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 第50章 火车上次日记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第50章 火车上次日记

作者:梦幻蓝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0:28:06 来源:小说旗

第一缕阳光刚爬上窗棂,龙安心就睁开了眼睛。他摸出枕头下的火车票,借着微光又看了一遍:凯里南站至深圳北,07:15发车。这张淡蓝色的纸片边缘已经卷曲,被他这些天来来回回摸出了汗渍。

楼下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吴晓梅起得比他还早,正在灶台前煎糯米粑。龙安心轻手轻脚地下楼,看见她背对着自己,苗绣围裙的系带在后腰打了个歪歪扭扭的结——那是他昨晚情急之下扯乱的。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火光映在她侧脸上,把耳垂上那对小小的银蝴蝶映得发亮。

\"带路上吃。\"吴晓梅头也不回,把煎得金黄的粑粑装进竹筒。竹筒内壁用枫香叶垫着,这是苗家出远门的规矩,说是能防\"路上饿鬼偷食\"。龙安心注意到她右手虎口处有道新鲜的血口子,想是削竹筒时划的。

务婆拄着枫木拐杖进来,往他行李里塞了个靛蓝布包。\"带着这个。\"老人枯瘦的手指点了点布包,龙安心摸到里面硬邦邦的像是本书,\"你爹当年去县里学木匠,也带着的。\"布包散发着一股霉味和草药混合的气息,让他想起小时候发烧时,务婆给他敷的草药包。

院门外突然响起喇叭声。乡里派来的面包车到了,车身上还贴着\"脱贫攻坚专用车\"的褪色标语。司机小杨叼着烟探头:\"龙哥,再不走赶不上火车了!\"烟灰掉在他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上,烫出一个小洞。

寨子里的石板路上,早起的妇人正背着竹篓去溪边洗衣。竹篓里装着的衣服五颜六色,在晨雾中像移动的调色板。看见龙安心提着行李,她们纷纷用苗语打招呼:\"去大城市咯!\"语调里带着几分羡慕,又藏着几分揶揄。

有个扎着冲天辫的小女孩追着车跑了好一段,她阿妈在身后喊:\"阿朵回来!别耽误龙叔挣大钱!\"小女孩的赤脚拍打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龙安心摇下车窗,把最后一个糯米粑掰成两半,递了一半出去。小女孩接过粑粑,突然用汉语说:\"龙叔,给我带个会唱歌的娃娃回来!\"

经过村口老枫树时,龙安心让司机停一下。这棵枫树据说有三百多岁了,树干上布满沟壑,像务婆脸上的皱纹。他蹲下身,从树根处的裂缝里掏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子。这是小时候和伙伴们的\"宝藏箱\",里面躺着几颗玻璃弹珠,在晨光下泛着浑浊的彩光。他挑了颗最亮的塞进口袋,其余的又埋了回去。铁盒放回去时,手指蹭到树根上湿滑的青苔,凉丝丝的。

\"你们汉人就是念旧。\"小杨在车上笑他,顺手把烟头弹出窗外,\"我媳妇昨天还说,等你从深圳回来,肯定看不上我们这穷山沟了。\"龙安心没接话,只是望着窗外。梯田里的紫稻正在抽穗,远看像一片紫色的雾浮在山间。有只白鹭单腿立在田埂上,听到车声扑棱棱飞走了。

车开到乡邮政所时,龙安心突然喊停。他跑进去买了张印着鼓楼风景的明信片,在背面匆匆写下几行字。营业员老周推着老花镜笑:\"寄给深圳的女朋友?\"龙安心摇摇头,把明信片投进了\"未来邮件\"的红色信箱——这是乡里新搞的噱头,可以指定半年后寄出。投进去的瞬间,他忽然想起十年前离开广州时,也曾在火车站写过一张没寄出的明信片。

凯里南站比龙安心想象中气派得多。玻璃幕墙反射着朝阳,晃得他睁不开眼。广场上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旅游宣传片,画面里的苗家姑娘笑得像朵花儿,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小杨帮他把行李搬下来,突然压低声音:\"龙哥,那边穿西装的是不是找你的?\"

