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第122章 半斤八两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第122章 半斤八两

作者:深山老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6 10:50:02 来源:小说旗

郭襄生性活泼,对儒家经典这类的东西实在提不起兴趣。她在母亲黄蓉闭关期间,闲得发慌,就在院子里转圈圈,偶尔琢磨琢磨武功招式。

这段日子虽看似无所事事,却也让郭襄的武艺进步不少。这为她日后习武打下了根基。然而,她对英雄传奇类的故事渐渐失去了兴趣,转而沉迷于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书中描绘的各种浪漫情节常让她心潮澎湃,幻想自己能遇到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

另一边,李峰行接到命令,要与龙王庙合作,心里并不乐意。他原以为那不过是几个小和尚组成的弱小门派,没什么好怕的。但当那个叫智能的大和尚出现在眼前时,他才发现对方并非想象中那么不堪。

智能和尚身材不高但体格健壮,尤其是腿上的肌肉格外结实,一看便知跑得极快。初次见面,李峰行就对他另眼相看,后来更是对其刮目相看。原来这位看似普通的大和尚,早年竟参与过军事训练,着实令李峰行惊讶不已。

就在刚才,智能大师居然搞出了不少指挥军队用的令旗。这让智能大师自己也吃了一惊。

因为在以前他的印象里,只有那些特别专业的军队才会用这种东西。没想到在龙王庙这样一个普通的门派里也能见到。

这让李峰行既佩服又感慨,觉得智能大师的能力确实很强。特别是眼前这个和尚,一看就是被专门训练来传递消息的。

更厉害的是,这么小的一个门派居然还设置了斥候、探子等分工。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这时,智能大师远远看见和尚走近,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

\"怎么样?那边应该没出什么意外吧?\"

和尚拱手回道:\"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我们的人已经绕到太保会武林人士的后方树林里藏好了。只要大师一声令下,随时可以行动!\"

听到这话,智能大师激动得声音都发抖了。

\"哈哈!...\"

李峰行看到智能大师突然疯癫的样子,很是不解。

\"大师,难道现在又有什么新情况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李峰行如今在蒙古朝廷的安排下,正和龙王庙合作。可以说他和智能大师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命运相连。

所以他对龙王庙的突然变化格外关注。听完李峰行的话,智能大师缓过神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只是那份喜悦还是掩饰不住。

\"施主,你觉得现在的战局如何?\"

面对李峰行的疑问,智能大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过来问他外界的情况。

李峰行虽然有点摸不着头脑,还是认真回答说:\"关于下面的战况,我也很难判断。\"

李峰行说:“嗯,我心里也觉得两边差不多,大概半斤八两吧。”

他接着道:“要是单看士兵,咱们龙王庙这边肯定强多了。”

但又补充道:“可对方太保会里有几个顶尖高手,要是他们都参战,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他继续分析:“如果把那些高手的战力算上,太保会那边可能会占优势。”

不过李峰行马上说:“好在有智能大师你指挥,能让咱们龙王庙的实力至少提升几个层次。”

最后总结:“两方面综合起来,估计就是个五五开的局面。”

听到这话,智能大师笑道:“哈哈,我跟你的想法差不多。目前双方实力相当。”

他接着透露:“但我们还有两张底牌没亮呢。”

一是弓箭手部队,“只要他们一登场,就能彻底扭转战局。”

二是他的一个小骑兵队,“刚才那个侦察兵已经说了,我的骑兵埋伏在太保会大营后方的树林里了。”

李峰行听完摇摇头说:“唉,我把弓箭手给忘了。看来我确实是个做生意的料,对带兵打仗一点都不上心。”

他感叹道:“最没想到的是,你手里居然还藏着骑兵。有了真正的骑兵,往往能创造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峰行提到,好像在唐朝李世民时代,也有过一支叫玄甲军的强大骑兵部队。当时隋末天下大乱,王世充打败了瓦岗军后,又联合窦建德对付李唐,双方兵力加起来接近百万,把李唐打得节节败退。就在李唐眼看要撑不住的时候,李世民突然带出四千玄甲军,一举击溃了王世充二十万大军,窦建德的军队也被波及。这一战让李唐统一全国有了希望,可见骑兵在战场上只要指挥得当,威力确实惊人。

