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第54章 村子出了怪事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第54章 村子出了怪事

作者:深山老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9 11:09:15 来源:小说旗

“那这代价是什么?”太后追问。

朱雄英到了大宋后也没耽搁太久,在和赵椹、太后交接完后,就带着十万大军往健康城赶。他想赶紧完成和赵椹的事,然后去探探这个世界。

虽然系统说匹配的世界是随机的,可朱雄英遇到的所有世界都是武侠背景。也许这个大宋也差不多。要是大宋的话,应该有《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那样的武侠世界。

但现在襄阳都沦陷了,跟朱雄英想象中的那些故事根本不符。这大宋的江湖到底是个什么样,他倒挺好奇的。

这次朱雄英选了往西北走的路线,打算先步行到清戈江,再坐船顺流而下直达建康,这是最快的法子。

不过情况有点特殊,大宋派了五百名禁军跟着他们。太后解释说,因为大明来的军队和本地守军不熟,这五百人是来当翻译兼联络的。

听起来合理,但朱雄英心里明白,无论大宋说得有多好听,他们对大明军还是不信任,这五百禁军其实是来盯着的。

朱雄英对此没多说什么,毕竟五百人掀不起多大浪。而且进了清戈江还得靠他们找船呢。

那时候,就算是大明最先进的东西——铁甲船和飞艇也没法过来帮忙,所有的事都得靠人走路去干。中央军走得特别快,半天不到就走了几十里,大宋的五百禁军就在后头慢慢跟着。

说起来也挺奇怪,现在的大宋居然也有骑兵。以前大宋丢掉了北方的地盘,南方又不适合养马,有普通的驮马已经算不错了,高级战马应该没戏。

可南宋愣是有办法搞到好马,秘诀很简单:钱!用很多银子从北方的那些国家买了好多战马。

虽然南宋这边有些人投降了蒙古,但蒙古那边也有不少二心的人。为了钱,什么都能做。

这会,五百禁军就跟在中央军后面优哉游哉地走着。领头的是禁军统领高君,他在焦山之战时表现得很棒,太后对他特别信任。

不过,现在大宋的兵力损失严重,实在抽不出多余的兵了,所以高君手下的这五百人显得格外单薄,跟在十万中央军后头,就像后勤队一样。

朝廷代表陆秀夫也来了,他曾多次跟蒙古人打交道。看到前方气势汹汹的中央军,他感叹地说:

“说实话,到现在我还是有点不信另一个世界真的存在呢。”

“而且还能有这样的大军,夹在两个世界之间。”

“高将军,你觉得大明皇帝是不是天上下来的神仙?”

“要不然他们哪来这么厉害的力量?”

高君看着整齐划一的中央军,表情复杂……他是现在大宋少有的还能打的将军,在战场上压力山大。

焦山之战的时候,他拼尽全力,但在无敌的蒙古军面前毫无办法。他做的所有努力,在大局上都不值一提。

大家都觉得贾似道害惨了焦山之战,但高君明白,现在的大宋跟蒙古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襄阳一丢,这大宋的命数其实也就定了,贾似道不过是帮着推了一把罢了。

焦山那场大战,高君眼睁睁看着不少同僚命丧沙场,亲身体会到蒙古兵有多凶狠,还见识了好些往日敬重的名将跪了。他自己也打不起劲来了,直接跑回京城避难,愣是成了少数活下来的武将。

现在的高君心里头挺灰溜溜的,觉得大宋没救了,索性哪里都不想去。

可谁能想到,忽然从另一个世界冒出来个什么玩意,号称有十万大军。这下大宋的局面像是变了,高君心里头又有了点盼头,咬咬牙再次披挂整齐上战场。

“这大明的兵真是邪乎,”他皱着眉嘀咕,“以前看小说里说天兵天将下凡,大概就是他们这种部队吧。”

旁边刘秀芳却乐呵呵的:“还有呢,他们的雇佣费特别便宜。听说皇帝突然被请走签合同,十万大军才花了两百万银子,这两百万简直花得太值了!”

“不对!”高君摇摇头,“那两百万只是开销,实际要两千万呢。我已经跟太后聊过这事了,这对如今的大宋来说简直是块巨石。”

陆秀夫听了笑了:“怪不得一路上看你愁眉苦脸的,原来是在琢磨这个事。”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陆秀夫接着说,“咱们大宋虽然地盘不大,但收税可比前朝多得多。要是国力强盛时,两千万银子不过一年的收入罢了,能赶走蒙古人我觉得完全没问题。”

高君还是摇头:“你说的是朝廷最鼎盛的时候。现在呢?国家都快烂透了,朝廷对地方都没控制力了,哪来的两千万银子

现在的这支军队,力量无比强大,在大宋境内犹如天降。就算把大宋所有精锐部队加起来,也远远不如它。高君觉得,如果这支军队真没想法,那他无论如何都不会信。

风轻轻吹过,令旗摇晃,发出呼呼的声音。高君突然转头,看着陆秀夫说:

