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 第36章 原则上不允许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第36章 原则上不允许

作者:探花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8 23:40:58 来源:小说旗

秦青川恭敬上前,双手递上介绍信,笑呵呵散烟。

“王局长,是这样的,去年粮食欠收,队里留存数量太少,压根不够吃。”

瞥见王建立微微蹙眉,当即话锋一转。

“我们书记说,不能给组织添麻烦,准备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

闻听此言,王建立不住点头,眼露赞许。

“嗯,你们书记觉悟很高,是位好同志,那不知你此次前来,又是为了什么事?”

秦青川略显无奈,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们都是农民,又能想到什么好办法呢,这不,书记发动大家养鸡,准备换粮,可您也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

王建立慢条斯理吸着烟,似是在听,似是在笑。

秦青川心中暗道一声老狐狸,瞬间歇了诉苦谋求好处的念头。

“好在县纺织厂大力支持,将鸡全部预定,换得三百匹棉布,东西是不少,可不能吃啊,又不能私下出售,这不,来找领导汇报一下。”

王建立双眼微眯,心中大为震撼。

三百匹棉布,可不是小数目,纺织厂发什么疯?

莫非兜兜绕绕,想让多批些粮食?

那也不对啊,事行从密,没道理拉个大队进来。

……

粮食关系重大,牵扯维稳,容不得马虎。

足足十几分钟,王建立面色严肃,徐徐开口。

“小秦,兹事体大,详细说说。”

秦青川不禁一怔,旋即心头猛地一紧,担心王建立多想,忙不迭挑挑拣拣,继续补充。

“纺织厂给中秋和年底,两节准备福利,我们大队的鸡正好赶趟,他们又没有粮食,于是就给了三百匹棉布……”

王建立耐心听完,暗暗松了口气,笑眯眯问了一声。

“处理三百匹棉布,纺织厂给你开证明没有?”

“开了。” 秦青川说着,赶忙从斜挎包里拿出一张纸,双手恭敬地递上。

王建立接过,仔细看完,摇头轻轻一笑。

“你这后生,说话办事抓不住重点,事关三百匹棉布,换成粮食,最少大几吨,原则上不允许,事情不太好办啊。”

前世,跟无数领导打过交道,所谓原则上不允许,实际上可以,不太好办,无非是看值不值得办,秦青川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王局长,我们都是庄稼汉,在县城人生地不熟,也不好逐个单位去问,即便费了半天劲,能够谈妥,想弄回去也不轻松……”

说着,顿了顿,瞥见王建立并没有露出不耐烦,心中大定。

“一匹棉布售价十八,棒子面一斤六毛,相当于三十斤能换一匹,您看这样成不成,劳烦粮食局同志帮帮忙,棒子面送到大队,二十五斤换一匹布。”

一千五百斤棒子面的差额,算不上多大,也就几百块钱罢了。

可不要票的棉布,即便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得到。

卖人情,买人心,无论怎么做都不吃亏。

王建立暗暗琢磨着,不由得挑眉,摆手。

“小秦,这可不成,粮食局本就是为群众服务的,怎么能克扣大队的粮食?”

秦青川顺着话茬,陪着笑脸。

“王局长,您这话可不对,这是额外的工作,局里同志们忙前忙后,暂且不提,把粮食送到大队,难道不要路费?这怎么能说是克扣呢?”

说着,顿了顿,煞有其事,继续。

“也就是队里太苦,只能出五斤棒子面,我们这心里啊,已经很过意不去喽。”

王建立嘴角噙着笑,却再次摆着手。

“小秦,不要这么说嘛,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工作,哪有什么分内分外?这样,你也不用到处跑了,七千五百斤棒子面,最多一周,送到后马大队。”

秦青川忙不迭起身,鞠躬。

“多谢王局长,那我回去给书记说一声,早点写好证明,盖好章,等粮食局同志送粮食的时候,一并带回,直接就能去纺织厂领布。”

……

秦青川习惯使然,做事有预案,上次带着郑明亮,这次想着其他各单位,两次都没用上,简直不要太顺利。

只能说,弹簧压得太紧,稍稍给点劲,就能弹起。

至于粮食局,或者说王建立,如何操作,会不会违规,根本没放在心上。

哼着小调,先坐车,后步行,直至天色已黑,终于回到后马大队。

路过队部,隐约间听见攀谈声,索性直接拐了进去。

窑内。

马平福坐在桌前,翘着二郎腿,抽着旱烟,嘴里絮絮叨叨个不停。

马平元躺在小土炕上,有一声没一声应和着。

待秦青川一进门,马平福不禁一愣,旋即抬手招呼。

“三儿,快,过来坐,谈妥没?”

“当场就谈妥了。” 秦青川眉峰微扬,脸上洋溢着笑容,走上前先倒了半搪瓷缸子水,这才来到桌前落座。

马平福眼前一亮,急切中带着激动。

“快给额说说,到底咋个情况?”

秦青川清了清嗓子,笑了笑。

“七千五百斤棒子面,最多一周,给咱们送到大队。”

话音刚落,土炕上的马平元,噌的弹起身。

“你说啥,七千五百斤棒子面?”

秦青川挑了挑眉,爽朗一笑。

“对啊,粮食到位,规整村貌也能提上日程。”

马平福狠狠一拍大腿。

“七千五百斤啊,别说打窑,每家每户也能分不少呢。”

秦青川跟着嘚瑟一声。

“那当然,回来路上,我也盘算过,每口窑就按八十斤消耗算,六十口也不到五千斤,家家户户分得五十斤,完全没问题。”

马平元大步走来,翁声插了句。

“不止,最少六十斤。”

马平福翻了个白眼,爽朗笑了几声。

“三儿,打窑的事,由额沟通,让你具体操作,还不知道浪费多少呢。”

秦青川自无不可,当即一笑。

“成,由您老操办吧。”

说完,又补了句。

“对了,我和纺织厂赵科长已经沟通好,一只山羊换七匹错印布,这个可是长久的,每月都有……”

马平福眼珠一瞪,不觉间拔高声音。

“你说啥,每月都可以用一只山羊,换七匹错印布?”

秦青川还道是供应不上,连忙解释。

“马大爷,您要是担心指标,队里吃不下,我回头去公社跑跑,其他大队人多羊也多,想来没啥问题。”

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声音低了几分。

“我就是瞧着有便宜,觉得不占白不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