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种田生娃揽月摘花 > 第319章 种田皇后2

快穿之种田生娃揽月摘花 第319章 种田皇后2

作者:小小玉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6 14:05:44 来源:小说旗

马谡闻讯赶来:“丞相,大军不日即将开拔,此时离开恐...”

诸葛亮:“暂缓出兵。传令各营,继续操练,等本相的新部署。”

马谡大惊:“丞相!战机稍纵即逝啊!”

诸葛亮的目光投向成都方向:“幼常,若能确保我军粮草充足,再等上半年又何妨?司马懿善守不善攻,时间反而对我们有利。”

当日黄昏,诸葛亮仅带十余名亲卫,悄然离开大营,星夜兼程赶往成都。

成都郊外,顾云的田庄,已经被她取名为——张家庄。

金黄的麦浪在夕阳下闪耀着醉人的光芒,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秸秆。田边站着数十名农夫和官员,正忙着最后的收割工作。

诸葛亮勒住马缰,远远望着这片丰收景象,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即使亲眼所见,他仍难以相信眼前的麦穗竟如此饱满密集。

“丞相!”

赵云从田间快步迎来,身上还沾着麦秸。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此刻像个兴奋的孩童:“末将已经核验过三遍了,确实亩产四石有余!而且这麦子耐旱抗病,还少虫害!”

诸葛亮下马走向田间,随手摘下一穗麦粒放入口中咀嚼。

饱满的麦香在唇齿间弥漫,品质比他见过的任何小麦都要优良。

“皇后何在?”他突然问道。

“回丞相,娘娘在那边指导收割。”

顺着赵云所指,诸葛亮看到田垄尽头站着一位身着简装的年轻女子,正俯身向老农讲解什么。

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繁复的钗环,若非身旁宫女环绕,他几乎认不出这是当朝的皇后。

“丞相要过去吗?”赵云问。

诸葛亮摇摇头:“等收割完。”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诸葛亮像个普通农官一样,全程监督收割、脱粒、称量。他亲自丈量田地面积,核对计量工具,甚至检查了麦粒的饱满程度。所有数据都表明了,刘禅的军报所言非虚。

当最后一袋麦子过秤完毕,诸葛亮终于长舒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天佑大汉!”

“丞相现在要见皇后吗?”赵云问。

诸葛亮整理了一下衣冠:“理当拜见。”

当诸葛亮一行人走近时,顾云早已注意到了这位传奇人物。

尽管身着便装,但那清癯(qu二声)的面容、挺拔的身姿,以及举手投足间的气度,都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千古一相-诸葛亮。

“臣诸葛亮,拜见皇后娘娘。”他恭敬行礼,声音温润如玉。

“丞相不必多礼。”顾云学着张皇后应有的仪态回礼,面对这位华夏文明史上的智慧化身,又是自己的偶像,顾云很难保持平静。

诸葛亮:“娘娘这'沟垄栽培'之法,可是借鉴了代田制?”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诸葛亮提出一连串专业问题,从土质到灌溉,从播种到防病虫害。每个问题都切中要害,显示出惊人的农学造诣。顾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将她所知晓的全倒了个干净。

诸葛亮:“娘娘博学,亮受教了。不知娘娘可愿将这些技艺编纂成书,以惠万民?”

顾云暗松一口气:“本宫正有此意。”

回城的马车上,诸葛亮闭目沉思。今日所见所闻,处处透着蹊跷。皇后对农事的了解远超常人,但无论如何,高产麦种确实存在,这对蜀汉而言是天大的福音。

顾云还不知道就一个照面,她就被诸葛丞相给怀疑上了。

不过,就算知道也没办法,智商在那摆着呢,快穿又不涨智商。

……

次日朝会,刘禅兴高采烈地宣布在全国推广新式农法,并设立农政司由皇后总领。

部分大臣面露难色,但碍于诸葛丞相,也就不敢直言反对皇帝。

退朝后,诸葛亮单独留下与刘禅议事。

诸葛亮:“陛下,皇后培育的麦种,实乃国之重器。亮建议立即在汉中军屯推广,以充军粮。”

刘禅欣然应允:“准奏!皇后还发明了几种新农具,朕已命工匠加紧制作,届时一并送往汉中。”

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哦?不知是何等农具?”

刘禅命人取来几幅图纸,上面绘制着改良曲辕犁、水转翻车等器械。

诸葛亮仔细研究透之后,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图纸上的线条,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他忽然抬头问道:“陛下,这些图纸...可都是皇后亲手所绘?”

刘禅点点头,脸上露出几分自豪:“正是。皇后近日废寝忘食,常常画到深夜。”

诸葛亮若有所思地收起图纸,沉吟片刻后道:“臣斗胆请陛下准许,让工部立即着手打造这些农具,先在汉中军屯试用。”

刘禅爽快地答应了:“相父尽管安排。皇后说过,这些农具还需在实践中改进。”

当日下午,诸葛亮召集工部官员详细讲解新农具的制作要领。

他亲自监督工匠打造第一架改良曲辕犁,每一个部件都严格按图纸要求制作。

“丞相,”工部侍郎疑惑道,“这犁头的角度为何要如此倾斜?”

诸葛亮:“此设计能更深地翻动土壤,且省力三分。皇后在田间反复试验所得,不会有错。”

三日后,第一批新农具快马加鞭送往汉中。与此同时,顾云正在张家庄指导人种植新“发现”的地瓜呢,这种高产耐旱的作物一旦推广,将彻底改变蜀汉的粮食问题。

“娘娘,”一个宫女匆匆跑来,“陛下派人来请,说有要事相商。”

顾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可知何事?”

宫女压低声音:“听说是东吴派来了使者。”

顾云:“回禀陛下,本宫正在培育新作物,事关重大,实在抽不开身。请陛下与丞相商议便是。”

她只想做后勤,不想参与军政要务,而且蜀汉有诸葛亮这样的治世能臣,根本不需要自己出头。

在返回汉中的路上,诸葛亮收到了刘禅的加急文书。他展开一看,眉头微皱:“东吴主动修好?”

随行的赵云问道:“丞相,可有不妥?”

诸葛亮轻摇羽扇:“孙权向来反复无常,此时示好,恐有蹊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