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 第72章 “龙芯”立项,挑战伊始

1998年的盛夏,如同一个巨大的、无形的蒸笼,将整个香江笼罩在令人窒息的湿热之中。维多利亚港的海面在烈日下泛着粼粼波光,却带不来丝毫凉意。然而,在观塘海滨道那栋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工业大厦内部,启明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央空调系统正高效运转,将一片清凉隔绝于外,也似乎隔绝了外界因亚洲金融风暴余波未平而带来的些许躁动与不安。

距离那场宣告公司首次大规模盈利、并明确下一阶段战略方向的核心会议,仅仅过去了一周时间。但对于启明芯这台已经进入高速运转状态的机器而言,一周,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pioneer mp3播放器的热销势头丝毫未减,如同印钞机般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A轮融资的法律文件正在赵晴鸢和顶级律所团队的推动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千万美金级别的“弹药”即将正式入仓;而最让公司内部,尤其是技术团队感到兴奋和压力的,无疑是那个承载着公司多元化战略第一步、代号为“龙芯一号”的dVd Soc项目,已经如同一艘刚刚拔锚起航的巨轮,正式驶入了研发的深水区。

今天,启明芯总部最大的阶梯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肃穆。“龙芯一号”项目启动暨第一次全体技术研讨会,正在这里召开。

林轩站在讲台中央,背后巨大的投影幕布上,是“龙芯一号 dVd Soc项目启动会”的醒目标题。他目光扫过台下近三十张专注而充满期待的脸庞。这其中,不仅有顾维钧、陈家俊这两位被委以重任的项目正副总负责人,还有从“启明一号”Vcd项目组抽调过来的十多名经历过实战考验的数字电路、后端设计和测试验证骨干,以及几位刚刚通过全球招聘、重金礼聘而来的、在视频编解码、音频处理或高速接口领域拥有资深背景的“新面孔”。这支临时组建起来的“豪华战队”,将是未来九个月内攻克dVd芯片这座技术高峰的主力军。

“各位同事,早上好。”林轩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会场,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和穿透力,“一周前,我们在这里明确了公司的下一步战略方向——进军dVd市场,用‘龙芯一号’敲开数字家庭娱乐这扇潜力无限的大门。今天,我们正式吹响‘龙芯一号’项目研发的集结号!”

他没有过多的寒暄和动员,直入主题:“dVd芯片,相比我们之前成功的‘启明一号’Vcd芯片,其技术复杂度和挑战性,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提升,而是指数级的跃升。这一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尤其是老顾和家俊,都有清醒的认识。”

他看向坐在第一排、神情肃穆的顾维钧和陈家俊。

顾维钧微微点头,接过林轩递来的话筒,站起身。这位年近四十、貌不惊人但在模拟和混合信号领域堪称泰斗级的人物,声音低沉而有力:“林总说得没错。dVd涉及的核心技术,无论是mpEG-2视频解码,还是Ac-3\/dtS多声道音频处理,其算法复杂度和对运算能力的要求,都远超mpEG-1。同时,dVd系统还需要更精密的光盘伺服控制、更高速的数据接口(如AtApI)、以及更复杂的系统导航和版权保护机制(cSS)。要把所有这些功能高效、稳定、低成本地集成到一颗Soc芯片上,难度极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工程师们,特别是几位新加入的、曾在飞利浦、摩托罗拉等大厂参与过类似项目研发的资深工程师:“我知道在座的有几位同事,之前在大公司也接触过dVd相关项目。但我们启明芯要做的不一样。我们不是简单地跟随,更不是像某些公司那样简单地购买现成的Ip授权然后堆砌起来。林总给我们的目标是:在性能上要稳定可靠,尤其要针对中国市场碟片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做到超强的纠错和兼容性;在成本上,要做到极致优化,让普通的中国家庭都能买得起;在集成度上,要尽可能地将核心功能整合,简化外围电路设计,降低整机厂商的开发难度和成本。”

“这三个目标叠加在一起,其难度,比简单地设计一颗性能指标最高的芯片,还要大得多!”顾维钧的语气斩钉截铁,“这需要我们在架构设计、算法优化、电路实现、功耗控制、可制造性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创新和极致!这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拿出百分之二百的智慧和努力!”

陈家俊也站起身,补充道:“除了设计本身的难度,我们还要面对来自制造和供应链的挑战。dVd芯片的复杂度更高,意味着对制造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要求也更高。‘启明一号’的良率爬坡过程,大家还记忆犹新。‘龙芯一号’只会更难。我们需要从设计的最前端(比如采用更严格的dFm\/dFY规则)就开始考虑制造问题,需要与代工厂进行更早期、更深入的技术沟通,需要建立更完善、更快速的测试验证和失效分析流程。”

两位项目负责人的发言,清晰地指出了“龙芯一号”项目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也让台下原本有些因为公司近期成功而略显浮躁的工程师们,迅速冷静下来,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压力。

林轩接过话头,脸上却带着自信的微笑:“挑战巨大,这恰恰说明我们选择的赛道是正确的,是有价值的。如果随便一家小公司都能做出来,那也轮不到我们启明芯来引领这个市场了。”

他切换投影,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初步的“龙芯一号”系统架构框图。这张图是林轩基于前世对经典dVd解码芯片架构(如ESS Vibratto、联发科mtK方案等)的理解,结合他对成本和性能的平衡考量,亲自绘制出来的。

