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 第121章 术业有专攻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第121章 术业有专攻

作者:探花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8 23:40:58 来源:小说旗

廖宇新猝然瞪大眼珠,惊呼一声。

“您怎么知道?”

秦青川唇角一勾,缓缓轻笑。

“咱们下一步工作重心,就在华彩,你去参观,有什么奇怪地方么?”

廖宇新缓缓摇头。

“纺织厂运行,我也不太了解,唯一的感觉就是忙。”

说着,似是想到什么,挠了挠头,又补了句。

“有个大烟囱挺震撼,好像是用来污水处理的,对了,溜达的时候,我隐约听工人抱怨,工作量增加,工资不变。”

秦青川补了根烟,心中狐疑,工作量增加,有没有可能偷偷生产?

指尖拍打着膝盖,很有节奏感,沉吟良久,吩咐。

“随后会成立专项小组,对华彩进一步试点,咱俩分一下工。

我来针对华彩,你呢,应付这些秘书,其中,有人想给你传递消息,有人想误导你,这些都上点心,回来告诉我。”

廖宇新一头雾水,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好吧,我明白。”

……

是夜。

秦青川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久久难眠。

仅仅一天时间,就好像陷入一张大网,到处都是结。

小廖的话,可以作证,谢智所言,大概率为真。

陈磊得到指示,在钓大鱼,而且还是京城的鱼。

而卢伟则是马前卒,种种表现,符合逻辑。

唯有杨文胜,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就令人搞不懂。

接风宴引导,办公室支持,怎么像个阴阳人?

他和董平利关系要好,会不会鹏城纪委已经盯上了卢伟?

如果这样的话,电器厂和自行车厂,多半已经是盘中餐。

那么,华彩呢?

有问题,没证据,等着我去揭开么?

……

成立专项小组相当顺利,其成员却再次成为博弈点。

秦青川见状,骑着给配的自行车,在蛇口瞎溜达。

一来,想扰乱卢伟等人思绪,二来,也是在给党工委会议施压。

不是在电器厂附近,问东问西,就是在自行车厂,驻足观望,天天如此,谁也受不了。

终于,3月17号,成员确定。

上午开了半天会,下午,秦青川带着专项小组,前往华彩。

经过热烈欢迎仪式,厂长段海涛,领着众人,进行参观。

段海涛,五十多岁,生得满脸横肉,三角眼透着精明,说话语气,柔和而又热切。

“咱们厂占地八十六亩,其中厂区四十五亩,包含车间、仓库、办公楼,生活区四十一亩,分为职工宿舍、食堂、以及子弟学校等配套……”

秦青川面带微笑,笑呵呵询问。

“人员结构呢?”

段海涛张口就来。

“正式工八百二十人,三班倒,负责操纵器械,工龄超过十年的,最少六成,临时工一百五十人,主要从事搬运、清洁等辅助工作,还有管理层三十五人,技术人员十八人……”

二人聊着天,来到一号车间,也就是纺纱车间。

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湿热空气裹挟着棉絮扑面而来。

秦青川环视一圈,长最少一百多米,宽也有三四十米,锯齿形屋顶。

段海涛接着介绍。

“该车间,有四十八台国产A513c细纱机,以及两套清花联合机。整体流程,原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

秦青川一边听,一边观察,车间角落,两个独立房间,引起了注意。

“段厂长,那里是干嘛的?”

段海涛明显一顿,三角眼一眯,突然咧嘴一笑。

“备用电机间,还有锅炉设备,秦主任要不要进去看看?”

秦青川敏锐察觉到不对劲,顺着话茬,不答又问。

“电机间,用来保证供电,我能理解,咱们鹏程还需要锅炉么?”

段海涛喉结微动,旋即温声解释。

“锅炉嘛……车间恒温需要,稳定细纱质量。”

秦青川暗暗记下,不动声色,点着头。

“让您见笑了,对这些不了解。”

“术业有专攻嘛。”

段海涛打了个哈哈,显然不想纠缠,抬手示意。

“走,去织布车间。”

离得不远,眨眼即到。

比刚才那间要长,要宽,钢结构天窗采光,更加亮堂。

二人走在车间过道,段海涛继续介绍。

“G615-190织布机,总计216台,主要生产涤棉细布……”

秦青川抬眼一扫,横平竖直,设备摆放整齐划一,当视线落在最后排,不禁一愣,抬手一指,笑问。

“段厂长,最后那四台不一样,是干嘛的?”

段海涛一抹惊慌,一闪而逝,转而叹了口气。

“那是丰田喷气织机,小鬼子不安好心,出现小毛病,迟迟不来修。”

“哎,好好的设备,这不成摆设了么?”

秦青川附和一句,大跨步走去。

段海涛见状,忙不迭跟上。

四台设备一字排开,外壳干净整洁。

秦青川来到跟前,不着痕迹,抬手拂过滚筒,手指一搓,一丁点灰尘都没有,脚下皮鞋轻微一蹭,水泥面格外光滑。

心中不禁冷笑:这叫闲置?绝对在正常使用。

依旧面带微笑,回头,询问。

“方便看看维修手册么?”

段海涛不假思索,笑着应下。

“当然可以。”

拿着维修手册,秦青川低头查阅。

四台丰田喷气织机,都是半年以前,便已经闲置。

可是,其他设备,隔三差五,总有十几台调试,检修,又是怎么回事?

段海涛许是有所猜测,笑呵呵解释。

“这是轮休制度,技术科给的建议,能够延长设备使用时长……”

秦青川双眼微眯,依旧面色不改。

“这样啊,您说得对,术业有专攻嘛。”

……

紧接着,二人又去了印染车间,因为涉及污水处理,有单独处理池,配有二十多米高的大烟囱。

和廖宇新聊天,已经猜测有问题,秦青川倒是什么也没说。

十点多,整体参观完,一行人来到大会议室。

面对全厂各部门负责人,秦青川没有啰嗦,阐明来意,直接吩咐。

“刚才跟着段厂长参观,也进行了友好交流,关于试点,我相信华彩全厂,都能全力支持工作。

本着术业有专攻原则,试点以专项小组为主,无可厚非。

三天时间,厂职工配合,小组成员尽快熟悉,从20号,实施计划内外红蓝台账。

其中,台账细分为生产、能源、物流三部分。

生产,必须详细记录每小时织机转速;能源,电表加装铅封,每日拍照存档;物流,货车进出,仓库数据校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