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 第223章 混江龙满载归登州

绵延上千亩的盐田,明晃晃的海水在阳光照耀下,十分晃眼。

海风吹来,又是无数波光,粼粼荡漾。

从前至后,卤水浓稠度层层变化,到得最后的结晶池,便是大片白花花的海盐。

三千余人的晒盐队伍,正散布在盐池周围,冲洗海盐,转运晾晒。

又有人陆续将晒干的海盐,运到后方仓库里,进行打包或精细加工,一切都有条不紊运转,忙碌得热火朝天。

林冲看着这些白花花的海盐,就如见到无数白花花的银子,眼中放光,心中有底。

如今梁山财源,已经实现了多条腿走路。

这食盐,就是其中大头。

除了海盐外,还在青州、潍州、密州、兖州、东平府等地开采井盐,其中,东平府的奉符县,井盐储量最为丰富,矿区面积达五万五千亩,储量粗略估计六七十亿吨,品质极好,易于水溶开采,是梁山重点采集的对象。

其实到目前为止,梁山内部供应的食盐,都是以井盐、岩盐为主。

而登州生产的海盐,则是往东、往北售卖。

当然,往北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那便是辽盐。

辽国人也掌握了晒制海盐的技巧,大量食盐向南倾销,严重威胁大宋境内盐业,因此,林冲要借此机会,将辽盐驱逐出境。

所倚仗的,就是登州海盐的大量投产,品质更好,价格更低。

所以,他才如此看重邹渊、邹润叔侄二人的晒盐场。

此前不知道其中艰辛,因此心中有愧,所以立即给他们优待,还记下功劳,都是有的放矢之举。

林冲一众人在邹渊叔侄带领下,视察了盐田、盐池,又进入仓房,查看了海盐打包和精加工等生产流程,然后才心满意足到二人住所吃酒。

虽然没了透瓶香和伏虎醉,但林冲对二人这番作为很是欣赏,并不挑口,就着劣酒,与叔侄二人畅饮。

酒过三巡,气氛热烈。邹渊趁机将手底下几个得力管事唤来,向林冲等人敬酒,通报自己姓名和所担任职务。

林冲知道邹渊心思,是要让这些人在自己面前露脸,引起重视,日后要进行人事调动时,也占个先机。

对于用心做事的人,林冲自然不会亏待,因此好好的夸奖了一番几人,命他们只管用心做事,日后自不会亏待他们付出。

几人第一次见大寨主,便得到夸赞,自是喜得眉飞色舞,对邹渊、邹润也是感激不尽。

众人正快活吃酒时,焦挺急匆匆赶来求见。

林冲见焦挺前来,忙问发生何事?

焦挺喜道:“哥哥快回登州,李俊兄弟回来了,拉回来好多人口货物,此时正在港口停靠!”

林冲闻言,也喜道:“既是李俊兄弟回来了,自当去迎,二位贤弟好生操持,为兄这边回去了。”

“恭送哥哥!”邹渊、邹润起身,将林冲等人送出二十余里,才意犹未尽折返盐场,更加干劲十足开展晒盐大业。

林冲等人快马加鞭赶回登州港,前来接见李俊、童威、童猛。

等他们到来时,李俊等人已经组织人手,将从江南运来的一应人等引导下船,在空地上站成几个方队,等待分配。

又把那装得满满当当的丝绸、茶叶、瓷器、粮食、布匹等物纷纷卸载下来,将码头堆了几座小山。

许贯忠正带人接应,分门别类装车,陆陆续续运入登州城,放进早就准备妥当的宽阔仓库中。

林冲则带人前来接住李俊三人,好好寒暄一番。

见三人面上添了沧桑,皮肤也黑了一圈,顿时有些心疼道:“三位兄弟辛苦,为山寨奔波这些时日,愚兄感激不尽。”

李俊闻言,咧嘴露出大白牙笑道:“这些都是小弟们的分内之事,哥哥何须见外。

再说,我等南下江南这些时日,虽然辛苦,但却安全,并未承担什么风险,哥哥何必担忧。”

林冲道:“几位兄弟满载而归,为我山寨再立大功,日后必有重赏。

此处不必操劳,快随我入城歇息,愚兄摆酒为你们接风。”

三人见说,都推辞道:“哥哥不急,这船上货物还未卸载完毕,小弟们不看着,心里不踏实,等忙完了再来找哥哥吃酒如何?”

林冲道:“也好,那为兄也在此相陪,顺便听贤弟说说江南局势!”

