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159章 廷议激辩(二):陆昭的反驳与数据碾压

议事厅内,反对屯田的声音如同浪潮般汹涌,几乎要将我这个提出者彻底淹没。

陈珪老先生那番看似语重心长、实则处处维护自身利益的言论,更是赢得了不少附和之声。

刘备主公的脸上也露出了明显的犹豫之色。

我知道,如果我不能在这场辩论中,拿出足够有力的论据,驳倒他们的“歪理”,坚定刘备的决心,那么我的《徐州屯田策》,很可能就会胎死腹中,而我也将因此在徐州失去立足的根基。

不能退!更不能输!

我深吸一口气,在反对声稍歇的间隙,缓缓站起身,先是对着主位上的刘备和在座的诸位大人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不卑不亢地朗声开口:“诸位大人拳拳爱民之心,殷殷稳固之意,昭深为敬佩。然诸位方才所言,恕昭不敢苟同!”

我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和坚定,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些反对者看向我的眼神中,充满了轻蔑和不屑,似乎在等着看我这个“黄口小儿”如何出丑。

我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将目光转向陈珪,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开始逐条反驳:“陈公言,屯田乃‘与民争利,动摇根本’。昭请问陈公,如今徐州境内,百万流民嗷嗷待哺,无片瓦遮身,无立锥之地,此非根本之动摇乎?

屯田所用,乃战乱抛荒之无主之地,或本就权属不明、为少数人非法侵占之‘黑田’! 将此等土地收归官府,分配给真正需要土地活命的百姓,让他们得以自食其力,安居乐业,此乃为民找出路,固国之根本,何来与民争利之说?!

难道任由土地荒芜,流民遍野,坐视徐州元气耗尽,方是所谓的‘不动根本’?”

我的反问掷地有声,直指陈珪言论中的虚伪之处。

陈珪被我一番抢白,老脸微微一红,想要反驳,却一时语塞。

我又转向其他反对者,继续说道:“诸位大人言,‘时机未到,根基不稳’,当‘休养生息’。昭敢问,何为生息之本?

无粮则无生,无地则无息! 如今府库空虚,军粮告急,流民嗷嗷,若不主动开源节流,恢复生产,难道要坐等粮尽兵散,强敌叩关吗?‘休养生息’,绝非无所作为,坐以待毙!而是要抓住一切机会,积蓄力量,方能真正生养休息,以待来时!”

“至于所谓‘土地权属,纷争难解’,”我的语气变得更加锐利,目光扫过那些面露不安的地方豪强代表,“《汉律》煌煌,岂容置疑?无主荒地,官府自当有权处置! 至于那些所谓‘各有归属’的土地,若能拿出合法地契、赋税凭证,官府自会酌情处理,甚至可以赎买。但若来路不明、或以非法手段侵占,官府依法收回,又有何错?!诸位皆饱读诗书,明晓事理,莫非要纵容此等蠹国害民之行,而阻挠利国利民之善政吗?!”

我的话语越来越犀利,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他们最核心的痛处——那些来路不正的土地!

一些官员和豪强代表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心虚。

“你……你血口喷人!”一个与陈家关系密切的郡守忍不住跳出来指责,“我等皆是徐州世家,世代忠良,岂会行此苟且之事?!你这外来之人,休要在此挑拨离间,蛊惑主公!”

“正是!”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空口白牙,毫无凭据!”

“凭据?”我冷笑一声,知道该亮出我的“杀手锏”了。

我转向刘备,再次躬身:“主公,臣巡视州郡期间,并非虚应故事。臣以算学之法,结合沿途所见及各郡县零星记录,对徐州当前之人口、垦田、粮储状况,做了一番粗略的推算。结果……触目惊心!请主公过目!”

我将早已准备好的那份绘在麻布上的简易图表,呈送给刘备。

上面用清晰的线条和(虽然粗糙但足够直观的)数字,标注着:

预估流失人口比例(高达四到五成!)

预估土地抛荒率(高达六到七成!)

预估府库实际存粮可支用天数(不足百日!)

预估推行屯田后,三年内可恢复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增长曲线!

这些数字,虽然是基于推算,但我运用了严谨的逻辑和尽可能可靠的数据来源(比如某些相对准确的旧户籍记录作为基数),其揭示出的严峻现实,远比任何空洞的言语都更具说服力!

刘备看着图表上那些惊人的数字,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呼吸也急促起来。

他虽然早知徐州困顿,但恐怕从未想过,真实的情况竟然已经恶劣到了如此地步!

“诸位大人!” 我趁热打铁,提高了声音,让所有人都听到,“这便是徐州的现状!这便是我等面临的绝境!若再不痛下决心,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则不出两年,不待外敌入侵,徐州恐将自行崩溃!届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诸位今日所争之蝇头小利,与徐州存亡、与自身家族之未来相比,孰轻孰重,还望诸位……三思啊!”

数据的力量,是冰冷而残酷的,也是最无可辩驳的!

面对我摆出的这些(虽然可能是推算,但已足够骇人)数据,以及我那毫不留情的、直指核心的质问,之前那些慷慨激昂的反对者们,此刻大多都哑口无言了。

他们可以质疑我的动机,可以指责我的“狂悖”,但他们无法否认徐州百废待兴、府库空虚、流民遍地的事实!

也无法反驳屯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陈珪老先生脸色铁青,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却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将头扭到了一边。

我知道,在这场激烈的廷议激辩中,我已经用逻辑和数据,初步压制住了反对的声音!

虽然他们心中未必服气,暗地里也必然会继续使绊子。但至少,在明面上,他们已经失去了继续反对的道义基础和理论依据。

现在,就看刘备这位最终决策者,是否能排除干扰,坚定决心了!

我的目光,转向了主位上那位一直沉默不语、但眼神却越来越亮的……仁义之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