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第13章 领军大将,也是风烛残年

同时,他准备了一支五万人的队伍,随时待命。接着,五十万精锐部队和五百万的采矿军团开始向北方进发。

飞艇领头开路,五十万大军护送,无数的运输车辆和矿工浩浩荡荡地朝东北方向行进,场面壮观得让人望而生畏。这么大的阵仗,在这片土地上也是惊天动地的存在。

在采矿军团出发后,朱雄英又从自己的世界叫来了几个猛将。

比如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徐膺绪;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李增枝;邓愈的儿子邓镇、邓铭;沐英的儿子沐春、沐晟;还有傅友德的儿子傅忠、傅让。

这些家伙,个个出身显赫,都是名将的后代,属于大明三代贵族家庭。朱雄英把他们召集来,就是为了培养新一代的将才。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雄英早就把自己的世界搞得变了样。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因为他的干预,并未发生。还有些本应早逝的重要人物,比如徐达、马皇后、李文忠、沐英等,也都因为朱雄英的缘故活了下来。

甚至刘伯温也还健在。可以说,朱雄英接手的是一个巅峰状态的大明,文臣武将齐全。

除了像朱亮祖这种自找死路的个别武将外,开国三十六位功臣,大多数都还健健康康地活着。比如徐达,七十多岁了依然身体硬朗,在朱雄英的世界里正率领百万大军攻打西欧。

不过,这些开国名将虽然大多还活着,但年纪都不小了。很多人已经拿不动刀剑,只能告老还乡了。所以,开国名将一代正在逐渐衰退。

就算是徐达、冯胜这样的领军大将,也已经是风烛残年。等西欧战事结束,朱雄英也不打算让徐达等人继续带兵打仗了。

这些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们,也需要安享晚年了。还好,明朝第二代将领能很好地接过第一代将领的重任,蓝玉、宋晟、常茂、常升、沐英等领军人才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第三代将领,也就是和朱雄英同辈的这些,真正能独当一面的还不多。并不是说他们没能力,而是缺少锻炼和实战经验。

比如说李景隆,这个人被戏称为大明战神,但更像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李景隆确实懂不少东西,连嘴皮子功夫都比李文忠强。但他最大的问题是没经历过真正的战场洗礼,只会照搬书本知识,不懂得灵活应对实际环境。

如果李景隆能像他父亲李文忠那样,经历过无数战斗,把学到的本事真正用在战场上,那靖难之役的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朱雄英召集这些年轻将领,就是想让他们在实战中锻炼,提升指挥能力。毕竟,这些明朝的第三代将领,将来会成为朱雄英时代的中坚力量。而且,这群人里确实有不少有潜力的。像徐辉祖、沐晟、邓镇、傅让这些人,都有成为名将的底子。

说到底,他们的父亲都是名将,从小耳濡目染,基础自然不会差。

所以,朱雄英决定让常茂带领二十五万大军,带上这群年轻将领,好好历练一番。

常茂坐镇中军,手握二十五万精锐,朱雄英也不担心这些将门子弟会闹出什么乱子。

安排妥当后,常茂带着大军和这群年轻将领,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常茂的任务很简单,尽快平定各地的叛乱,恢复天下太平。同时,把散落在民间的百姓组织起来,送往京城,并通过空间通道转移。

朱雄英觉得这任务对常茂来说不算难。事情安排好后,他只需静待好消息,同时让朱由检下令各地官府配合,避免产生误会。

朱由检对此非常支持,他比朱雄英更希望天下安定。他立刻颁布旨意,要求各地官府全力配合军队的需求,违者按谋反之罪处置。在这样的圣旨下,二十五万大军开始了席卷全国的行动。

三天后,皇城里,朱雄英在凉亭外悠闲地喝茶。除了朱由检偶尔过来问些问题,他主要就是在处理锦衣卫搜集的情报。

三天时间,江湖的基本情况已经清晰展现。这个世界虽然有江湖,但势力并不复杂。少林、武当为首,接着是峨嵋、昆仑、华山、点苍四大剑派和铁剑门。还有崆峒、十方寺、清凉寺、五毒教等也是一流门派。

其次是石梁、渤海、仙都这类二流门派,以及游龙帮、武胜门、青竹帮之类的三流帮派。

此外还有一些小有名气的散人,像吕七先生的鹤行拳,胡桂南的沧州大洪拳,孟伯飞的快活三十掌,而最出名的还是金蛇郎君那些自创的招式:八卦游身掌、独臂刀法、金蛇擒鹤拳、金蛇游身掌等。

朱雄英整理完这些信息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他原来的世界可没有这些武功。这一点他刚穿越时就特意确认过,为此还失落了一阵子。

他对武功秘籍之类的东西可是相当痴迷。这个世界上既然有武功这种玩意儿,朱雄英自然不会放过。不但不会放过,他还想把所有武功都搞到手。

想到这里,朱雄英开口喊道:“王喜!”