果然,一个梳着油头的男人快步走来,胸前的工牌写着\"州文旅局项目科李干事\"。这人身上的古龙水味隔着老远就飘了过来,呛得龙安心想打喷嚏。\"龙老板!可算赶上了!\"李干事热情地握住他的手,力道大得让人发疼,\"这是参展手册和补贴申请表,文博会期间记得多拍点照片回来...\"

龙安心接过厚厚的文件袋,发现里面还有张烫金名片:深圳某文化公司总监,背面手写着\"期待合作\"。他想起前晚吴晓梅的叮嘱:\"那些夸你非遗传承人的,十个里有九个是想把苗绣改成机器印花。\"李干事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文化Ip产业链\",龙安心只看见他嘴唇上沾着片早上吃的辣椒皮,随着说话一上一下地跳动。

过安检时,龙安心的行李被拦下了。安检员指着x光机屏幕:\"先生,这个金属物品需要开箱检查。\"原来是务婆给的布包里的东西——一本1958年版的《农村合作社章程》,书脊用铜钉固定着,在x光下闪着冷光。安检员翻看书页时,从里面掉出一张发黄的照片,上面是年轻时的务婆,穿着那件靛蓝嫁衣,站在一片金黄的稻田前。

火车开动时,龙安心翻开那本泛黄的章程。扉页上有褪色的钢笔字:\"龙大志 1958.3.12\"。字迹工整得不像出自父亲之手,想来是请寨子里读过书的先生代写的。书页间夹着张更老的照片:二十出头的父亲站在鼓楼前,身边是几个苗家汉子,背后挂着\"凯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横幅。照片角落里有个模糊的身影,看轮廓像是年轻的务婆。

他摸出口袋里的玻璃弹珠对着阳光看。十二岁那年,他在这颗珠子里看见的是广州塔的倒影;现在,映出来的却是自家木屋门楣上那块摇摇欲坠的\"非遗工坊\"牌子。珠子表面有道细微的裂痕,是当年和吴晓梅的哥哥比赛时摔的。那天他输了弹珠,却赢了人生第一件苗绣手帕——现在想来,吴晓梅那时才多大?七岁还是八岁?

乘务员推着餐车经过,龙安心要了份盒饭。扒拉两口就搁下了——米饭太软,没有柴火灶煮出来的劲道。斜对面坐着个穿西装的年轻人,正用笔记本电脑飞快地打字,屏幕上是份商业计划书,标题写着\"少数民族Ip孵化方案\"。年轻人手腕上戴着串星月菩提,时不时转两下,嘴里念叨着\"流量变现用户黏性\"之类的词。

龙安心从行李里掏出个绣花布袋。这是吴晓梅偷偷塞进去的,里面装着合作社的账本、银饰样品,还有个小布包——打开是晒干的五倍子,苗家出门在外要带这个,说是能防\"水土不服\"。布包最底下还藏着张纸条,上面画着只歪歪扭扭的蝴蝶,旁边写着:\"别喝陌生人的酒。\"字迹幼稚得像是小学生写的,但龙安心知道,吴晓梅其实念到了初中毕业。

当火车穿过第三个隧道时,龙安心终于拿出了那本建筑工地日记。棕色的皮质封面已经斑驳,内页还粘着几处水泥渍。他翻到最后写字的那个页面,2015年9月3日的内容只有一行:\"今天又被工头骂了,林妍说再攒不够首付就分手。\"那天晚上他在珠江边坐了整夜,看着对岸的霓虹灯把水面染得五彩斑斓。

钢笔在\"项目经理\"四个字上悬了很久,墨水在纸上洇出个蓝色的漩涡。最终他划掉这行字,在旁边写下:\"文化守艺人\"。笔尖太用力,戳破了纸张,像是一个小小的伤口。透过这个洞,能看见下一页上粘着的工地出入证,照片上的自己留着板寸,眼神里满是倔强。

窗外,湘西的群山正在暮色中缓缓后退。远处某个苗寨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隐约能看见鼓楼的轮廓。龙安心想起离寨前夜,务婆在火塘边说的话:\"汉人写字用墨水,苗人记事用歌谣。你去大城市,别忘了把歌谣带回来。\"当时火塘里的柴火正烧到最旺,爆出个火星子,落在老人青布裤子上,烫出个焦黑的小点。