“这是我初步构思的‘龙芯一号’架构,”林轩开始讲解,“核心思想是‘软硬结合,异构并行,高度集成,成本优先’。”

“主控cpU,我们继续沿用成熟可靠的ARm7tdmI内核,”他指着架构图的中心,“它的性能足够应付dVd的导航系统、文件管理和用户界面,而且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和工具链支持。”

“关键的音视频解码任务,则交给专门的硬件加速引擎。”他指向旁边的几个独立模块,“mpEG-2视频解码部分,考虑到算法复杂度和实时性要求,必须采用硬核实现。我会提供一个基于‘可变长度编码(VLc)优化查找表’和‘离散余弦变换(dct)流水线并行处理’的低功耗硬件解码器架构思路,目标是在保证解码质量的前提下,将逻辑门数量和功耗降到最低。”

“音频解码部分,Ac-3和dtS是主流,但授权费用高昂。初期,我们可以考虑先重点支持Ac-3(杜比数字),它的市场占有率更高。核心算法的实现,我会提供几个基于定点运算优化和查表法的‘取巧’思路,尽可能规避核心专利,同时保证解码效果。dtS的支持,可以作为后续升级选项,或者考虑与第三方Ip供应商合作。”

“伺服控制是dVd读碟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纠错能力和兼容性。”林轩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这部分的技术难点在于对激光头精确定位、聚焦、以及碟片转速的实时、高精度控制,还要能适应不同碟片的物理特性差异。我建议采用‘数字伺服 模拟前端’的混合架构。数字部分负责复杂的控制算法(如自适应pId调节、抖动抑制),模拟前端则负责高精度的信号采集和驱动。这部分,老顾你要亲自把关,拿出我们做模拟电路的看家本领!”

“接口方面,除了标准的AtApI接口用于连接dVd光驱,我们还要集成USb 1.1控制器(为未来连接电脑或外接存储做准备)、Sd\/mmc卡接口(用于可能的固件升级或增值功能),以及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模拟立体声\/同轴\/光纤数字输出)接口。”

“最重要的,是成本!”林轩再次强调,“所有这些功能,都必须在严格的成本约束下实现!我们要尽可能地提高集成度,减少外部元器件数量;要优化版图设计,减小芯片面积;要与代工厂紧密合作,选择最具性价比的工艺节点(初步考虑继续沿用台联电或三星优化后的0.5微米工艺,或者评估导入0.35微米的可能性)和封装形式。”

林轩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宏观的架构规划,又有具体的实现思路,甚至点出了几个关键的技术难点和可能的“捷径”。他不仅仅是在布置任务,更像是在进行一场高屋建瓴的技术“布道”。

台下的工程师们听得如痴如醉。那些新加入的、来自国际大厂的资深工程师,更是暗自心惊。林轩对dVd系统架构和核心技术的理解深度,以及他对成本和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之前所在公司同级别甚至更高级别技术负责人的水平!他们开始真正理解,为什么这家年轻的公司能够异军突起,为什么顾维钧、李志远这样的技术大牛愿意屈身加盟。

“架构思路大致就是这样。”林轩结束了讲解,“具体的模块划分、接口定义、性能指标分解,需要在座的各位,在老顾和家俊的带领下,进行更详细的讨论和确定。我只提几点要求:”

“第一,速度!我给了九个月的时间,这个目标绝不打折!这意味着我们没有太多试错的空间,每一个决策都要精准高效!” “第二,协同!dVd Soc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数字、模拟、软件、测试……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关联。我要求打破部门壁垒,信息高度透明,沟通务必顺畅!每周至少一次跨部门技术协调会,由老顾和家俊主持,我也会尽量参加。” “第三,文档!从今天起,建立严格的文档管理制度!所有的设计规格、接口定义、仿真结果、测试报告,都必须有清晰、规范、可追溯的文档记录!这是保证项目质量和知识传承的基础!” “第四,创新!虽然时间紧迫,成本优先,但我依然鼓励大家在各自负责的领域进行微创新!任何能够提升性能、降低功耗、优化成本或者改善用户体验的好点子,都可以提出来讨论!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公司会有重奖!”

“最后,”林轩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强大的感召力,“‘龙芯一号’项目,不仅仅是启明芯的下一个增长引擎,它更关系到中国数亿家庭能否提前享受到高质量数字影音娱乐的福祉!这既是一场商业的战争,也是一项有意义的事业!我希望,九个月后,我们能一起,为世界献上一颗真正的‘中国芯’!”

“有没有信心?!”林轩提高了声调。

“有!”台下爆发出整齐而响亮的回答,充满了年轻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启动会结束,但会场的热度并未散去。工程师们立刻按照初步的分工,围拢在顾维钧和陈家俊身边,开始了第一轮激烈的技术讨论。白板很快被各种框图、波形和公式填满,争论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林轩站在讲台边,看着眼前这幅充满活力的景象,心中也充满了豪情。他知道,挑战才刚刚开始,前方的道路必然布满荆棘。但他相信,凭借着这支日益强大、凝聚力空前的团队,以及他自己那超越时代的视野,他们一定能够再次创造奇迹。

“龙芯”已经出鞘,目标——神州大地,那片即将沸腾的数字影音蓝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