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第49章 强大的蒙古帝国究竟有多厉害

朱雄英听后笑了,认真解释道:“我的大明同样是华夏的帝国。百年前,蒙古灭了宋朝,建立了元朝。但我们大明推翻了元朝,重新让汉人掌权,这才有了今日的大明。”

赵基点点头,终于明白了一点,“原来你也是中原人!难怪我们说话没什么差别。”

突然,他像是想到什么,神情陡然大变,“这么说,我大宋真的灭亡了?”

想到这里,赵基浑身一颤,难道自己真是最后一位大宋皇帝了吗?蒙古的铁骑实在可怕,纵使江湖英雄在襄阳苦战多年,也终究没能挡住。

朱雄英也很感兴趣。当年他北征时,只是击败了一个衰落后的残余蒙古势力,没想到如今却有机会面对鼎盛时期的蒙古帝国。这算是弥补了他的遗憾,毕竟历史上鼎盛的蒙古帝国堪称巅峰,疆域横跨欧亚两洲,与大明相比毫不逊色。

他也很想看看,这个强大的蒙古帝国究竟有多厉害。

朱雄英缓过神来,看着赵椹说:“按理说,如今蒙古正处于最强盛之时。”

赵椹一听,眼里的光顿时暗淡下来。既然朱雄英来自未来,那么他说的事就一定是定局了!起初,他还抱有一丝希望,但现在听朱雄英确认无疑,彻底绝望了,脸色发灰,低头不语。

忽然,他瞥见桌子边角,又抬头问:“你不是说能帮我?你能把我召唤过来,就一定能打败蒙古!”

朱雄英笑了,“襄阳城一旦失守,蒙古大军就会直逼大宋腹地。我可以帮你拦住他们,但你要付出代价。”

赵椹听后眼中重新燃起希望,“好!那就签协议吧!”

朱雄英愣了一下,“你就这么急?难道不想知道代价是什么?”

赵椹却毫不在意,“我知道大宋打不过蒙古,反正都输定了,不如赌一把。反正是输,拼一下也好。”

朱雄英嘴角微扬,“既然如此,那再好不过。”他认真地看着赵椹,“这协议很严肃,签了就绝不能反悔。”

朱雄英对这个约定特别认真。

“咱们可说定了!”

“等我帮你除掉元军后,你把皇位传给我!”

“怎么样?”

“到时候,你可以做个悠闲的王爷。”

“说不定,这也是个不错的出路。”

赵基有些犹豫。

“这……”

“不太好吧!”

“让我再想想。”

按道理讲,

朱雄英的提议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实际上,

赵基心里清楚得很。

宋朝和蒙古的战争,

绝不可能善罢甘休。

毕竟,

这场战争拖了四十多年,

几乎接近半个世纪。

这么长的时间里,

双方都拼尽全力,

甚至许多蒙古贵族也在这场战斗中丢了性命。

仇怨早已深埋心底,

现在完全是不死不休的状态。

赵基明白得很,

如果蒙古真攻下临安,

他们大宋的皇族不会有好果子吃。

而眼下,若明帝真能击退蒙古军队,

他赵基最后选择禅位,

或许也是明智之举。

只是,当这份协议摆在他面前时,

赵基心中却开始动摇。

难道真的就要放弃皇位了吗?

真的要走到这一步了吗?

此刻,他又觉得,

皇位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要是没了皇位,

即便打败了蒙古军队,

又有什么意义呢?

要是真的失去皇位,

那岂不是连宫里的珍宝都要拱手让人。

不行!

这些绝不能丢弃!

哪怕付出生命,也不能放手!

但问题来了,

要是蒙古军队真打过来怎么办?

要是明帝一不高兴怎么办?

赵基内心纠结,表情不断变化。

看着眼前纠结的赵基,朱雄英很生气。

真是优柔寡断,不愧是个亡国之君!

宋朝和明朝是亲兄弟,一家子的。

而唐朝、元朝、清朝终究不同。

看到自家兄弟变成这样,

朱雄英感到无比失望。

怪不得宋朝的皇帝会被逼着接受屈辱的仪式。

在华夏历史上,中原王朝也曾两次被草原部落抓走皇帝。

一次是北宋的靖康之耻,金兵攻陷开封,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他们受尽屈辱后客死他乡;另一次是明代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部俘虏,但后来不仅放回了他,连蒙古的大将们都哭着告别。

这其中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看赵椹这么软弱的样子,朱雄英也能理解了,这种没骨气的皇帝肯定守不住大宋的国门。不过也好,既然赵基这么没骨气,后面的谈判可能也会顺利些。

赵椹犹豫挣扎了一阵后才开口说:“我想禅位这事不会只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他又说:“就算我签了协议,要是大臣们不同意也没用!”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赵基最后还是觉得皇位更重要,但他又不敢直说,只能找个理由搪塞,不是不想退位,而是条件不允许!

呵!朱雄英冷笑一声,这赵椹真是会找借口,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要是赵基态度强硬点,朱雄英还能高看他一眼。可现在这副样子,一边想得到他的帮助,又不想付出代价,实在太过分了。

“既然你不答应,那咱们的交易就到此为止吧!赵基,你可以回去了。”

赵基惊慌地喊道:“别!别!我们还有得谈!有得谈!”

