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215章 更深层次的挑战:触及人事与制度

“经纬平衡记账法”的初步成功推行,如同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观察徐州官场内部运作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我不仅看到了财政管理的混乱和漏洞,更窥见了其背后隐藏的、更加根深蒂固的吏治弊病。

新式记账法,治标不治本。

它能够提高透明度,增加舞弊的难度,提升行政效率。但它无法改变用人的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约束权力的滥用。

我很快便发现,即使有了清晰的账目,依然有“聪明”的官员能够找到新的方法来中饱私囊。

比如,通过虚报工程量、夸大物资需求来套取财政资金;或者利用职权,在官府的采购或销售环节中,向自己的关系户进行利益输送;甚至利用对政策的解释权,故意刁难百姓或商人,索取贿赂……

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账目本身,而在于掌握权力的“人”,以及约束权力的“制度”!

我意识到,要想真正实现吏治的清明高效,要想让我的改革成果得以巩固和深化,就必须触及那更深层次、也更敏感的领域——人事制度和监察体系!

仅仅管好“钱袋子”是不够的,还必须管好“官帽子”!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我再次获得了与刘备主公私下交流的机会。这一次,我没有再谈具体的经济数字或屯田盐铁事务,而是将话题引向了更宏观、也更根本的吏治问题。

“主公,”我看着刘备,语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近日推行新式记账法,虽初见成效,然昭亦发现,账目之弊易除,吏治之弊难去。若不能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则再好的政策,最终也可能流于形式,甚至……为奸吏所乘,反害于民。”

刘备闻言,也陷入了沉思。他并非不明白吏治的重要性,只是之前一直疲于应对生存危机,无暇他顾。如今徐州局势稍定,财政略有改善,这个问题也确实摆在了他的面前。

“先生所言极是。”他叹了口气,“备亦知晓,如今州郡官吏之中,确有诸多不称职、甚至贪墨之辈。然……牵一发而动全身。徐州新定,根基未稳,若大动干戈,整顿吏治,恐引发更大动荡啊。”

他的顾虑,与我之前的判断不谋而合。

整顿吏治,其难度和风险,远超之前的任何改革。但我必须让他明白,不改革,等来的,只会是更彻底的崩溃!

“主公,”我继续说道,“昭并非主张立刻进行大规模的清洗或撤换。然,至少在两个方面,我们必须开始着手准备,并逐步推行。”

“其一,是改革官员的选拔与考核机制。”“如今取士用人,多凭名望、资历或门第。此法固然有其可取之处,然亦难免埋没真正有才干、肯实干之人,更容易让那些尸位素餐、甚至品行不端者窃居高位。”

“昭以为,当建立一套更注重实绩的考核与选拔体系!无论出身贵贱,无论资历深浅,唯才是举,唯功是赏!”

“具体而言:

明确岗位职责: 为各级官吏制定清晰的职责范围和绩效目标。

量化考核指标: 对于能够量化的岗位(如负责屯田、税收、工程等),尽量用客观的数据(如粮食产量、税收增长率、工程进度与质量等)作为考核依据。新式记账法为此提供了可能。

定期考核与升降: 每年(或每半年)对所有官员进行一次严格的考核。政绩卓着者,破格提拔! 碌碌无为者,降级使用! 贪腐渎职者,严惩不贷!

拓展选才渠道: 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打破本土士族的垄断,大力从寒门士子、军功人员、甚至那些在屯田或基层管理中表现突出的普通吏员和平民中,选拔真正有能力、有德行的人才!”

“其二,是建立独立有效的监察体系。”

“仅仅依靠官员自觉和上级督促,是无法根除**的。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于现有行政体系之外的、拥有足够权威和手段的监察机构!”

“昭建议,可在州府层面,设立‘督察处’或‘廉政司’,直属于主公您本人(或由您最信任的心腹掌管)。”

“其职责在于:

巡查地方: 定期或不定期地派遣督察御史(或类似职务),巡视各郡县,暗访民情,检查政务,受理百姓申诉。

审计账目: 拥有独立审计权,可以随时抽查各部门、各郡县的财政账目(利用新式记账法),核查是否存在贪腐、浪费等问题。

查处不法: 对于发现的贪腐渎职、欺压百姓、以及阻挠改革等不法行为,拥有独立的调查权和初步处置权(如停职、拘押),并直接向主公汇报,提出处理建议。

人员独立: 监察官员的选拔必须极其严格,要求绝对忠诚、刚正不阿、且与地方势力无任何瓜葛!初期可从外地招揽品行端正的法家人才。”

我将这两个方面的改革构想,详细地阐述给刘备。我知道,这两项改革,任何一项都足以引发巨大的政治地震!

改革选拔考核机制,等于动摇了士族门阀赖以维持特权的根基!

建立独立监察体系,更是将一把利剑悬在了所有官员的头顶!

这无疑是在挑战整个官僚体系!其难度和风险,比盐铁专营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备听完我的构想,久久没有说话。他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然内心正在进行着极其激烈的思想斗争。

他渴望吏治清明,渴望建立一支高效忠诚的队伍。但他又深知,这两项改革一旦推行,必然会引发徐州本土势力(特别是陈氏父子)最强烈的反弹!甚至可能导致徐州内部的彻底分裂!

他刚刚获得的这点基业,很可能就会因此而毁于一旦!这是一个更深层次、也更具根本性的挑战! 它不仅仅考验着我的智慧和勇气,更考验着刘备作为一方之主的魄力、决心和……他对我的信任程度!

我没有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回答。我知道,他需要时间来消化和权衡。而无论他最终做出怎样的决定,我都必须接受。

因为,这就是政治。这就是现实。

但我的心中,已经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关于更彻底的制度变革、关于建立一个更理想的“新秩序”的种子。

即使这次不能立刻实现,我也相信,只要时机成熟,这颗种子,终将破土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