李俊见说,笑道:“也好,小弟正要跟哥哥说知这一路见问。

这些时日以来,我等领着船队一路南下,将沿海航线和朝廷港口,都摸了个遍。

一路经过,较大的港口有密州港、泉州港、明州港、杭州港、广州港。

其中,这广州港虽然最为遥远,但却是朝廷规模最大、贸易最为发达的港口。

朝廷虽未组织官方商队出海贸易,但却大开方便之门,向南方诸国大肆购买香料、木材、海货等物,并开辟专门路线,把大批货物运到京城开封。

若是我梁山日后要开通海上贸易路线,这广州港必须占据。”

林冲点头道:“此事自然,只目前鞭长莫及,不过贤弟放心,广州港日后必定是我梁山囊中之物!其余几个港口又是如何?”

李俊见问,立即道:“泉州港设有市舶司,统一管理外贸事宜。贸易范围北至高丽、日本,南至南洋,西到波斯、阿拉伯半岛及东非地区,均有商船往来。

有商人从海外引进了旱稻、棉花,运进来香料药物,输出瓷器、丝绸和铜铁器等。

明州港设有两浙路市舶司,亦有外国商船进出,在三江口用巨石砌建有直壁码头。

主要与日本、高丽、东南亚等地进行海上贸易,出口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进口木材、硫磺、珍珠等物品。

杭州港也设有市舶司,但因钱塘江口怒潮,条件不如甬江口的明州港安全,故明州港发展较快。

杭州港是两浙路的重要港口之一,主要与日本、高丽、东南亚等地进行海上贸易,出口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进口香料、珠宝、药材等物品。

此外,杭州港还是朝廷南北贸易的重要枢纽之一,通过大运河连接北方地区,将南方的物资运往北方。

密州港建有密州市舶司,成为与广州、泉州、杭州、明州并立的五大开放口岸,是唯一的北方海港。

主要与高丽、日本等国家进行海上贸易,出口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进口人参、皮毛、药材等物品。”

李俊将几大港口的情形一一道来,林冲听了,深有感慨道:“如此说来,朝廷海上贸易其实很是发达,只怕这些贸易收入,占了朝廷税收很大占比。

看来,方腊起义,不只是将陆上钱粮、货物给截断了,这海上贸易也悉数破坏了,难怪朝廷气急败坏,立即调派大军前去围剿。”

李俊道:“正是如此,如今朝廷大军已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正在猛攻秀州,方腊正派遣方七佛领兵七万北上,阻挡朝廷兵马进逼杭州、歙州。

此时正在秀州鏖战,目前还未分出胜负。

但无论是方七佛大军,还是杭州的方腊大军,军纪都在迅速败坏。

原本只诛杀贪官污吏、富户豪强,如今却是不分青红皂白,只要不是加入他们阵营的人,都大肆杀害抢夺,搞得民怨沸腾,人心惶惶,有门路的,纷纷出逃,没办法的,要么为求活命加入方腊大军,要么就是绝望等死。

吴军师劝阻不住,只好带人暗中招抚安顿这些难民,与小弟等人取得联系,把这些愿意北上避难的百姓交由小弟带回登州。

韩世忠兄弟等人,正全力配合转移难民,采购货物,全力协助小弟三人和成贵四兄弟转运人口货物北上。”

林冲道:“这个方腊,果真是不成器的,这般作为,还如何立足江南,只怕最后那些百姓都要反过来帮助朝廷围剿他们了。”

李俊感慨道:“谁说不是呢,只是可惜了那些被牵连的无辜百姓,我等当抓紧时间,争取将他们更多的转运北上。

不过小弟们在泉州港、明州港、杭州港都布置了人手,正全力运转,请哥哥放心!”

林冲闻言,欣慰道:“诸位兄弟果然不负众望,此事大妙,你等人人都当记大功!”

李俊和童威、童猛闻言,顿时喜道:“多谢哥哥,我等必将再接再厉。”

经过一番谈论,林冲对江南局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见解,方腊果真还是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一个时辰后,李俊船队货物卸载完成,在众人齐心协力下,运回登州城入库。

暗度江南百姓的事,交给了公孙胜、乔道清、许贯忠等人,林冲领着李俊等人入城,摆酒为他三人接风。

驻守登州的大小将领都来相见,恭贺李俊三人取得大功,同时又详细听到了江南局势演变。

众人各有见识,分析方腊结局,都是摇头不语。心中只觉天下英雄,还是哥哥最有见地和本领,他们没有跟错人,这天下,日后必定是梁山的。

众人正酒酣情热之时,又有人来报,阮小七领船队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