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130章 残垣断壁:帝都的末日余烬

当车轮碾过最后一道崎岖的山岭,前方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轮廓,终于再次闯入了我的视线。

洛阳!

这座曾经寄托了我无数复杂情感的城市,这座见证了我初入仕途、智斗权臣、也经历了生死逃亡的帝都,在时隔数月之后,我又一次踏上了它的土地。

然而,与离开时那被烈火与浓烟笼罩的炼狱景象相比,此刻的洛阳,呈现出的,是一种更加令人心碎、更加彻底的死寂与荒凉。

我们跟随着那支同样疲惫不堪、衣衫褴褛的献帝东归队伍(当然,依旧保持着谨慎的距离),缓缓地靠近了这座曾经辉煌的都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早已残破不堪的城墙。

高大厚重的城垣,多处被烈火熏得焦黑,甚至出现了巨大的豁口和坍塌。城垛早已残缺不全,如同被啃噬过的骨架。城楼更是荡然无存,只剩下几根孤零零的、烧焦了的梁柱,在瑟瑟的寒风中无声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浩劫的惨烈。

城门,早已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

几座主要的城门,有的被彻底烧毁,只留下扭曲变形的金属门钉和一地灰烬;有的则半敞半掩,被倒塌的砖石和杂物堵塞,根本无法通行。只有少数几座偏僻的小门,被临时清理了出来,供人出入,但门口早已没有了任何守卫,只有一些衣不蔽体的流民,如同幽灵般在附近徘徊。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烟火、腐朽、以及……死亡的气息。 那种浓烈的焦糊味,即使过去了数月,依旧顽固地盘旋在城市的上空,仿佛在无声地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

偶尔,还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尸体腐烂的恶臭,让人胃中翻江倒海。放眼望去,城外原本应该繁盛的村落和农田,此刻也早已化为一片焦土。

田地荒芜,杂草丛生,看不到一丝人烟,只有偶尔几只觅食的乌鸦,发出沙哑而刺耳的叫声,更添了几分末日般的凄凉。这就是洛阳!

这就是大汉曾经的东都!

我站在城外的高地上,望着眼前这片如同巨大坟场般的废墟,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悲怆和愤怒。

董卓的迁都之火,李傕郭汜的兵燹之灾……短短数年之间,两次浩劫,就将这座承载了东汉近两百年荣耀与辉煌的伟大城市,彻底摧毁!

数百万生灵涂炭,数百年积累的财富被掠夺一空,无数精美的宫殿、繁华的街市,都化作了眼前的残垣断壁,末日余烬!

我仿佛能听到,这座城市在无声地哭泣。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欢笑、奋斗过的人们,他们的灵魂,是否还在废墟上空徘徊?那些被焚毁的典籍,那些失落的文明,又该向谁去控诉这滔天的罪行?

身旁的蔡琰姑娘,早已泪流满面,用丝帕紧紧捂住嘴,才没有失声痛哭出来。她在这座城市里度过了她的豆蔻年华,她的父亲曾在这里传道授业,她的家族曾在这里享有尊荣……而如今,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只剩下这满目疮痍。

这种巨大的失落和痛苦,恐怕比我这个“外来者”要深刻得多。

石秀和其他玄镜台的弟兄们,也都默默地伫立着,脸上的表情凝重无比。他们或许没有蔡琰那般深厚的文化感触,但眼前这如同炼狱般的景象,也足以让他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乱世的无情。

洛阳,已经死了。

至少,作为一座繁华的都城,它已经死了。剩下的,只是一个巨大的、流着脓血的伤口,横亘在中原大地上,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悲哀与疯狂。

献帝的队伍,并没有在城外过多停留。他们似乎也无法承受这故都残破带来的巨大冲击,在杨奉、董承等人的催促下,选择了一处损毁相对较轻的城门,缓缓地驶入了这片巨大的废墟之中。他们要去往那同样已成废墟的皇宫,去寻找一个象征性的“归宿”。

而我们,也必须跟进去。不仅仅是为了继续利用他们的“掩护”,更是因为,在这片废墟之下,还埋藏着我当初未能带走的……那些更庞大的、关乎未来的希望。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示意队伍跟上。踏入这片残垣断壁,重游这片末日余烬,我的心情,沉重如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