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80章 “毒士”的阴影:来自暗处的窥视

揪出内鬼王福,看似为司徒府扫除了一大隐患,也让我暂时赢得了王允和核心同僚们的信任。

诛董的密谋得以重新启动,府内的气氛似乎也比之前稍稍松弛了一些。

然而,我的内心深处,那份不安感却并未因此而减少,反而如同阴影般,愈发浓重。

因为我知道,王福,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一片枯叶。真正可怕的,是那隐藏在水面之下、操控着一切的巨大暗流,以及那条潜伏在暗流之中、随时准备择人而噬的毒蛇。

通过对王福招供细节(虽然他知道的也有限)的反复推敲,结合之前我们遭遇的连环袭击那精准狠辣的风格,以及我对董卓集团内部人物的分析,一个名字在我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让我感到忌惮

——贾诩,贾文和!

李儒虽然也足智多谋,且心狠手辣,但他更像是一头在明处咆哮的猛虎,其计谋往往带着一股阳谋的味道,大开大合,直指要害(如迁都三策)。

而这一次我们遭遇的连环杀机,却如同精密的毒针,招招刺向我们的软肋和关键节点,既狠辣致命,又充满了对人心的算计和操控。

这种风格,更像是那位史书中记载的、以“算无遗策”、“毒计频出”而闻名,却又总能明哲保身、在乱世中游刃有余的贾诩的手笔!

虽然我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但这强烈的直觉,如同芒刺在背,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如果我的对手真的是贾诩,那么揪出一个王福,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损失。他必然已经察觉到了我们的反击,也必然会对我这个破坏了他计划的“变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感觉到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更加难以捉摸的窥视。

在尚书台度支曹,一切如常。我依旧埋首于案牍之间,核对着枯燥的数字。

但偶尔,当某个并非本曹的官员“路过”我的书案时,他那看似不经意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的时间似乎会稍长那么一两息;

或者,在我与孙主事讨论某项“疑难账目”时,会感觉到隔壁房间似乎有人在刻意放轻脚步,侧耳倾听。

在司徒府,虽然王允对我更加信任,时常召我议事,但我能感觉到,府内某些原本对我还算热络的官员或幕僚,态度似乎变得有些微妙的疏远和警惕。

他们看我的眼神中,似乎夹杂着一丝好奇,一丝探究,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防?

是因为内鬼事件引发的普遍猜忌?

还是……有人在暗中散布着关于我的不利言论?

走在洛阳的街头,那种被跟踪的感觉似乎消失了。不再有那个形迹可疑的“樵夫”或“商贩”如影随形。

然而,这种“消失”本身,反而让我更加不安。是因为对方放弃了?还是……他们采用了更高级、更隐蔽的监视手段?

我开始留意那些看似“巧合”的事件。

比如,我临时起意,想去城南某个书肆查找一本冷僻的算学书籍,却在书肆门口,“偶遇”了一位正在与人高谈阔论、但我从未见过的“名士”,而他谈论的话题,恰好涉及到我最近正在研究的某个财政问题,言语间似乎还隐晦地提到了“某令史高见”;

又比如,我与蔡琰姑娘通过极其隐秘的方式交换了一张关于时局看法的字条,第二天,市面上就流传出一个与字条内容相似、但关键信息被扭曲了的谣言。

这些事情,单独来看,或许都只是巧合。

但当它们接二连三地发生时,就不得不让我怀疑,有一双无形的眼睛,正隐藏在某个我看不见的角落,默默地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甚至……能够部分地窥探到我的思想和计划!

这种感觉,比被明晃晃的刀剑指着还要令人恐惧。

它意味着,我的对手不仅智谋高绝,而且很可能掌握着我难以想象的情报网络和渗透能力。

他(或者说,我更愿意相信是贾诩)就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棋盘上的每一个变化,而我,或许只是他眼中一颗稍微有些碍眼、需要仔细掂量如何落子的棋子。

“毒士”的阴影,无声无息地笼罩下来。

我知道,我与这位传说中的智囊之间的较量,已经在我尚未完全察觉的情况下,悄然开始了。

我必须更加谨慎,更加小心。

不能再有任何疏忽大意。

同时,我也必须尽快提升玄镜台的能力,编织起更严密的反侦察网络,才能在这场无声的窥视与反窥视的较量中,保护好自己,并找到反击的机会。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会独自坐在窗前,望着洛阳城那沉沉的夜色,想象着那个可能同样未眠的对手,此刻正在何处,又在算计着什么。

这感觉,既令人兴奋,又令人……不寒而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