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末世女穿书:拒绝炮灰人设 > 第26章 自我介绍

末世女穿书:拒绝炮灰人设 第26章 自我介绍

作者:悠悠无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1:35:19 来源:小说旗

“还有想要盖房的吗?现在政策已经很宽松了,要知道还有别的村里知青,想要盖房子,宅基地也是要交钱的。”

这倒是说的没错。

肖青予心里是认可的,但她还在等。

“那个,大队长,我想问一下,如果不盖房子,大队上会怎么安排我们的住处?”许小磊问。

他为人比较谨慎,想的自然也就比较多。盖一所房子不是那么简单的,材料从哪出?雇人哪里找?一共需要多少钱?这些还都是未知数。

而且,在房子盖好之前的这段时间,他们又要住在哪里?

现在知青点就是这么个情况,根本容纳不了今天来的这些人,总不能一直就这么挤一挤吧。

在事情都得到答案前,分析不出来利弊的时候,他不想太早的下决定。

刘增福有些小失望。

原本他还想着,这次来的知青看穿衣打扮,都不像缺钱的,如果他们都愿意盖房子,那么知青点的窘迫就解决了。

“如果不盖房子,那么你们商量一下,谁留下来?其他住不开的,就只能到村民家借宿了。借宿的话,每个月要给老乡家交1块钱的住宿费。吃饭的话,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吃,还是跟老乡一起吃。如果自己吃,柴火和水得自己解决。当然,这个事需要你们和老乡之间商量着来。”

众人沉默。

“大队长,这就不合理了吧,我们下乡来支援农村,农村为我们提供容身之所,而我们的劳动所得用来吃饭。总不能连住的地方,还要我们自己掏钱吧。”肖青予笑呵呵地看着大队长。用最软的语气,说着绝不退让的话。

其实她本来不想开口的,但这老头拿他们知青,明显没当回事啊。

大家都不说话,她只能站出来。冒头就冒头吧,可不能给人留下软弱可欺的印象,免得他们理所当然的习惯了,就更不拿知青当回事了。

听了肖青予的话。

刘增福有些脸红。

他原本就是打着蒙混过关的主意,觉得城里来的知青,一般都不会差这1块钱,才故意这么说。现在被摆在明面上,他也知道自己这边是不占理的。

“你这说的也有道理,之前没有这么多知青,一直都是够住的,大队上对这种事情也没什么经验,咱们商量着来。那这样吧,这一块钱大队出,大队以工分的形式,付给老乡。总之,不能让老乡吃亏不是。”

【呵呵,不让老乡吃亏,就合该知青吃亏。老登这么说,不就是点拨他们几个人在吃饭上,也不能占老乡便宜呗!】

“这样吧,大队长,我们先商量一下,这都到饭点了,您先回家吃饭,下午我们再给您答复。”王玉明也看出来了,知青和大队长明显是两条心,那他们商量事情的时候最好还是私下着来。

“行,那你们先商量,我吃完饭再过来。对了,老黄牛中午也得喂些草料喝点水,你们先把行李拿进去,搬家会有人来帮忙。”

知青们自然没有意见。

行李什么的,还是放在身边比较安心。

等到大队长走之后,张学文招呼着众人进院说话。

知青点的院子里有一棵大大的榕树。树荫铺满了半个院落,大榕树下面有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石凳后边还放着一些平整的石头。这都是历年来知青们找到的,夏天吃饭或乘凉的时候就会坐在上面。

“你们中午饭怎么解决?要跟我们一起吃吗?”张学文问。

“我有带吃的,就不麻烦大家了,多谢张知青。”许小磊第一个拒绝。这年头粮食金贵,吃谁的人家都会不愿意,即使后面还了,现在也是吃人家的嘴短。

还不如随便垫一口了。

其他人也表示不需要。

这种情况大家都是预想过的,所以多多少少都准备了一些点心。

而且,他们现在也没有心思吃饭,落脚点还没选好呢!

张学文其实也是客气一下。吃饭容易,这粮食可不好出。

“好吧,那趁着现在饭还没有做好,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吧。”

众人都点头答应。

在张学文的号召下,其他人也都走了过来,围在一起。

“我先来,我叫张学文,今年24岁,是咱们知青点年龄最大的,也是目前还在这的知青里,来的最早的。以后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需要帮忙的话,都可以来找我。”

自我介绍这套流程,除了今天到的新知青,其他人都经历过,所以张学文说完之后,下一个人自动接上。

“我叫刘明耀,沪市人,今年22岁,下乡三年了。”

“我叫于明明,20岁,禹城人。下乡两年。”

“我叫李明伟,19岁,京市人,下乡一年。”

“我叫刘淑英,20岁,湘城人,下乡两年。”

“我叫王香玉,20岁,柳城人,下乡两年。”

“我叫季知书,19岁,京市人,下乡一年。”

“我叫李莉,19岁,京市人,下乡一年。”

“我叫赵大丫,19岁,凉城人,下乡一年。”

“知青点现在加上我一共是9人,村里还有其他知青,他们都是成家了,就搬了出去。只有张延清自己是自己盖了房子才走的,以后你们都能见到。那么,新知青也介绍下自己吧。”

“那我先来吧,我叫许小磊,19岁,江省人。”

“我叫杨清河,19岁,江省人。”

“我叫杨婉宁,19岁,江省人。”

“我叫肖青予,19岁,江省人。”

“我叫王玉明,20岁,京市人。”

“我叫张平之,20岁,京市人。”

“我叫徐妍,19岁,京市人。”

“你们的年龄和家乡都挺集中的,之前就认识吗?”刘明耀也是沪市人,现在见来了老乡,有种天然的亲切感,也愿意多聊几句。

“我和肖青予是同学,两位男知青之前没见过。”杨婉宁搭话。

“我们三个是同学,也是邻居,从小一起长大的。”王玉明指了指张平之和徐妍。

“那还挺好的,背井离乡的,有个熟人会好过许多。”刘淑英说,她是自己下的乡,开始的时候是真的很不适应。

“嗯,我也觉得挺幸运的。”杨婉宁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