\"为何你们都如此信任这支军队?\"

\"你们怎么确保明军能守住建康?要是失败了,之前的计划就全废了。\"

陆秀夫脸色一沉,他从未想过明军会败。他说:\"高将军,难道你看不到明军是从哪冒出来的?宫里的禁军都看见了,你要是信不过,可以问问他们,明帝不是能解决世间难题吗?\"

陆秀夫亲眼见过明军凭空出现的震撼场面,这记忆深深刻在他心里。所以他对明军充满敬畏。

而高君没亲眼见到明军穿越的过程,他去见太后时,明军已在城外集结,所以他没太多敬畏之心。而且他还肩负太后交给的重要任务,一路上都在想大宋局势。

看着身旁的陆秀夫,高君严肃地说:\"我承认,明军有些本事很神奇。\"

\"但打仗还是得看实际,得看清这支军队的真实实力。\"

陆秀夫摇头道:\"不可能!你没看到明军中央军的铠甲吗?比我们很多将军的都要好。\"

\"装备十万大军,就算把大宋所有银子都投进去也不够。\"

\"这样的军队去打蒙古军,肯定轻松得很。\"

可高君的想法完全不同:\"明军的铠甲确实不错,但也有不少问题。\"

\"首先,他们十万大军全是步兵,跟蒙古军打简直就是活靶子,单这一点就让明军胜算渺茫。\"

高君说完后,陆秀夫愣住了,一时半会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反驳。

一直以来,他对大明军心存敬畏,所以从未深入思考过这支部队的具体配置问题。此时被高君点破,他才猛然意识到,大明军确实全是步兵。

虽然陆秀夫是个文官,但他的职责涉及军事事务,对历史上的事也有一定了解。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屡遭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却始终未能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原因就在于这些游牧民族坐拥大量骑兵,与中原步兵作战时占据明显优势。

从古至今,草原骑兵对中原步兵都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到了蒙古帝国时期,这种差距达到了极致。

那时,蒙古军队研发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复合弓,射程可达三百米。再加上蒙古人普遍身材魁梧,南方人即便能造出同样威力的弓箭,也难以拉开。

可以说,马匹和弓箭是蒙古帝国克敌制胜的两**宝。

当蒙古军队遭遇敌军时,会立即展开远程打击。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他们都伴随着箭雨。面对这样的对手,南宋毫无办法。蒙古军与宋军在野外遭遇时,并不会直接发起冲锋,而是派出小股骑兵进行试探。

如果效果理想,后续主力才会跟进;若试探失败,则迅速撤离。若敌人追击,就会立刻落入伏击圈。箭如雨下,转眼间就能重创追击者。而若对方试图逃窜,蒙古骑兵则会紧追不舍,持续骚扰直至全歼。

如今,大宋已全面转入防御姿态,这都是拜蒙古人所赐。实际上,大宋也有少量骑兵,但主力军仍是步兵。通常情况下,这些骑兵只是辅助步兵作战。

一旦步兵与蒙古骑兵正面交锋,往往会被打得抬不起头。这些蒙古骑兵根本不给近身搏斗的机会,步兵追击时速度又赶不上他们,而且对方还喜欢回身射箭,导致追得越急,伤亡越大。

陆秀夫听完高君的话,也没刚开始那么有信心了。

\"对!咱们的中央军确实没骑兵。\"

\"守城应该没问题。\"

\"但要是想消灭附近蒙古人,可不容易。\"

高君皱眉叹息:\"不仅如此,我都没看到中央军手里有弓箭。\"

\"没弓箭,连守城都难。我觉得到时候他们表现可能还不如咱们大宋普通军队。\"

\"表面上挺好看,实际上一碰就碎,装备虽好却不管用。\"

陆秀夫平时都在处理朝廷事务,从没上过战场,也不太懂军事。开始时没发现中央军的问题,经高君提醒才惊出一身冷汗。

\"这不太可能吧!\"

\"如果中央军待在城里不出来,蒙古人应该也拿他们没办法。\"

陆秀夫迟疑地说:\"不行,弓箭太重要了,我们得想办法给他们弄些弓箭来。\"

后方大宋禁军还在商议中央军装备时,前方中央军突然停下,斥候紧急回报消息。

朱雄英不明所以,命令全军暂停。

看着气喘吁吁的斥候,朱雄英低声问:\"前面怎么回事?\"

他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倒不担心,之前查过资料,知道如今蒙古四处出击,大部分兵力往欧洲去了,亚洲这边分三路攻打陈朝、宋朝和高丽。

主力战后回去了,大宋境内蒙古兵力不多,构不成太大威胁。

难道遇到了蒙古骑兵?朱雄英心里猜测。

不过眼前斥候表情奇怪,缓了口气说:

“启禀皇上,前头村子出了怪事!”

“我们琢磨不透,特来汇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