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5章 夜深思索:迷雾中的微光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第5章 夜深思索:迷雾中的微光

作者:猫啃月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9 14:22:37 来源:小说旗

夜色如墨,将整个阳翟县城都笼罩在一片沉寂之中。偶有几声更夫的梆子声遥遥传来,更衬得四周万籁俱寂。

我没有回那间租来的简陋小屋,而是留在了县衙仓曹的值房里。这里虽然同样简陋,只有一张硬板床和一张堆满卷宗的旧书案,但至少,我能随时查阅那些冰冷的记录。

油灯的火苗不安地跳跃着,在墙壁上投下我晃动的影子,也映照着我面前摊开的几份卷宗和一张粗糙的沙盘。

沙盘上,我用细树枝勾勒出阳翟县城的大致轮廓,标记了王粮曹的家、西仓、蔡邕的客栈,以及其他几处可能与他行程有关的地点。

白日里从蔡琰那里得到的信息,此刻在我脑海中反复回荡。王粮曹的心不在焉、神色急躁。 那一个多时辰无法解释的时间空白。 以及,那个神秘的、与“鬼面案”现场符号相似的符箓图案。

我用手指蘸了点水,在沙盘旁的空地上,凭着记忆,努力复原蔡琰画出的那个图案。

它扭曲、诡异,带着一种原始的宗教意味,与太平道宣扬的某些教义隐隐呼应,却又不完全相同。

这是否意味着,“鬼面案”的凶手与太平道有关,但又可能是一个更为隐秘、更为激进的分支?或者,这本身就是一种嫁祸或伪装?

我将算筹重新排列,将王粮曹的行程时间轴再一次细化。假设他离开蔡邕住处是未时中(下午2点左右),正常情况下,半个时辰足以让他回到家。

但他直到戌时初(晚上7点左右)才被家人确认在家。这中间足足有两个半时辰的空档。就算扣除他可能因心事重重而放慢脚步的时间,至少也有两个时辰,足够他去办一件不短的事情了。

他去了哪里?见了谁?我闭上眼睛,试图将自己代入王粮曹的角色。

一个精明、贪婪,又与宦官势力有所勾结的地方小吏,在“鬼面案”频发的敏感时期,他会为什么事情而如此反常?

是恐惧?

是参与了某种密谋?

还是发现了什么让他坐立不安的秘密?

那神秘的符箓,会不会是他意外接触到的东西?

甚至,他本人就是某个秘密组织的成员,因为某种原因被组织“清理”了?

各种假设在脑海中翻腾,线索零碎而模糊,仿佛置身于一片浓密的迷雾之中,看不清前路。

但我并非全无收获。至少,我现在可以肯定,王粮曹的死,绝非简单的仇杀或意外。

他的行程被人为掩盖,他的死亡时间可能被误判,而这一切,都与那个神秘的符箓,以及其背后可能隐藏的组织有关。

我拿起一支磨秃了的毛笔,在竹简的空白处,写下了几个关键点:时间矛盾、神秘符箓、太平道关联(存疑)、组织性犯罪。

这是我目前掌握的全部,也是我下一步调查的方向。我需要找到更多关于那个符箓的信息,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太平道在颍川的活动情况,还需要想办法验证其他几起“鬼面案”中,死者是否存在类似的时间或行为异常。

这绝非易事。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吏,我能动用的资源极其有限。李县尉的“许可”聊胜于无,我不能指望衙门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一切,都得靠我自己。油灯的灯芯发出一声轻微的爆响,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窗外的夜色更深了,寒意也透过窗缝侵入屋内。

我搓了搓有些冰凉的手,目光再次落到沙盘上。迷雾虽浓,但并非没有方向。蔡琰提供的线索,就像是这浓雾中透出的一丝微光,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前方一小段路。

而且……不知为何,在思考这沉重而危险的案情间隙,蔡琰那清澈而聪慧的眼神,她沉静从容的气度,以及她指尖在石桌上勾勒符箓时专注的神情,总会不经意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那不仅仅是一位提供线索的证人,更像是一个可以在智力层面与我平等对话的灵魂。在这冰冷而充满杀机的乱世迷局中,这份短暂的相遇与交流,竟像一簇温暖的火苗,驱散了我心中的些许寒意和孤寂。

或许,我并不需要独自面对这一切。我深吸一口气,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卷宗和沙盘上。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必须找到真相。

为了那些无辜死去的人,为了揭开这“鬼面”背后的阴谋,也为了……守护那迷雾中偶然得见的微光。

明天,我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所有“鬼面案”的卷宗,寻找共同点和异常之处。同时,也要设法打探关于那个神秘符箓的更多信息。路,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