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高加林的逆袭之路 > 第56章 夏成涛帮王振武化解了危机,高加林只得另辟蹊径!

“振武,起来说话,一个老爷儿们哭哭啼啼的,让外人看见会怎么想。”

王振武哭着说:“成涛哥,你不原谅我就不起来。”他知道夏成涛的态度是决定他政治生涯的开关,只要这事夏成涛不往深处追究,那个捣乱的家伙再怎么折腾,也到此为止。

“振武,我原谅你有个屁用,你说你那混蛋小子闯的祸,准备怎么把屁股擦干净才是正事,只要一天不解决,那个告黑状的随时也会把我架在火上烤,今天是你跪在我面前,明天我还不知道要跪在谁面前呢?”

正如夏成涛所言,这个事儿如果再藏着掖着,那个缺德的举报人还会一直往上面捣鼓。

他的办法得到了夏成涛的支持,同时夏成涛建议他对王宝玉进行罚款,写检讨回家反省,也让农机站的人看看他也是铁面无情的人。

王振武要王宝玉亲自去找高明楼道歉,这个混小子死活不同意,他只有和郭秀英一起到高家村,低三下四的求告高明楼原谅,高明楼是这地面上心最宽敞的人,没有什么原谅不原谅的,只要不触及他的切身利益,他才不愿把不好的事情记在心里,得到高明楼的谅解,自然就得到了许增粮的宽恕,然后给了三星麦麸的钱,并让三星写了收据,三星高高兴兴去面粉厂买了满满一车麦麸送到许美琴的枕头厂,作为放火的赔偿。

无论是高明楼一家人还是许增粮一家人,对于王振武这么反常的举动无法理解,农民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既然别人诚心道歉,也没有闲工夫去猜事情的原委。

这事儿连马建国也不知道,看到高三星来买麦麸,他以为是替高加林买的,后来才知道是为了王宝玉赎罪。

这还是破天荒第一遭,王振武明打明给儿子擦-屁-股,马建国是一个人精,意识到背后一定有大事,他第二天给王振武去电话,想从侧面打探消息,王振武只字不提,他也不好再问。

高三星从北山回来,把拖拉机停到家门口,直接找高加林,他把马玉芳的信交给了高加林,并且说了王振武找爸爸的事。

“加林,你说奇怪不奇怪,事情都过了半个多月了,他是犯病了还是咋的,自己掏腰包买了麦麸赔偿许美琴?”

“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估计是良心发现吧。”

现在许增粮成了高加林的信使,许增粮去买麦麸,马玉芳会把自己写给高加林的信交给他,他会交给许美琴,许美琴再交给三星。三星再把高加林写的信交给许美琴,再由许增粮交给马玉芳。

这种书信往来,让两颗年轻火热的心贴的更近了,现在他们离目标越来越近。

眼前的大马河宽阔平静,水面波光粼粼,两岸的庄稼长得翠绿喜人,预示着这又是一个丰收之年,他看着茂密的水草,内心一点儿也平静不下来,王振武又化解了一次危机,他的危机感更加强烈,再过十七天就是端午节,如果十七天之内再瓦解不掉王振武和马建国的同盟,马玉芳就是王宝玉的媳妇了。不,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十天,这十天是考验他智慧和水平的试金石。以后他要数着日子过了。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这是他以前看到的一句话。现在想起来的确如此,算计别人就是一把双刃剑,自己的行动越是强烈,暴露的危险就越大,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后果,自信这个后果他可以独自承担。

问题的核心就在马建国这里,只要他改变主意,他的机会就来了。想让马建国改变主意,必须先让改变看法。

在十天内改变马建国的看法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见面三分熟,只有经常碰头,他才会对自己产生好印象。他靠着河边的老柳树坐下,掏出纸烟,分析马建国身边的各种条件,马店和高家村相距有个十公里,自己不可能天天在他面前晃悠,只要一出现马建国就会立即明白他的用意。

他一摸口袋,摸到了当地的报纸,打开报纸,看到了新闻报道,报道说当地的农民生活有了改善,一半白面一半杂粮,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白面”!他一拍脑袋,有了,马建国不就是卖面粉的吗?农村的小磨面机磨出来的不够白,乡亲们都羡慕城里人脸白,是因为吃的面粉比乡下人的白,所以长的都是俊俏的脸。由于面粉厂的设备和工艺复杂,出来的面粉雪白雪白深受村民喜爱。现在分田到户,谁家吃白面吃的越多,代表着日子过的富裕,在村里也有面子。白面的意义已经不是单纯为了吃饭,而是面子的象征。

既然如此,何不把马店的面粉成拖拉机运到高家村,让村民用麦子换面,自己从中赚个差价,不用骑着自行车来回去面粉厂奔波,一次带个一袋还不够麻烦,很多人都搞副业,也不像以前有很多空闲。

因为养猪场的地方大,最多再挖两个窑洞,把面粉都放在里面,只要防潮做的好,保存就不会有问题。

他回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高玉德两口现在知道儿子脑子灵活,支持他的做法,这也是一个好生意,既方便了村民又赚些巧钱。

洗漱一番后,高加林穿上在县城打篮球买的运动衣,找到高明楼借拖拉机,只有拖拉机没有司机,他就叫上出山回来的刘挺柱,两人开着拖拉机来到了马店面粉厂。

高加林的到来让马家如临大敌,马建国、马晓夏、马晓秋三人一同接待了他,问明了他的来意,马建国从心里佩服这这小子的头脑,嘴上却说:“买麦麸都是你干爹捎信儿,我们直接送过去,面粉也这样,这回你先拉一车回去,快卖完了我们再送。”

“马书记,我干大算麦麸的账可以,面粉换麦子,这个账很复杂,本来我就不赚钱,稍微出点差错,我还赔钱,我觉得亲自来做比较好。你送面粉还要运费,还不如我直接来拉,每袋面粉都要过磅秤,自己不看着不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