“陛下!”王喜立刻出现在朱雄英身旁。

朱雄英拿起一本记录江湖情报的小册子,淡然说道:“给你个活儿干。”

朱雄英对王喜说:“我给你五万大军,你尽管调遣。不管用什么方法,把册子上的那些门派和江湖人物都给我带回来。还有他们的武功秘籍,一个都不能少。”

王喜接过册子,翻了翻,有些犹豫地问:“陛下,这些人是不是和那天刺客一样,都有一些奇怪的本事?”

朱雄英点头:“差不多,他们不仅有些怪异的功夫,很多人还会用毒。比如册子里的五毒教,就是一群用毒的高手。所以这任务看着简单,其实挺难的。”

王喜小心地问:“陛下,要是他们不肯配合呢?”

朱雄英瞪了他一眼:“我给你的五万大军难道是摆设?这样吧,除了五万大军,我再给你两千锦衣卫。对付这些江湖门派,别硬来,先试试拉拢。如果他们愿意帮忙,封官加爵之类的,只要不过分就行。如果拉拢不成,那就威胁。要是五万大军和两千锦衣卫都不管用,那就别客气了。总之,我要让整个江湖都为我所用。至于武功秘籍,你能弄到多少就弄多少。明白了吗?”

王喜点头:“奴才明白了,请陛下放心,一定完成任务。”

朱雄英挥挥手:“去吧,等你的好消息。”

王喜刚走,朱由检就兴冲冲地来了:“先生,有好消息,大好事!”

朱雄英笑着问:“是辽东的事?”

朱由检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笑:“原来先生早知道了。常升将军真厉害,带着三万兵杀进辽东,打了十场连胜,把建奴的八旗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现在都快打到盛京了。皇太极刚死没多久,现在又碰上这么大的挫折,整个部族都乱套了。听说那刚登基的建奴小皇帝被吓得直哭。老实说,这是我当皇帝以来听过最让我舒坦的话了。”

朱雄英微微一笑:“这不算什么。自从常升领着大军往辽东赶起,那辽东的建奴问题根本就算不上问题了。我这儿还有个更棒的消息,你想不想听?”

朱由检愣了一下:“什么消息?”

朱雄英拿起桌上一份奏报递给他:“你自己瞧瞧吧。”

朱由检接过来仔细一看,嘴巴张得老大:“常茂将军已经拿下山西,大军都杀到河南了,离开封也不远了吧?这……这也太快了吧?这才三天!从京城到山西,光赶路都得两天吧?”

朱雄英淡淡地说:“那是你的部队,能跟我的军比吗?”

“你是不是太低估中央军了?”

“我说过,两个月内让天下安定下来,你觉得我在说笑吗?”

“现在你与其在这儿得意,不如赶紧派人去山西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哦,对了,既然山西已经稳住了,过不了几天就会有大批流民涌进京城。”

“这次,你最好让你的人好好配合。”

崇祯听了,嘴角抽了抽,苦笑道:“先生,你也知道我的处境,李自成攻破京城后,京军几乎全军覆没,皇宫禁卫也没剩几个,哪有人手帮你?”

朱慈烺笑了笑:“哎呀,我忘了告诉你,刚刚收到消息,马上就有两支援军到京城了。”

“一支是山东总兵刘泽清,另一支是靖南伯黄得功。”

“还有山海关那边的三十万辽东军,很快也要到了。”

“你该忙起来了。”

崇祯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沉下脸:“京城的危机都过去了,他们现在才跑来勤王,早干嘛去了?”

“什么叫勤王?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朱慈烺笑着说道:“刘泽清或许是这样,但黄得功你可别冤枉人家了。”

“他从泸州带兵赶来京城勤王,隔着两千里呢,能这么快到,已经很不容易了。”

“再说了,重点是这两支勤王的队伍吗?重点是那三十万辽东军吧。”

“只要你能让这三十万人服气,还愁没人可用?”

崇祯点点头:“先生说得对,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他们的军饷,大军一到就亲自发给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