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 第225章 梁山诸业兴兴向荣

林冲送走了阮小七、杨志、吕师囊等人,回头将阮小七送来的高丽俘虏,都交付陶宗旺、邹渊调拨使用。

剩下一部分,又零零散散拆分到造船厂和商务司。

扈成和杜兴也作了分工,由扈成负责梁山泊一切商事,主持南来北往生意。

杜兴则赶来登州城,在登州建立分部,主要对接沿海商事,基本就是发卖登州晒盐场产出的食盐,专卖李俊等人从江南运来的茶叶、瓷器、粮食、丝绸、布匹等物。

当然,织造局的制作的成衣,也顺便捎带上了。

商队主要是走海路,陆上则是次要。

于是,登州作为中转站,将南边的货物囤积,根据北方需求,再转卖北去。

北地收购的货物,也运到登州,或加工后出卖,或直接贩卖原料,悉数拉去南方,甚至是出海。

一来一往,这条商路便迅速发展壮大。

又有水军护航,自然更加稳妥。

呼延庆和张顺北上,他便将商队安排随行,形成了以水军开道的强大保障。

呼延庆和张顺因着要跟那耶律宁做交易,自然是全力支持商务司的事务,因此这条线,也就顺利打通。

那耶律宁因着辽国朝廷无暇顾及他们水军,断了粮饷,只在苦苦挣扎,日日有军士逃走,他正焦头烂额,想方设法保住水军建制时,呼延庆二人找上他,说知目的,他顿时喜出望外,只觉遇到救星。

因此他丝毫没有迟疑,立即与梁山达成合作,不仅在中京道大肆收购药材、皮毛、战马等物,悉数发卖给梁山商务司,还不时率领船队北上,趁金人不备,上岸劫掠一番,又迅速退走。

所得货物、人口,也都转手卖给梁山。

一来一去,他不仅稳住了军心,保住了水军建制,还大发横财,混得风生水起。

梁山从中获利更多,尤其能买得大量战马,林冲别提多开心了。

这种双赢的局面,自然被双方全力维持,沿海私商,也就被他们给打击收编,将这条财路牢牢抓在手里。

而南边沿海,有李俊、成贵几营水军护航,商务司的船队,更加安全,贸易也十分顺利,获利更是丰厚。

到了如今,梁山虽然大肆发展,扩充军队,霸占地盘,接收百姓,但财政一点也不紧张,反而处处都有盈余。

只是随着梁山地盘扩大,防线拉长,北上南下,东奔西走传递消息的情报人员,变得十分吃力。

毕竟能日行千里的,只有戴宗和马灵,其余人传递信息,都只能靠马,或者直接就是步行。

这难免加大了难度,传递消息也有了滞后性。

介于此种情形,林冲已经命人通知燕青和乐和,在汴京挖掘饲养走兽飞禽的人才,组建一个飞书阁,训练信鸽,用于战争、商业和外交之中。

这是一个精细活,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见到效果,因此交给这两个聪明伶俐的人来运筹,最为妥当。

因此,林冲顺势让萧让编了一部词典,再将阿拉伯数字搬了出来,结合组建一套密语,用以传递消息。

不只是日后信鸽使用这密语,就是现在的所有情报,都改用阿拉伯数字加密,一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对应在词典里。

收到密信的人,只要按照数字去词典里翻找对应的汉字,就能破译消息。

如此一来,大大加强了梁山情报的保密性。

这些密信,就算不小心落在敌人手里,他们也破解不了,顺便也保护了情报人员的生命安全。

词典制作好了,自然要印刷许多册,至少三军主将,需人手一部。

于是,金大坚又接了一个任务,那便是开设了活字印刷作坊,除了印刷词典外,还印刷各类书籍,尤其是梁山学堂所需的课本。

如今梁山学堂,已经全部交到花荣娘子江燕手里,由她负责山寨适龄儿童的启蒙教育。

另外新建了梁山书院,由闻焕章兼任山长,萧让、王义兼任副山长,再从各处搜罗了一些先生,前来担任教授,培养山寨所需的各类人才。

他们所学课程,基本都是林冲亲自指导制定的,与朝廷的书院专注于学习四书五经不同,梁山书院,培养的是各行各业的先进知识,教授的是务实不务虚的实干人才。

而且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在还未肄业前,就提前派到各处实验实训,让他们提早接触一应实务,为山寨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如今,梁山是前有顶梁柱,后有接班人,梁山的统治地位,更加牢不可破。