赵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赶紧举手阻止,“朱皇帝,咱们别谈什么打败蒙古的大事了,你就先帮我挡一下蒙古接下来的进攻就行。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朱雄英听后态度更冷淡了:“好吧,既然这样,那咱们的交易就开始了。你说说你需要多少兵力?”

赵基毫不迟疑地说:“那你有多少兵力?”

朱雄英平静地说:“不多,就一千万。”

赵基稍微想了想,似乎也没什么主意。“襄阳那边的蒙古军队也就二十万,朱皇帝!”

我猜你也算个后来的家伙!对蒙古兵的战斗力应该清楚吧?

估计你现在正琢磨着派多少兵来对付蒙古人呢!

赵基干脆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连想都不愿多想了。

既然这样,

朱雄英也不客气:\"那我就先借二十万的中央军给你吧!\"

赵基赶紧点头:\"好!好!\"

要是有二十万中央军从大明赶来,

临安肯定能守住。

看到赵基开心的模样,

朱雄英也微微一笑。

\"赵椹!我可以保证!\"

\"有这二十万中央军过去,绝对能挡住蒙古兵的进攻!\"

当年朱雄英跟崇祯做买卖时,

面对百万敌军,才出动十万中央军。

现在不过二十万蒙古兵,

这点儿事根本不算什么。

\"太好了!\"

\"太好了!\"

赵基对这个结果相当满意。

只要能挡住这一波蒙古兵就行。

至于后面的大军……

以后再说吧!

一直以来,赵基都是这种性子。

即位后,大宋日渐衰落。

明眼人都知道,蒙古铁骑即将杀到。

大宋面临的危机近在眼前。

即便如此,

赵椹依旧沉溺于酒色之中。

对这场危机毫无察觉。

在他心里一直有个信念:

得过且过。

在他看来,大宋有的是钱。

既然认识了大明皇帝,

有了这条路子,

将来遇到蒙古人,

只要花点钱请朱雄英帮忙就行。

如果朱雄英真能把大宋保护得好,

赵基甚至打算解散所有宋军。

这样又能省下一大笔钱。

打仗时再雇明军来就行。

这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赵基咧嘴一笑,

差点笑出声。

他为自己这个聪明的主意感到得意。

朱雄英则不清楚赵椹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只是冷冰冰地说了自己的条件:

\"我的中央军战斗力很强。\"

\"雇佣费用也很高。\"

\"二十万中央军,一个月就要五百万两。\"

\"当然,这只是常规情况。\"

还没等朱雄英说完,赵基就急忙接过话头:“五百万两银子呢!”

御书房里。

赵基跟朱雄英商量事情的时候,他所在的这个世界就像南宋一样,形势变得很糟糕。

蒙古大军攻打襄阳,郭靖夫妇拼死抵抗,最终双双牺牲。

可朝廷那边始终没有派援军过来。

襄阳、樊城沦陷后,南方再无天险可守。

那些名门正派、江湖侠士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

蒙古大军攻下江陵后继续向东推进,发动了全面攻势。

而南宋的将领长期被朝廷冷落,根本没什么拼死一战的决心,有的选择逃跑,有的直接投降。

蒙古军队像砍草一样横扫过去,短短几天内就顺长江而下逼近建康。

朝廷这才如梦初醒。

襄阳之战侥幸活下来的全真教第四代弟子申志凡,与赵志敬关系很好,结果遭到不少江湖人士的围攻。

这些人到底是为了维护中原的荣誉,还是另有隐情,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申志凡此时已是孤立无援,面对江湖豪杰的围攻更是难以招架。

刚逃到豫章没多久就被抓住了。

这时这些江湖豪杰又聚在一起,他们盯上的下一个目标是郭靖的儿子郭破虏。

这些人说郭靖背叛了国家,而郭破虏作为叛徒的儿子必须尽早除掉。

他们认为郭靖跟蒙古关系太紧密,在对抗蒙古大军时没有全力以赴。

确实,郭靖跟蒙古之间的确关系匪浅。

在守卫襄阳期间,郭靖与蒙古军队交战时大多时候都不愿下狠手。

毕竟他是金刀驸马,行为受到很大约束。

但回到中原后,他一直忠于朝廷,忠于自己的汉人身份。

多年来拼死守护襄阳,直到耗尽力气战死。

不过江湖上很多人认为,如果当时郭靖能果断出手,比如干掉蒙古主帅,或许就能阻止这场灾难。

当年蒙古入侵就是因杨过刺杀蒙哥大汗才平息的。

所以有人觉得郭靖该对这次襄阳失陷负主要责任。

而且蒙古的崛起很可能也与郭靖有关。

说不定郭靖一家就是蒙古的内应。

甚至有人怀疑郭靖战死可能是个苦肉计,是为了给儿子在蒙古军中谋得高位铺路。

所以,像郭破虏这种叛徒的后代,必须要赶紧除掉。

这些人的宣传口号,不过是一些表面文章罢了。

他们真正的目标,其实完全不同。

之所以会采取今天的行动,其实是出于一种特殊的东西。

倚天剑和屠龙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