听到这里,智能大师表示认可,说自己之所以建立骑兵队,也是因为看过历史记载中的骑兵多么厉害。今天这支骑兵第一次上阵,他也很期待他们的表现。

李峰行听了没怎么笑,反而眉头紧锁,似乎有些担忧。他回忆起当初组建骑兵时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挑选战马就有很多讲究。智能大师解释说他们原本只是个小门派,从未接触过骑兵的事物,很多东西都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但理论和实际差距很大,虽然现在有了骑兵队,自己心里还是没底,希望能听听李峰行的意见。

76.9%

智能大师说话挺直爽的:“施主你也做买卖跑江湖这么多年,肯定见过不少世面。你对骑兵那事应该也懂点吧?说出来说不定能帮我大忙呢,哈哈!”

李峰听他这么敞亮,有点意外,瞥了眼就点点头:“确实啊!我做生意常跟马打交道,大宗货靠大船运,小宗货就用马车。我手底下有多少马车自己都不清楚,但对马的习性倒很清楚。好多马是我亲自挑的。”

“买马时我们有讲究:一要耐力好,路远嘛;二要吃苦耐劳,草料越简单越好,省钱才行。这种好养活的马特别抢手。”

不过他又提到:“听说官府的骑兵跟咱们商队不一样。他们更看重战力,马越大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但这种马吃得也多,每天得喂豆子什么的,成本高,可战斗力也强。”

“不知道大师你的骑兵是真战马还是普通驮马?”

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李峰行隐约觉得像是听到了战马嘶鸣。耳边传来了智能大师的声音。

“你应该知道我和蒙古那边的关系吧,你觉得我这里的马怎么样?”

李峰行笑着摇头:“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如果我的马全是蒙古提供的,那肯定是最好的。”

实际上,李峰行跟蒙古打交道的时间远比智能大师长得多。因为常运货,他对这些马的特性更清楚。

说到马的性能,其实蒙古的马比不上中原宋朝的马。这与许多人想的不一样。

宋朝的战马在战斗力上比蒙古骑兵强些。长久以来,中原一直受北方游牧民族威胁,所以保持强大的骑兵队。

经过千百年的筛选,中原的战马无论体型还是速度都比北方游牧民族的好太多。

很多人下意识觉得游牧民族天天骑马,骑兵应该更强。但其实牧民养马主要为放牧,他们的马速度慢且小,骑兵战斗力自然不如中原。

否则汉朝不会封狼居胥,明朝也不会有五次北伐成功。明军骑兵更强,所以中原一开战总能大胜。

当然,中原本就是农耕文明,不适合养马。

朝廷要求养马,这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要花很大的代价。尤其在汉武帝时,虽然跟匈奴打仗打赢了,但大汉差点因财政压力垮掉。后来各朝代就不太愿意养太多战马了,除非北方没有太大威胁。

北方游牧民族能经常打劫中原,主要是因为他们骑兵多。他们的生活方式离不开战马,所以能在自己部落里养很多马。打仗时,骑兵数量多就能轻易压倒对手。

如今蒙古帝国的马匹已经达到了极致,成本很低,这样就能维持庞大的骑兵队伍。但蒙古帝国强大不仅仅是因为马多,还有先进的技术。真正让蒙古强大的是他们的顶级指挥。

李峰行以前住在江南,对北方草原部落没什么了解,只听过一些传闻,以为他们是没脑子的野人。后来他掌管家务后开始接触这些部落,才发现他们很狡猾。表面上看,他们跟中原人没什么不同,但深入交往后,他发现这些游牧民族打仗的本领非常高超。

李峰行小时候就对兵法很感兴趣,但那些兵书都写得特别玄乎,根本看不懂。他觉得中原有几千年的文化,作战技巧应该很厉害。可后来见到草原民族的指挥方式后才发现,他们打仗的本事比想象中高得多。

一开始李峰行挺困惑的,但接触草原部落多了就明白了,这和大宋的作战风格差别很大。刚才和智能大师聊完后,他也看出智能大师对蒙古军的情况不太了解,还以为蒙古军队很强。

李峰行当然没点破。他问智能大师:“打败太保会后,下一步怎么对付朱雄英?”智能大师笑着回答:“当然是帮蒙古人打明朝了!我一直盼着能在蒙古朝廷里立功,站住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