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 第33章 暴雨宣泄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第33章 暴雨宣泄

作者:梦幻蓝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0:28:06 来源:小说旗

雨水顺着龙安心的脖颈灌进衣领,冰冷得像林妍那封结婚请柬上烫金的字。他站在工地宿舍的屋檐下,看着雨水在泥地上砸出无数个水坑。手机屏幕亮起,是林妍发来的最后一条信息:\"我妈说苗汉不通婚是有道理的。\"

龙安心把手机狠狠摔向墙壁,塑料外壳四分五裂。工友老张从被窝里探出头:\"咋了兄弟?\"

\"没事。\"龙安心弯腰捡起手机残骸,SIm卡掉进了水洼里。他忽然想起三年前离乡时,林妍在火车站塞给他这个手机,壳上还贴着幼稚的情侣贴纸。现在贴纸早已褪色,就像那些承诺一样模糊不清。

老张披衣下床,递来半瓶二锅头:\"喝点暖暖。\"劣质酒精灼烧着喉咙,龙安心突然问:\"张哥,你说人为什么要分三六九等?\"

\"啥?\"

\"我在工地搬三年砖,不如人家公务员一张录取通知书。\"龙安心盯着墙上泛黄的日历,今天是林妍婚礼的日子。老张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拍拍他肩膀:\"雨小了,我带你吃酸汤鱼去。\"

巷子深处的贵州菜馆热气腾腾,老板娘端上来的酸汤鱼却让龙安心喉头发紧——这不是家乡的味道。他夹起一片鱼肉,发现下面垫着张传单:【苗年庆典招募摊主】。

\"后生是黔东南的?\"老板娘突然用苗语问道。龙安心筷子一抖,鱼片滑回汤里。他已经三年没说苗语了。

回工棚的路上,龙安心拐进网吧查了返乡的车票。深夜的硬座车厢里,农民工们合唱着《春天里》,他对面坐着个抽旱烟的老人,烟袋锅在黑暗中明明灭灭。

\"凯寨的?\"老人突然开口,露出缺了门牙的笑,\"龙木匠家的娃吧?你爹给我打过陪嫁箱子。\"

龙安心浑身一震。父亲去世十年了,居然在千里之外被人认出来。老人吐着烟圈说:\"根断了就要回去接,汉人有句话叫...叫...\"

\"落叶归根。\"

\"对对,我们苗家说,竹子倒了新笋从老根发。\"老人敲掉烟灰,\"你爹的手艺,可惜了。\"

暴雨中的山路像抹了油,龙安心几次滑倒,膝盖磕在石头上生疼。他钻进半山腰的废弃炭窑,从怀里掏出那封被雨水泡发的请柬。烫金的\"永结同心\"四个字已经晕开,像哭花的妆容。

\"龙安心!\"

吴晓梅的喊声被雷声吞没。她跌跌撞撞冲进窑洞,蓑衣上的水珠在炭灰上砸出深色斑点。龙安心这才注意到她脚上的草鞋已经磨穿,露出渗血的脚趾。

\"你跟踪我?\"

\"全寨子都在找你!\"吴晓梅夺过请柬,闪电照亮她睫毛上的水珠,\"就为这个?\"

龙安心摸出碎屏手机:\"看看今早的订单留言。\"屏幕上刺目的评论让吴晓梅咬住下唇:【苗绣就是地摊货】【主播穿得像跳大神】...最新一条来自\"林间小妍\":【我老公单位要发福利】。

窑洞深处突然传来窸窣声。吴晓梅迅速从腰间小包抓出把粉末撒过去,几只老鼠仓皇逃窜。\"火药籽,\"她解释道,\"防蛇鼠的。\"

龙安心想起刚回乡时种菜被野猪糟蹋的情形。那时吴晓梅也是这样,默默拿来一包火药籽,说是老猎人给的。他突然抓住她的手腕:\"为什么帮我?\"

吴晓梅耳根泛红,却指向窑壁:\"你看。\"

借着闪电,龙安心看清了炭灰覆盖的窑壁上刻着些图案——是简化版的鼓楼榫卯结构图。他指尖发颤地抚过那些线条,这分明是父亲的手笔!当年父亲参与修建鼓楼后,常来这个炭窑烧制木炭。

