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高加林的逆袭之路 > 第89章 一帮老友聚会,不速之客到来!

高明楼迎了出来,把客人都让进院子,看来今天不开上三桌不够,高明楼又让高国安去集上买东西。

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暖意和喜悦,在患难中建立的友谊和真情,值得一生铭记。

高国安提议既然马店大队和北山大队的干部都来了,要不要也把张新军请过来。高明楼思忖着张新军过来不合适,首先就高加林给马店报信抢收的事情,都是私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张新军知道了,估计会埋怨高加林,为什么只对马店大队说,忍心看别的大队庄稼泡汤,以后加林会处于被动地位。

然后北山的防洪,是夏成涛坐镇指挥,高加林带突击队抢险,属于公事,北山许增粮过来答谢也是私人方面的感情,让张新军过来不合适,考虑到这两个原因,高明楼打定主意不通知张新军。

巧玲跟着巧英把豆腐送到家里,她端着瓜子盘子来到马建国面前,“建国叔,有个事儿需要向您请示?”

马建国笑着说:“这女子,在你们高家村的地盘上,这有些不对劲啊,你要请示也得找你明楼伯请示。”

“这事儿得单独对你说,他们啊,谁也做不了主。”

刘巧玲把马建国拉到边上,“叔,今天大家这么高兴,你就舍得把玉芳一个人丢在家里?”

“面粉厂该收麦子了,要整理仓库,她几个嫂子都在家里忙着呢?你这女子,到底有什么事情。”

“建国叔,我说个事儿你可不要生气。”

“好,你说吧,我不生气。”

“你保证?”

“我保证!”

“叔,玉芳在家憋坏了,她现在在我家里,害怕你骂她,她不敢过来。”

马建国脸色一沉,心想玉芳这女子真不懂事,今天过来就是想和高玉德碰头,顺便商量一下和高加林的亲事。

“叔,你说过不生气的!”

“行,我不生气,你让她也过来吧,对她说要跟着帮忙不要添乱,别让你们高家村的人说我闺女不懂事,你可记住了,许美琴和玉芳不对劲儿,以前吵过架,凡事都忍着点儿。”

刘巧玲得到马建国的许可,高兴的跑回去叫马玉芳过来。

妇女们忙活着做饭做菜,男人们在抽烟拉话儿,高加林在养猪场忙完后收拾一番也来到高明楼家,给大家让烟倒茶。

看到马玉芳也在,高加林有些意外,他想过去打招呼,又感觉众目睽睽不好意思。许美琴冲他喊道,“加林哥,过来帮一下忙?”

刘巧英开玩笑说:“加林,不叫你还不敢过来呀,人家玉芳可等得太辛苦了。”

“大姐,看你说的,我这是来帮忙干活的,可不是来找他的。”马玉芳说道。

“加林,你手劲大,你来和面吧,让玉芳给你打下手,今天的白面馒头就指望你俩了,村里有个说法,谁能在新麦下来后蒸出白面馒头,谁家准能生大胖小子。”刘巧英还没有说完,马玉芳脸就红到了耳朵根。

高明楼家一早上这么大的动静,早已惊动了左邻右舍,消息灵通的“鬼老三”张老秉自然也瞒不过,自从王振武夫妇倒台后,他一直观望,想找个机会再抱个大粗腿,今天可是非常难得,他对儿子耳语一番,张留群骑着车子就出去了。

张新军听了张留群的汇报,感觉事态严重,这马建国和高明楼要搞什么名堂,分明不把他这个领导放到眼里,两个大队干部喝酒也不通知自己,还是欺负自己新上任?

在不明就里的时候,他不会轻举妄动,于是抓起电话打给了正在上班的张克南。

在第一锅冒着麦香的白面馒头出笼的时候,张克南由人领着来到高明楼家,还没有进大门,他就喊高加林的名字,“加林,加林,在干嘛呢?”

高加林搓了搓手上的面,把张克南迎接进来,老同学这个时候过来的确不对头,对于张克南的身份,马建国和高明楼都不知道他就是张新军的儿子,以为这是个偶然。

高加林向大家介绍了张克南,“这位是我高中同学张克南,大家应该有印象,他是上次北山防洪的总指挥,现在是县供销社的副主任。”

一听是县里的干部,刘立本第一个站起来表示欢迎,张克南说:“我今天不知道大家这么忙,我是专程来感谢加林的,上次防洪他出了大力,我才有今天的成绩,做人要知恩图报,我和他说几句话就走。”

马建国说:“张主任,你是一个有心人啊,我们马店大队也是来感谢明楼支书和加林的,没有上次他们通知我们抢收,我们村的人不饿死也得去逃荒。”

高明楼盛情邀请张克南留下吃饭,既然是加林的同学,不就是多一双筷子吗。

老人们热情挽留让张克南顺坡下驴,张克南和这些老人也没有共同语言,就洗了手和年轻人一起做饭,高三星和许美琴负责择菜,高加林和马玉芳蒸馍,高小光和刘巧英掌勺炒菜,只有巧玲一个人在刷碗刷盘子,张克南就帮她打下手。

空闲时间刘巧英偷偷看张克南,这小伙子文质彬彬,说话斯斯文文,对人有礼貌,也热情,这脸也白净。又问高加林关于张克南的情况,知道他还没有对象后,她对高加林说:“加林,你没人的时候问问你同学,看看对巧玲有意思没有?”

高加林对张克南这个不速之客本来就有些怀疑,按照张克南的一贯作风,如果来感谢他都会提前打个电话,这次没有通知就过来,他多少有些不放心,现在的张克南已经不是以前的张克南了,如果刘巧玲高考失利,张克南的家人也不会同意。

考虑到德顺老汉一个人在养猪场守摊子没人做饭,为了单独和玉芳说说话,他拉了玉芳带了几个热馒头,拿了几个咸鸡蛋就走了。

没有多久张克南和刘巧玲就熟悉了,他问刘巧玲:“今天都是什么大喜事,支书家里要摆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