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20章 不会种地就讽刺了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20章 不会种地就讽刺了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木炭八十文一担,普通人舍不得买,也买不起,而大户人家呢,有专门的长工给他们烧炭,根本不需要买,所以木炭很难卖出去。”

沈七刀说着,钻进炭窑里,“我们这边的冬天,基本不会下雪,烧烧柴火也就过去了。”

沈淮明白了。

供需不对等,大家能够自给自足,市场流通率不高。

说白了,就是穷。

大家都舍不得花钱,觉得烧炭就是浪费。

“爷爷,今年好像比去年冷的早,你说今年会不会很冷呀?”沈淮又问。

“怕什么,大不了烧两窑炭,一天十二个时辰的烤着。”沈七刀推出一筐木炭,“总共装了多少?”

沈淮数了数,“算上这筐,一共有七筐。”

“可以叫你爹过来了。”

沈淮双手做喇叭状,扯开嗓子大喊,“爹,装好了,可以过来了。”

“知道啦。”

沈继业过来的时候,沈七刀又装了一筐。

“你娘和你媳妇呢,过来没有?”

沈七刀把头探出洞口,脸上全是炭灰,“山里雾气大,这些要全部挑回去,不能过夜。”

被雾打湿的炭,很难烧旺。

便是晒过太阳,也不好使。

“她们已经过来了,很快就到。”沈继业接着问道,“爹,窑里还有多少?不多的话,全部挑回去,明天就不来这边了。”

“还有一大半呢,今天肯定搞不完。”沈七刀抬头看了眼天色,“三郎,天快黑了,你先跟你爹下山。”

沈继业挑着炭,沈淮跟在后面。

父子二人刚走到村道,就碰到了刚回来的徭役队伍。

他们的精神面貌变化挺大。

去的时候,还有说有笑的,回来之时,瘦了一大圈,满身疲倦。

沈淮跟堂叔堂伯们打招呼,他们也只是应了两句就走了。

无他,实在太累了,没心情。

沈七刀也看到了马家兄弟。

两人似乎没看到他们父子,面无表情的走过去。

沈淮和沈七刀也不在意。

无关紧要的人,井水不犯河水就好。

“大姐,你们煮饭了吗?”

一进院子,沈淮就朝灶房喊。

“刚上锅呢,你快把鸡给喂了。”沈月的声音从灶房飘出来,“今天沈杏挖了几条地龙,还没得切碎,你顺便把地龙也喂了。”

“知道啦。”

沈淮来不及坐下休息,就去准备鸡食。

经过一个多月,一天一餐稻糠的喂养,鸡群的产蛋量在七八个左右,明显比以前多。

养在柴房的小鸡,长出翅膀后,就移到鸡圈。

它们正在成长阶段,也是一天一餐稻糠。

为了预防鸡瘟鸡流感,沈淮两天清扫一次鸡圈,还时不时剁碎大葱或蒜头放进鸡食里。

葱和蒜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具体有没有用,他也不知道。

不过到目前为止,暂时没有发现小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说明此法还是有点用的。

沈淮的喂鸡洗菜任务还算简单,沈月和沈杏才辛苦。

若是夏天还好,猪草长得快。

天冷之后,各类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枯萎,如此一来,她们就得去比较远的地方寻找

有时候还不一定找的到。

好在沈家的篱笆周围,种了一些野芋,下雨天和冬天的时候,可以顶上一段时间。

这种野芋,夏天不怎么长,到了冷天反而长势蓬勃。

而且它也不长芋头,不能做菜。

鸡也嫌弃,只有猪吃。

沈月见大人还没回来,就先往锅里加水,然后叫沈杏去洗菜。

直到天黑,沈七刀等人才回来。

“柴房快堆满了,明天再砍一天应该就够烧了。”

吃饭的时候,林氏说道,“后天去地里间苗,顺便浇水,三郎也一起去,动一动出点汗,省的又风寒了。”

黄氏,“田里风大,要戴上帽子才行,不然吹风了也容易头疼。”

到了后天,沈淮全副武装,跟着家人下田。

田里的油菜长势喜人,放眼看去,绿油油的一片。

沈淮逛了一圈回来,“爹,我发现我们家的菜苗,长得是最好的,这里面有什么秘诀吗?”

“打好基肥勤浇水,这就是我们沈家的秘诀。”沈继业忙着间苗就没抬头,“不信你可以去看看。”

沈淮真的去看了。

果真发现,自家的底肥很沃,别家的就很随意。

甚至有的菜苗,稀稀拉拉的,还带着黄叶。

接着,沈淮又问,“奶奶,种菜都需要注意什么呀?”

“需要注意的多了去,就算现在告诉你,你也不懂呀。”林氏笑呵呵的,“只有自己种过一遍,我们说了你才懂。”

“只要奶奶跟我说,我肯定能记住,奶奶不说,我又怎么懂呢?”沈淮说着,看向沈七刀,“爷爷,你说是不是?”

上辈子,他是城市户口,家里没田,也没种过田,压根分不清禾苗和野草。

这辈子生在沈家,是名副其实的农家子,不懂这些就很讽刺了。

而且,古代条件较之现代,更为艰难。

同样的作物,产量跟现代,天差地别。

这里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最后收成怎么样,基本看天意。

沈淮不想这么被动。

尽管,他现在还不能做什么,但可以提前了解,提前准备。

比如:育桐油树苗,自制有机肥。

这些都是可以偷偷的,浅浅的试一下。

“你这脑袋瓜子呀,一天天的净是好奇眼子。”

沈七刀嘴上嫌弃,面上却乐呵呵的,“想知道什么,尽管问就是,你奶奶现在懒得回,你就换个人问呗。

反正这里又不止她一人会种地。”

这话没毛病。

于是,沈淮将视线投向黄氏,“娘,你跟我说说呗,说不定我以后去学堂了,看的书多了,能想到肥田增产的办法呢。”

儿子想进步,黄氏根本无法拒绝。

干脆从翻地、播种、打理到丰收,噼里啪啦的讲了一遍。

“娘,你讲的真好,我以后能种菜了,一定会按照你说的去种。”

讲话结束,沈淮贴心的递上水壶,还夸了黄氏。

黄氏心里很是熨帖。

觉得儿子比闺女还贴心。

“娘,你刚才说,基肥打的好,菜才会长得好,那如果农家肥不够或者没有呢?”沈淮接着问。

因为他想知道,除了农家肥,草木灰,山里落叶,家里是否会有其它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