而第一批人才,是此前向朝廷索要来的。

这里面有许多名师高徒、家学渊源的饱学之士,因此稍加引导,便能事半功倍。

他们在彻底接受了梁山的先进思想和超前布局后,很快转变想法,迅速融入梁山,开始发光发热。

这些事务,都是闻焕章一手操持的,因此,在梁山一众军师之中,闻焕章虽然少有临阵迎敌,排兵布阵的机会,但是在山寨的分量,却是无人能敌。

林冲有他们这些能人异士辅佐,加上自己超前思想和丰富经验,其实不需要许多科技支持,在这个时代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但是,梁山要鼎定天下,依旧任重道远。

林冲虽然不是全才,但还是十分迫切的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利用起来,争取早日将各类科技推进到远超时代的地步,尤其是火器、机械、航海技术、农业科技等,必须要迅速发展壮大,日后才能事半功倍。

只是凌振的火器局,还未搬来登州,只继续在梁山研究发展。

除了霹雳弹、火炮加紧制造外,他又新研发了地雷、水雷等新型火器。

并在林冲引导下,开始研究火铳和虎蹲炮。

这虎蹲炮,主要是因着水军大肆开辟海洋,用投石车投射霹雳弹破敌毕竟很不方便,因此急需研制虎蹲炮装备在战船上,成为远程破敌的主要手段。

林冲给的图纸和流程,是仿照了明朝戚继光研制的用以打击倭寇的虎蹲炮形制。

这虎蹲炮首尾两尺长,周身加了七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全重三十六斤。

看起来虎虎势势,煞是威风。发射之前,须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每次发射可装填五 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 一百枚,上面用一个重三十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轰声如雷,杀伤力及辐射范围都很大。

凌振研制成功第一门虎蹲炮后,便迫不及待在梁山后山进行实验,对发挥出来的威力和效果十分满意。

关键是虎蹲炮小巧轻便,正适合装备在战船上使用,因此第一批量产后,优先供给水军使用。

只是他这里不断创新各类火器,所需材料大都与铁相关,给了汤隆很大压力。

因此,梁山各处铁矿开采、生铁冶炼事宜,也迅猛发展起来。

好在汤隆掌握了林冲提供的新型冶炼技巧,铁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尽管如此,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汤隆没办法,一边培养冶炼人才和铸造能手,一边搜罗冶炼工人和各类铁匠,加入他的军器监,全力配合凌振,将梁山装备提上一个台阶。

此外,还在登州开设了分部,只是优先打制兵刃、甲胄和农具。

林冲这些时日,将各处都巡视了一个遍,见各处都顺利运行,方才放心,于是,把重心又放在了南方。

李俊这里休整好,又准备妥当后,在林冲安排下,又率领船队,带领商队南下。

一是将协助杜兴将北地收购来的药材、皮毛等加工物和原材料售卖南方,二是继续从南方转运人口和货物北返,继续壮大梁山实力。

这日天朗气清,待众人吃过早饭后,林冲便率领众人赶来登州港,送李俊等人南下。

见李俊准备妥当,林冲交代道:“贤弟,此番南下,首在人口,其余货物,交由商务司的商船便是。

方腊坚持不了许久,你们此番南区,当与吴用兄弟等人全力配合,争取转运更多人口前来,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多多益善。

另外,转达吴用,命韩世忠等人,伺机袭扰官军粮草后勤,甚至是行军队伍,都可利用马军机动性,跟他拉扯打游击战。

尽可能的打乱童贯和谭稹的节奏,让他们不能全心全意对付方腊,为我山寨再拖延时间。”

李俊闻言,郑重点头道:“哥哥放心,小弟必定全力配合吴军师,将江南诸事都把控在手,为山寨争取最大利益。”

林冲点头道:“贤弟办事,愚兄自是放心。但无论如何,自身安危要紧,无论何事,可为时便尽量争取,不可为便果断舍弃。

万不可因任何事折损了战船兵马,一切以保全自身力量为要。”

李俊道:“哥哥放心,沿岸朝廷水师,其实不值一提。反倒是一些民间力量,不容小觑。

但他们只是以海贸起家,虽有庞大船队和众人手,但要跟我水军为敌,还是做不到的,因此,小弟这船队,问题不大!”

林冲道:“凡事小心在意,我这里等贤弟再次凯旋。”

李俊答应一声,与童威、童猛一起拜别了林冲众人,启程南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