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177章 其十:官营铁坊:炉火重燃铸兵戈

成功初步掌控了东海盐场,为徐州财政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后,我的目光立刻转向了另一个同样重要、甚至在战略意义上更为关键的领域——铁业。

盐,关系民生与财赋;

而铁,则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和农业生产的效率!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谁掌握了更优质、更充足的铁料来源,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而优质的铁制农具,更是屯田大计能否成功的物质保障。

因此,整顿铁业,将铁矿开采、冶炼、以及兵器农具的制造牢牢掌控在官府手中,是我推行盐铁专营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必须啃下的另一块硬骨头。

相比于盐业,徐州的铁业基础相对薄弱,且更为分散和隐蔽。没有像东海那样集中的大型官营盐场,更多的是一些散布在山区的、规模不一的私营铁矿和冶炼作坊。

这些矿场和作坊,大多被当地的豪强或某些与军方有联系的势力所把持,他们不仅偷税漏税,更可能在暗中私自铸造兵器,豢养私兵,这是我绝不能容忍的!

我的策略,是双管齐下:

既要控制源头,又要提升技术,最终实现官府主导下的集中生产和统一调配。

第一步,是摸清家底,控制矿源。

我派遣玄镜台的成员,并抽调了屯田都尉府中一些懂地理、擅测绘的人员,组成矿产勘探队,对徐州境内已知的和潜在的铁矿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秘密的勘探和评估。

绘制矿产图: 他们深入山林,走访老矿工,结合我从典籍中找到的一些零散记载,绘制出了一份相对详细的徐州铁矿分布图,标注了矿石的品位、储量和开采难度。

评估现有矿场: 对于那些正在开采的私营矿场,我们对其产量、技术水平、以及背后的势力归属,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收归官有\/协议控制: 对于那些储量丰富、品位较高、且具有战略价值的重要矿区(特别是那些可能被用于私铸兵器的),我采取了强硬手段。以“州府统一管理战略资源”的名义,对其进行强制赎买或直接收归官有。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或者与我们尚可合作的矿主,则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与其签订协议,由官府优先、优惠地收购其开采出的全部或大部分铁矿石,并对其开采过程进行监督。

反抗者?

自然有陈到将军的士兵去“讲道理”。

第二步,是建立官营冶铁作坊,提升技术水平。

控制了矿石来源,还需要有能力将其冶炼成可用的铁料。

我深知,汉代的冶铁技术虽然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比如炒钢法),但整体效率和质量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选址与建设: 我在靠近铁矿产区、燃料(木炭或煤炭,如果能找到的话)充足、且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选址建立了数个规模化的官营冶铁作坊。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再次感谢糜竺公的鼎力支持)。

招募与培养工匠: 我四处招募有经验的冶铁工匠,并从军队、屯户甚至难民中,选拔一些心灵手巧、踏实肯干的年轻人进行培养。同时,我也将从洛阳抢救出的那些关于冶金、锻造的技术图谱(虽然可能残缺不全),交给他们研究、学习。

技术改良尝试: 我虽然不是专业的冶金工程师,但凭借着后世的一些基本物理化学知识和对工业原理的理解,我还是尝试着提出了一些改良建议:

改进鼓风设备: 尝试设计更高效的鼓风装置(比如利用水力驱动的水排?或者更密封、风力更强的皮囊风箱?),以提高炉温,缩短冶炼时间,并提升铁水的纯度。

燃料的探索: 尝试寻找和使用热值更高、更易获取的燃料,比如煤炭(如果徐州附近有煤矿的话)。虽然直接用煤炭炼铁可能会导致含硫量过高、铁质变脆,但我可以尝试一些原始的脱硫方法,或者将其主要用于锻造加热而非直接冶炼。

标准化生产流程: 建立相对标准的矿石筛选、配料、冶炼、锻打、淬火等生产流程,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第三步,是明确分配优先级,严格管控流向。

军需第一,农用次之: 我明确规定,官营铁坊产出的所有优质铁料(特别是钢材),必须优先供应给州府的军械库,用于打造最精良的兵器(如环首刀、长矛、箭簇)和铠甲。其次,是用于制造关键的农具(如犁铧、新式耧车部件),以支持屯田生产。

限制民用,严禁私铸: 对于普通的民用铁器(如菜刀、锅铲、铁钉等),可以允许经过登记备案、接受官府严格监管的私营铁匠铺,使用官府提供的(或允许其少量自行冶炼的)普通铁料进行生产和销售。但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民间私藏大量铁料、以及私自铸造兵器、铠甲的行为! 盐铁司的稽查队将对此进行严厉打击,一旦发现,涉案人员及其背后势力,一律以谋逆罪论处,绝不姑息!

官营铁坊的炉火,在徐州这片土地上,重新熊熊燃烧起来!看着那些赤红的铁水在炉膛中翻滚,听着锻打声在作坊里叮当作响,望着一柄柄崭新的兵器和农具被制造出来……我的心中充满了力量感。

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在生产钢铁,更是在锻造徐州的筋骨!军队的战斗力,将因为装备的改善而得到提升。

农业的生产力,将因为优质农具的普及而得到提高。

地方豪强的武装潜力,将因为铁料的严格管控而受到限制。

州府的财政收入和战略自主权,也将因此而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当然,这个过程同样充满了困难和阻力。

技术的瓶颈、工匠的缺乏、资源的限制、以及……那些被剥夺了私铸兵器权力的豪强们的暗中破坏和反抗,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但炉火已经点燃,兵戈正在铸就。

开弓没有回头箭!

我坚信,只要坚持下去,这些重新燃烧的炉火,必将照亮徐州前进的道路,并最终锻造出足以在这乱世中立足、甚至争雄天下的……钢铁脊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