\"我小时候...\"吴晓梅轻声说,\"见过龙叔在这里画图。他说炭窑的弧度能让人静心。\"

一滴水珠落在龙安心手背,他以为是窑顶漏雨,抬头却对上吴晓梅通红的眼眶。她急忙转身假装整理蓑衣,从内层掏出本羊皮册子。

\"县文旅局的人说...\"她翻开册子,指着几行苗文符号,\"如果配上汉语故事...\"

\"他们懂什么!\"龙安心后脑勺撞在窑顶上,\"这些符号是...\"

\"是《跋山涉水》的第三章。\"吴晓梅突然用流利的汉语念道,\"'蝴蝶妈妈流泪时,十二个太阳同时升起'...\"她念完长长一段,抬头时眼里闪着光,\"我翻译了三年。\"

龙安心如遭雷击。他想起那些深夜路过吴家窗口,总看见她在油灯下\"绣花\",原来是在破译这些天书般的符号。一种比炭灰更呛人的情绪堵在胸口:\"为什么不早说?\"

\"你说要让大家知道这些不是土气玩意...\"吴晓梅突然剧烈咳嗽,血点溅在羊皮封面上。龙安心这才发现她异常的潮红面色,掌心贴在她额头——烫得吓人。

\"采药时淋了雨...\"吴晓梅想藏起血手帕,却被他抓住手腕。袖口滑落,露出手臂上密密麻麻的针眼——那是连日赶制绣品留下的痕迹。

龙安心扯下外套裹住她,却在衣袋里摸到个硬物。掏出来是个小木盒,里面整齐排列着十几根银针,每根针尾都缀着微型绣绷。

\"给订单绣商标用的...\"吴晓梅虚弱地解释,\"你说要每片叶子都是签名...\"

暴雨转成细雨时,他们来到山涧边。龙安心将请柬折成纸船,吴晓梅从歌本撕下空白页写了张\"船票\"。纸船在湍流中打了个转,被浪头吞没。

\"乌云不遮太阳...\"吴晓梅唱起《等天晴》,歌声惊起对岸的竹鸡。龙安心发现被雷劈断的野杨梅树冒出了新芽。

蹚过溪水摘杨梅时,龙安心踩到个硬物。扒开淤泥,竟是个生锈的铁盒,里面装着泛黄的照片——年轻的父亲站在鼓楼前,身边是戴银项圈的务婆。照片背面写着:\"1988年鼓楼修缮留念\"。

\"这是...\"吴晓梅凑过来看,\"龙叔在教务婆看图纸!\"

照片里父亲手指着图纸某处,务婆专注倾听的样子,与现在吴晓梅破译古歌时的神态如出一辙。龙安心突然明白,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单行道。

回寨路上遇到游客求歌,吴晓梅用汉语唱起《蝴蝶妈妈》。龙安心悄悄录下视频上传网店,配文\"每颗野杨梅都藏着半首古歌\"。当晚订单暴涨,有条留言特别醒目:【我爷爷说这些符号是失传的苗文】。

深夜,龙安心在火塘边修复被雨淋湿的歌本。务婆拄着拐杖进来,往火里扔了把枫香叶。\"晓梅发烧说胡话了,\"老人突然用汉语说,\"她喊你名字。\"

龙安心手一抖,火苗窜起来差点烧到歌本。务婆用长指甲点着某个符号:\"这个字,汉人叫'爱',我们叫'阿伴'——像鱼和水不能分开。\"

阿雅急匆匆跑来:\"安心哥!烘干机起火了!\"龙安心抄起浇酸汤的棉被冲出去,发现是电路短路。灭火后检查损失,烘干机报废了,但明天要交的二十箱订单完好无损。

\"用火塘!\"务婆指挥妇女们架起竹筛,\"我们苗家烘谷子几百年都是这么干的。\"龙安心看着老人们娴熟地翻动果脯,忽然想起父亲常说\"老办法有老办法的道理\"。

凌晨三点,最后一箱货包装完毕。吴晓梅撑着病体在每份包装上绣暗记,突然栽倒在货堆里。龙安心背她去村卫生所的路上,听见她迷糊中念叨:\"银饰...氧化了要擦...\"

