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高加林的逆袭之路 > 第13章 高加林进了派出所,高明楼在夜场电影勃然大怒!

高加林大早上接了电话,通知他往公社送高家村的户口册。

送完户口册准备回去,就被王振武叫到了一个房间,突然感觉到一丝寒意,墙上写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标语,王振武马上变脸,脸色铁青,旁边还站着一个穿着白刷刷制服的民警一脸严肃,王振武问道:“高加林,知道为什么叫你过来吗?”

高加林没有做什么亏心事,这时的他已经不是以前的愤怒青年,尽管事情来的很突然,仍然不动声色道:“王书记,真不知道,还请您提示提示?”

王振武指着墙上的八个大字,“小伙子,好好看看吧,等到我给你提示,你的人生就全毁了。我最后再给你一次机会,想想自己有没有什么违法的行为?”

违法的行为?他思来想去不知道王振武葫芦里卖什么药,静等王振武下面说什么。

王振武随后不时用两只金鱼眼刺向高加林,然后是难挨的沉默,一支接一支抽烟,端起他的白搪瓷茶缸慢慢喝水。

旁边的民警不时干咳两声,像一个雕像生冷的站在王振武旁边。三个人都茫然的对峙着,谁也不说话,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哪一个人心理素质差就会陷入被动。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王振武见高加林始终一言不发,首先打破僵局,“既然给你机会不珍惜,那我就提醒你一下,在你竞争生产队副队长的过程中,有没有违法违纪的行为?”

“都是正常手续,王书记,你可以调查。”

王振武从提包里掏出一叠材料,“啪”的一声摔在桌子上,力斥道:“揭发材料都递到夏书记的办公桌上,你还嘴硬!”

高加林知道高明楼和刘立本的做事方式,只要刘巧英喝药的事情没有暴露,这个副队长的来路就无懈可击。

想到这里他微微一笑,“王书记,我说的都是实话,如果你们调查出来有什么违法事实,或者我触犯了法律,我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

看诈不出高加林,王振武向民警使个眼色,那个民警走到高加林后面的窗户边上,拉开窗帘。

“高加林,往身后看看吧,别人都招了,你还在当傻子。”

高加林看到另一个屋子里高明楼背对着他正和一个民警谈话。

然后民警又拉上窗帘,王振武面无表情说道:“你这回看清楚了吧,快点儿交代吧。还可以争取宽大处理。”

高加林这是从小到大第一次来这种地方,高明楼如果坦白,事实上他的确没有做什么行贿送礼的出格事情,包括他那刚直的二爸也绝不会背着他去求人办事。

打定主意后,他认真看着王振武的眼睛说道:“王书记,我真没有什么可交代的。”随后还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忙活了一上午,什么也问不出来,王振武非常沮丧,只好对高加林说道:“既然你什么都不说,就先回去吧!如果有什么事情,还是会叫你过来,我警告你,不要心存侥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啥时候想明白了,啥时候过来找我,还是当做自首处理。”

高加林之所以今天被请进审讯室,原来公社书记夏成涛接到了一封举报信,举报信的内容关于高明楼对高加林的提拔营私舞弊走“后门儿”,夏书记把这个调查任务秘密交给了王振武。

张老秉私下和王振武通了气,派了两个人分别把高加林和高明楼叫到公社,在两个房间沟通,试图拿下高加林。

派出所所长张明亮负责和高明楼谈,其实两人说得都是闲话,目的就是制造假象,突破高加林的心理防线。

王振武负责和高加林谈。王振武知道自己根本就拿不住高明楼,但是自忖对付高加林绰绰有余,结果一无所获。

回去后高加林去找高明楼汇报,得知是这一回事,高明楼破口大骂:“这帮瓜怂,都是吃饱了撑的,还敢勾兑我们。你娃做的对,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我咋怀疑张明亮叫着我说是核对村里的壮劳力情况,原来是拿我来诈你的。”

下午高明楼骑着车子找夏成涛算账,要撂挑子不干了。高家村的分田到户已经接近关键,这个节骨眼上如果高明楼不干,高加林自然也不会干,这个烂摊子没有人能拾起来,城关公社因为高家村的工作滞后必然遭受县委的处分。

高明楼生气的把事情的原委讲给夏书记,这个时候夏书记才明白王振武用的这些歪招儿。经过再三相劝,又送给高明楼一条“延安”香烟外加一包茶叶,才把他打发走。

高明楼回去后越想越生气,虽然夏书记没有明说是谁捣的鬼,他也猜的**不离十,吃过饭后在晒谷场演电影,演电影前他就着电影喇叭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社员们,今天在电影放映前,我想给大家敲敲钟,提提醒,避免某些人站到人民的对立面,整天正事不干,扇阴风点鬼火,还自以为高明,最后的结果就是被人民群众无情的抛弃。如果心怀鬼胎,国家的法绳等着你。现在高家村的分田到户到了关键时期,谁再捣乱,耽误了国家大事,我高明楼坚决不会放过他。”

大多数人不明白明楼这番话的目的,没有做的人感觉和自己无关,自然就不会往心里去。只有做了的人,才会胆战心惊。

今天晚上放的电影是《知音》,晒谷场上坐满了人,高三星和高加林坐在后面的长条凳上,刘巧玲和她的一个同学,还有大姐分别坐在三张竹椅子上,还有小光一左一右用胳膊挽着两个孩子。

看到小凤仙和蔡锷的故事,高加林又想起了自己的知音黄亚萍。到了南京的黄亚萍对自己的思念并没有减少,每个月都会写给他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事无巨细都倾诉给他这个身在陕北农村的农民。

尽管提亲说媒的很多,他现在还处在深深的矛盾之中,因为他也忘不了黄亚萍,自己心里暂时还容不下别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