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 第87章 Tape-out! 新一代MP3王者的起航

tape-out,这个在芯片设计行业中如同“发射”口令般神圣的词语,终于降临到了“启明二号”(phoenix)项目组的头上。

在经历了终极验证阶段那炼狱般的考验,并最终确定了采用台积电0.35微米先进工艺之后,所有的技术障碍和战略疑虑都已清除。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将凝聚了团队无数心血的设计成果,转化为可以交付给代工厂进行制造的最终版图数据。

这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也伴随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启明芯的后端设计中心,气氛庄重而肃穆。负责最终数据生成的资深后端工程师老李,坐在他的工作站前,屏幕上显示着密密麻麻的命令行窗口和复杂的版图查看工具界面。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执行着一系列最终的检查和转换命令。

首先,是将设计数据库转换为标准的GdSII(Graphic data System II)流格式。GdSII是行业通用的版图数据交换格式,它包含了芯片上每一层(金属层、多晶硅层、扩散层、通孔等)所有图形的精确几何信息。这个转换过程本身就需要消耗不少计算资源,并且需要仔细核对转换日志,确保没有任何信息丢失或错误。

“GdSII文件生成完毕,大小1.8Gb。”老李报告道,声音略显沙哑。对于一款数百万门级别的Soc来说,这个文件尺寸是正常的。

接下来,是对生成的GdSII文件本身进行最终的、独立的验证。这被称为tape-out签核(Sign-off)检查,是防止将带有低级错误的数据送去制造的最后一道防线。

“运行GdSII完整性检查(Integrity check)……”老李敲下命令。程序开始检查文件的格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损坏的数据块。几分钟后,检查通过。

“运行Foundry dRc(设计规则检查)脚本……”这是最关键的检查之一。台积电为他们的0.35微米工艺提供了一套极其复杂、包含了数千条规则的dRc检查脚本。这个脚本将被运行在最终的GdSII文件上,以确保版图上的每一个图形,其尺寸、间距、覆盖关系等等,都严格符合台积电的制造要求。哪怕只有一个微小的违例,都可能导致芯片无法制造或良率低下。这个检查过程非常耗时,即使在启明芯最强大的服务器集群上,也足足跑了近八个小时。

所有相关工程师,包括陈家俊、顾维钧,甚至林轩和李志远(他也想看看最终版图的效果),都聚集在后端中心,紧张地等待着dRc结果。

“dRc clean! Zero Violations!”当屏幕上终于跳出这个激动人心的结果时,现场爆发出了一阵压抑的欢呼!零违例!这意味着版图在物理层面完美地符合了台积电的要求!

但这还没完。

“运行LVS(版图与原理图一致性)最终比对……”这个检查是为了再次确认,最终生成的物理版图,在电气连接关系上,与最初设计的电路原理图是完全一致的。这是保证芯片功能正确的最后一道保险。LVS检查同样耗时良久。

“LVS match! perfect match!”又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传来!

“运行天线效应检查(Antenna check)……” “检查通过!”

“运行版图密度检查(density check)……” “检查通过!”

……

一项项最终的签核检查,如同闯关一般,逐一顺利通过。老李和他的团队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每一个检查结果,并生成了完整的签核报告。

直到所有必需的检查都宣告完成,时间已经指向了凌晨四点。窗外依旧一片漆黑,但启明芯的后端中心却亮如白昼,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兴奋。

“家俊,所有签核流程完成,报告确认无误。可以准备传送数据了。”老李向陈家俊汇报道。

陈家俊深吸一口气,走到用于数据传输的专用安全工作站前。这台机器物理隔离,连接着通往台积电的加密专线。他再次核对了接收方信息、文件校验码,然后将鼠标光标移动到了那个标记着“transmit GdSII data”的按钮上。

他转头看向林轩。林轩对他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信任和鼓励。

陈家俊不再犹豫,用力按下了鼠标左键。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进度条,开始缓慢地向前移动。1.8Gb的设计数据,通过加密通道,被安全地传送往位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台积电数据中心。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在那个移动的进度条上。这不仅仅是在传输一个文件,更是在发射一颗承载着启明芯未来的“希望之星”。

终于,进度条走到了100%,屏幕上弹出了一个确认信息:“GdSII data transmission Successful!”

成功了!

压抑已久的欢呼声,如同火山爆发般,瞬间充满了整个后端中心!工程师们相互击掌、拥抱,有些人甚至激动地跳了起来!连续数月的奋战,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辛劳,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最纯粹的喜悦和自豪!

“启明二号”,这只被他们亲手孵化、哺育、打磨的“凤凰”,终于离巢起飞,开始了它前往“硅谷”(硅晶圆制造厂)的旅程!

林轩看着眼前这群兴奋不已的年轻人,心中也充满了感慨。他拍了拍同样眼眶泛红的陈家俊和顾维钧的肩膀:“辛苦了!你们和团队都干得太棒了!今晚……不,今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我让行政部准备了庆功早餐!”

与当初“启明一号”tape-out时那种略带懵懂和草莽的兴奋不同,这次“启明二号”的成功tape-out,团队的情绪中更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更艰巨的挑战,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但他们也更清楚自己的实力和潜力。他们相信,这款芯片,必将再次震惊世界。

在另一间办公室里,赵晴鸢看着财务系统里刚刚划拨出去的、支付给台积电的第一笔巨额NRE(非重复工程)费用和掩膜制作定金,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她为团队的成功感到高兴,但也更加感受到了肩上沉重的财务压力。

“林轩,”她通过内线电话联系到林轩,语气中带着一丝提醒,“‘启明二号’的初期投入已经超过了八百万美元,这还不算后续的晶圆生产和测试费用。‘龙芯一号’那边的量产爬坡也需要持续输血。我们账上的现金虽然还算充裕,但必须尽快启动A轮融资,否则按照这个烧钱速度……”

“我明白,晴鸢。”林轩的声音带着强大的自信,“放心吧,‘启明二号’的成功,以及‘龙芯一号’在中国市场的突破,将会是我们A轮融资中最有力的武器!我们很快就会拥有足够的‘弹药’,去支撑我们更宏伟的计划。”

他挂掉电话,再次望向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

“启明二号”,这颗被他寄予厚望的、旨在彻底奠定启明芯在全球mp3领域霸主地位的芯片,已经扬帆起航。它不仅仅是一款产品,更是启明芯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和战略雄心的集中体现。它采用了更先进的0.35微米工艺,集成了业界领先的低功耗设计,拥有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功能,甚至在设计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享受自研EdA工具带来的效率红利。

林轩几乎可以预见到,几个月后,当搭载着“启明二号”的pioneer V2横空出世时,将会给整个消费电子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那将不仅仅是一次产品的迭代,更是一次对行业标准的重新定义。

当然,在那之前,还有两个多月的漫长等待。等待硅片的归来,等待验证的结果。这段时间,足够让团队稍作休整,也足够让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但启明芯已经打出了手中最关键的一张牌。新一代mp3王者的起航,号角已然吹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