卫生所灯还亮着,村医正在给个摔伤的孩子包扎。看见他们进来,村医笑了:\"今晚怎么都赶一块儿了?\"龙安心这才注意到角落里坐着个浑身湿透的陌生男人。

\"省农科院的,\"男人主动伸出手,\"来调研野生猕猴桃。\"他指着吴晓梅腰间的药包,\"那些草药,能让我看看吗?\"

龙安心本能地挡在吴晓梅前面。男人连忙解释:\"我在做传统知识与现代农业结合的研究...\"说着掏出个工作证。

\"杨教授?\"龙安心认出了这个名字——正是之前关注他们直播的农大专家。

####第四节:暴雨后的黎明(新增2000字)

天蒙蒙亮时,龙安心独自来到父亲坟前。暴雨冲垮了部分坟土,露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罐。撬开一看,里面是用油布包着的笔记本,扉页写着《鼓楼营造法式·苗汉合参》。

笔记本详细记录了父亲当年向苗族墨师学习的榫卯技艺,最后一页夹着张剪报——正是1956年《民族画报》那篇《鲜为人知的苗族文字》,上面印着的符号与务婆歌本上一模一样。

\"爸...\"龙安心摩挲着泛黄的纸页,突然听到身后脚步声。杨教授拿着个仪器站在那里:\"我测了你家祖坟的土壤...\"

原来杨教授研究的是生态葬法,他发现龙家祖坟周围的植物长得特别茂盛。\"你父亲可能用了某种传统防腐处理,\"杨教授兴奋地说,\"这能解释为什么暴雨没冲垮坟茔。\"

回寨路上,他们遇见早起采茶的阿公。老人听完龙安心的发现,神秘地笑了:\"龙木匠当年在坟周埋了九筐枫香叶,说是能'固土守魂'。\"他指着远处的梯田,\"那会儿汉人都笑他迷信,现在呢?梯田就数他修的那片最结实。\"

合作社门口停着辆电视台的车。记者正采访包扎着手的吴晓梅:\"请问你们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的?\"

吴晓梅看到龙安心,眼睛一亮:\"是我们社长的主意...\"她突然改用苗语说了句什么,记者一脸茫然。龙安心却听懂了——那是务婆常说的谚语:\"竹子要经霜才甜\"。

中午,寨老们聚集在鼓楼商议。原来电视台报道后,县里要评选\"非遗工坊\",但要求提供\"传承谱系证明\"。务婆颤抖着手在族谱上按手印,嘟囔着:\"老辈人都是口传心授...\"

龙安心突然站起来:\"我有证据。\"他展示父亲笔记本里的剪报,\"国家早就承认过这些是文字!\"

下午,龙安心带着杨教授查看被冲毁的菜地。教授抓起把土闻了闻:\"肥力流失严重,但...\"他拨开草丛,露出几株嫩苗,\"你撒的火药籽发芽了。\"

\"这是...\"

\"滇重楼!珍贵药材!\"杨教授激动地拍照,\"老猎人说的'火药籽'其实是它的种子,因为爆裂传播而得名。\"他计算着亩产效益,数字让龙安心瞪大了眼睛。

傍晚,龙安心在卫生所门口徘徊。吴晓梅正在给孩子们分果脯,脸色仍有些苍白。最小的女孩突然问:\"晓梅姐,你为什么要学汉话呀?\"

\"因为...\"吴晓梅瞥见门外的龙安心,脸红了,\"因为想让人听懂我们的歌。\"

夜里,龙安心翻出建筑学院的课本,对照父亲的笔记绘制鼓楼结构图。阿雅跑来报告:\"那个教授在晒谷场跳舞!\"

杨教授正对着手机手舞足蹈,原来是在视频答辩。看见龙安心,他兴奋地招手:\"我们课题通过了!国家要立项研究火药籽——哦不,滇重楼的林下种植!\"

临睡前,龙安心更新了网店首页。新增的\"文化溯源\"栏目里,是父亲笔记与务婆歌本的对比图。最新订单提醒响起,来自省博物馆的询价:【能否定制古歌符号刺绣藏品?】

窗外,雨后的第一颗星星出来了。龙安心想起炭窑里吴晓梅唱的那首歌:\"乌云不遮太阳...\"他摸出那颗没吃完的野杨梅,放进嘴里慢慢咀嚼。酸涩过后,是久久回甘的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