他合上日记本,发现封底夹着张照片——是去年芦笙节拍的,吴晓梅穿着盛装站在梯田里,背后是用紫稻种出的\"阿耶玳\"三个大字。照片背面有行小字:\"梯田的纹路就是大地的歌谱。\"字迹清秀工整,是村小老师帮忙写的。龙安心用指腹摩挲着照片边缘,那里有个折痕,像是被人反复打开又合上过。

火车广播开始播报到站信息。龙安心把照片夹回日记本,突然摸到内页夹层里还有个硬硬的东西——是颗生锈的图钉,十年前他在工地宿舍墙上钉照片用的。图钉尖已经钝了,但在他拇指上轻轻一按,还是能留下个浅浅的印子。

夜色完全笼罩车窗时,车厢里的灯突然暗了一下。龙安心抬头,看见乘务员正在调整空调温度。那个穿西装的年轻人已经合上电脑,正对着手机小声说话:\"对,就是那个苗绣合作社...估值可以先按三百万谈...\"

龙安心转开视线,窗外偶尔闪过的灯火像流星划过。他摸出那颗玻璃弹珠,在掌心来回滚动。十二岁那年埋下它时,寨子还没通公路,他去乡里上学要走四个小时山路。现在火车三小时就能到省城,可阿朵要的\"会唱歌的娃娃\",县城超市里卖的都是塑料外壳的电子玩具。

餐车推过第二次时,他买了瓶矿泉水。塑料瓶身上的生产日期是上周,厂址写着\"凯里经济开发区\"。拧开瓶盖的瞬间,他突然想起务婆总说城里水有\"铁锈味\",非要他们喝煮过的山泉水。现在想来,老人说的可能是消毒剂的味道。

半夜车厢熄灯后,龙安心借着手机光亮整理资料。文件袋里掉出张彩色宣传单,是文博会的展位图。他们的位置被标在\"民族工艺区\"最角落,旁边紧挨着洗手间。李干事用红笔在旁边标注:\"人流量大,机会多!\"

斜对面上来一对母女,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抱着个穿苗服的布娃娃。孩子母亲看见龙安心行李上的苗绣图案,主动搭话:\"您也是去深圳?我女儿这个娃娃就是在凯里买的,花了两百多呢。\"龙安心接过娃娃看了看,针脚歪歪扭扭,蝴蝶纹样的翅膀左右不对称——明显是机器绣的。

\"妈妈,这个叔叔的包包更好看!\"小女孩指着他行李上的绣片。龙安心解开那个绣着星辰纹的布袋,取出个小银铃铛递给她。\"摇三下,能召唤蝴蝶。\"他用苗语轻声说。这是临行前银匠给的,说是给孩子玩的\"引路铃\"。

凌晨三点,车厢里此起彼伏的鼾声中,龙安心翻开日记本新的一页。钢笔在纸上悬了很久,最终写下:\"深圳注意事项\"几个字,然后一条条列出来:

\"1.问清楚文创产品版权归属

2.机器刺绣样品不能给原件

3.务婆的《开天辟地歌》录音要加密

写到这里他顿住了。火车正经过一段隧道,黑暗中只能听见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灯光重新亮起时,他补上最后一条:\"5.给阿朵买真正的苗歌娃娃,不要电子的。\"

合上本子时,一张照片从夹页里滑出来——是去年县里非遗评选时拍的合影。照片里他站在务婆和吴晓梅中间,胸前别着\"传承人\"的红花。现在想来,那天务婆穿的正是那件靛蓝嫁衣,只是被合影的红背景衬得看不出颜色。

天蒙蒙亮时,广播响起列车员的报站声。龙安心收拾行李时,发现那本《农村合作社章程》里夹着张字条,是务婆歪歪扭扭的汉字:\"书第38页,你爹画的。\"

翻到那一页,泛黄的纸页边角果然有铅笔画的鼓楼榫卯结构图,线条干净利落。图旁边还有行小字:\"汉苗手艺本同源\"。这字迹他认得,是父亲喝醉后才会写出来的那种工整。

月台上已经能听到粤语广播。龙安心把玻璃弹珠放进衬衣口袋,正好贴着心口的位置。弹珠上的那道裂痕硌着皮肤,微微发烫,像是要把这十年来走过的弯弯路,都烙进他的血肉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