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259章 第一章 :智者的回响与再探之念

夜色渐深,书房内灯火通明,案牍如山。然此刻,我却暂时搁下了手中关于徐州屯田细则的文书,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桌面,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数日前在崇文馆的那场偶遇。

自那日与那位谈吐不凡、见解独到的青年一番机锋对谈之后,其身影与言语,便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荡开层层涟漪,久久不散。他论及时局之精准,剖析人心之透彻,尤其是对未来天下大势隐隐流露出的那份超越年龄的深邃洞察与布局之念,至今仍时常在我脑海中回响。

近来处理徐州日常政务,特别是涉及长远规划,如人口安置、资源调配、乃至未来可能的军事后勤体系构建时,总会不自觉地想起他某些看似不经意、随口道来的观点。那些观点,初听或觉跳脱,细思之下却往往一针见血,直指核心,予我诸多启发。譬如他谈及“聚沙成塔,流水不腐”时,引申出的对民间零散力量整合与持续流动的思考,便对我完善屯田制度、激发民力活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玄镜台的暗探们仍在努力追查此人的确切身份与来历,但反馈回来的消息却寥寥无几,只知其并非徐州本地大族子弟,似是游学至此,行踪飘忽,仿佛总有一层无形的迷雾笼罩其身,让人难以窥得全貌。这愈发印证了我最初的判断——此人绝非池中之物,其才其志,恐不在当世任何一位声名显赫的谋主之下。

与其被动等待玄镜台那如同大海捞针般的搜寻,徒然耗费时日,我心中渐渐升起一个念头:何不主动创造机会,再次与之接触?纵然时机未至,无法立刻将其纳入麾下,但哪怕只是进行一次更为深入的智力交流与思想碰撞,于我而言,亦是难得的裨益。更能借此加深彼此的了解,为未来可能的合作奠定基础,或是,更清晰地判断其潜在的立场与威胁。

我深知,真正的英才往往有其独特的傲骨与坚持,强求不得。吸引他们的,并非仅仅是权位与财富,更是施展抱负的平台,以及……旗鼓相当的智识共鸣。我对他的兴趣,固然有为我徐州基业招揽栋梁之材的考量,但同样强烈的,是对那份超卓智慧本身的好奇与敬重,渴望与之进行更高层面的对话。

心念既定,我便开始盘算。直接登门拜访,在不知其具体居所与心意的情况下,显得过于唐突,亦可能引其警惕。不若……借着处理公务的由头,更为自然地接近。近来我正欲推动徐州工匠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以提升生产效率,尤其是农具与运输工具方面。崇文馆不仅是藏书之地,亦聚集了不少对格物致知、奇技淫巧有所涉猎的士人与匠师。

“或许,” 我自语道,“可以借巡查崇文馆馆藏典籍、或是专门组织一场关于提升民生器物效率的研讨为名,再次前往彼处。若能再遇,自是最好;即便未能巧遇,也可借此机会,发掘徐州本土的能工巧匠,推动技术革新,亦是一举两得。”

打定主意,我将这份再探之念,与对徐州未来技术发展的规划,一同纳入了近期的日程。窗外月色皎洁,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位青年清澈而深邃的眼眸,心中充满了对下一次“智者相逢”的期待。这一次,我希望能捕捉到更多关于他的信息,也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更多关于这个时代、关于未来的……启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