早朝结束,李承乾跟随皇帝到甘露殿,李世民很是欣慰,难得他不开口,李承乾亲自上门。

“臣为李象告了假,怕闹出什么不必要的误会,特来向陛下说明缘由。”

李世民道:“理由?”

李承乾道:“儿昨夜辅导李象功课,留宿宜春殿,为了些梦中事,哭了一场,象儿看臣哭,劝不住就跟着哭,眼睛都肿了,臣怕他去弘文馆叫人笑话,给他告了假。”

李世民道:“又梦到你母亲了?”

李承乾道:“故人故事,让陛下见笑了。”

李世民道:“象儿是你第一个孩子,你疼他宠他朕能理解,可太子妃这一胎若是儿子,你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象儿身上,准备如何处理庶长子和嫡长子之间的关系?”

他和李泰这巴不得中门对狙的关系,再看曾经在高宗朝被冤死的李恪,如何处理儿子与儿子之间关系,皇帝给他补课,皇帝敢补他不敢听啊!

“臣心中有数,陛下放心。”

李承乾油盐不进,李世民也不再多言,等儿子大了,起了争端,李承乾自然就明白,他现在夹在青雀和李承乾之间有多为难。

皇帝留饭,李承乾也不推辞,宫人摆了膳,李承乾不由得感慨,皇帝这么多年饮食习惯,说改就改,都不带过渡的,狠人!天知道,李世民吃得叫一个味同嚼蜡,还要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来。

午后两仪殿朝议,高士廉进言,长安居住的山东地区举子联名上疏,希望贞观十三年的制考,主考官由身份贵重,大姓之人担任。

卢家的人昨日才进大理寺牢狱,山东士族今天就开始反扑了,跟皇帝中门对狙,李承乾不禁感慨,家大业大的底气啊!

应了山东举子所求,法办卢家诏书就成了笑话,身份贵重的大姓。不应的话,这群出身世族的大臣步步紧逼,皇帝让步的可能性太小,到时候憋一肚子火,他的日子就难过了。

大唐立国才二十来年,大规模消杀世族不利于社会稳定,打压更偏向温水煮青蛙。想到这里,李承乾起身向皇帝拜了一拜,道:“陛下,臣毛遂自荐,做贞观十三年制考的主考官。”

李世民顿了片刻,旋即一笑,卢家一案的起因,就是卢家自恃大姓,藐视李姓皇族,太子做主考官,身份绝对够贵重,至于李姓大不大,就看谁想去大理寺陪卢家人了。

王圭道:“太子殿下年纪尚幼,只怕不能服众。”

李世民看向王圭,直接避开李承乾的年龄,道:“山东举子说要身份贵重,大姓之人做主考官,太子都不能服众,要朕亲自去做主考官?参考的举子,名讳籍贯朕这里有备份,明年的制考若是有人缺考,一律以欺君之罪论处,此事就这么定了。”

李承乾又道:“陛下,臣身份特殊,主持制考,拔举人才,有结党之嫌。臣恐一但遭受弹劾,纵有陛下信任,臣亦羞见天颜。为避嫌起见,臣启奏:明年制考,试卷统一糊名,由弘文馆经学博士统一誊抄。臣与三省上官一同阅卷,如此一来,臣无结党之嫌,保制考之公平公正,杜绝朝野议论。”

在场众大臣看向李承乾的目光神色复杂,孔圣人之后的孔颖达都被送岭南去了,谁还敢没来由弹劾太子?

李世民饶有深意的看了眼李承乾,糊名,世家安插进去的人就要废掉一堆,但阅卷之人还能依据字迹找到世家子弟。誊抄,堵死了依靠字迹找人的后路。

避嫌是假,以避嫌为名,规范制考,压制朝廷官员拔举世家子弟滥竽充数才是真。李承乾的目的,在场众人心知肚明,偏偏东宫太子的特殊性,避嫌这个理由,在场没有任何人可以反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