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72章 无礼的家伙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72章 无礼的家伙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沈继业蹙眉道,“不读了?”

“嗯,不在我们学堂读了,听沈杨哥说,他家人嫌束修贵,便让他转去镇头的何家私塾,因为那边的束修才三两一年。

而且他只能读三年,三年之后,他家人就要送他去城里给人家当学徒,学点手艺。”

沈继业听言,哂笑了一下,“当学徒很辛苦的,师傅也不会教你真本事,待上几年能学到一招半式都算厉害的了。”

给人家当学徒是没有工钱拿的。

不仅白干,还要伺候师傅一家老小。

遇到有点良心的,包你吃住;若是遇到苛刻的,口粮你都得自己带,还要忍受师傅的打骂。

最后学了多少,全凭你偷师的本事。

当年沈继业就是不耐伺候师傅一家,这才撂担子不干的。

“爹,那你蛮厉害了,连草果这样的药材都知道怎么种。”沈淮夸赞道,“说明那几年你没给师傅白干。”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沈继业苦笑,“人家吃饭的本事,你不熬个十年八年,是很难学到东西的。”

“既然这么难,那爹你是怎么学会的?”

亲爹除了认识药草,还会育苗种植药材,还会一些简单的药材炮制。

不能说他没学到东西。

“有句话叫偷师,还有一句话叫送礼。”

沈淮懂了。

“我在药铺那几年,你爷爷一共送了两只黄麂,两只獐,二十只野兔,你自己算算,这些值多少钱。”

沈淮一算,便觉得有点坑爹。

单是两只黄麂,价值都有十几两银子了。

可是没办法,核心技术在人家身上,你想学,就只能得下本钱,最后学到多少却不得而知。

只能堵师傅的良心。

沈淮只能感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

“你知道便好!”

两人回到家时,已是傍晚时分。

“三郎回来啦。”林氏看到沈淮回来,一脸笑容的走出来,“入学了,便要每日早早起床,想睡懒觉只能等休沐咯。”

“奶奶放心,我都能起得来的,我们今年升进启蒙班了,上学时间比去年提前半个时辰呢。”

“那便早起早睡,才有精神上课。”

进了屋,沈继业见沈七刀和黄氏也在,索性说道,“爹,学堂有魏夫子亲自编写的注解书籍,这东西跟书籍搭配使用,比死记硬背的强多了。

我打算给三郎准备一套,便问了梁管家,他说只需二两就能拿下,我见价格不便宜,便先回来问问你们的意见。”

黄氏和林氏不知道注解书籍是什么,只好看向沈七刀。

沈七刀也不是很懂这东西,于是将目光投向沈淮,“三郎,这东西对你学习有帮助吗?”

“注解书籍的作用很大。”沈淮很认真,“爷爷,三百千是基础,夫子说基础打得越牢固,对后面学四书五经越有利。

县试考的内容就是四书五经,只有把四书五经都学会了,才能去参加县试。”

沈七刀思考了片刻,“既然有用,那便买吧。”

想要孙子考上秀才,就必须舍得本钱。

怎么着也要把基础先打牢了。

“谢谢爷爷。”沈淮很高兴,“爷爷放心,我会好好珍惜这些书籍的。”

饭后,沈淮练了半个时辰的字,便开始整理‘作业’。

练字纸张足足堆了两百张,厚厚的一叠,他按日期整理好了才放到书箱里面,然后才将《三字经》和《百家姓》放进去。

接着又检查了笔墨纸砚,确认无误才去后院洗漱睡觉。

第二日,提前一刻钟到教室。

“沈淮,你来啦。”

江铭见沈淮是第二个到,连忙将带来的糕点拿过去,“快点吃,等会他们就来了。”

沈淮没客气,一边吃一边把书籍拿出来。

“你的字练了多少张?我的一共两百一十三张。”

“这么多?”江铭睁大双眼,“我的才一百八十张。”

“夫子说每天练三篇,两个月刚好一百八十张,没毛病。”

但江铭并没有被安慰到。

甚至后悔自己练的少了。

“魏渠和王宇川来了,快把糕点收起来。”沈淮见两人从外面进来,便让江铭把糕点收起来。

然,江铭不仅不收,还故意放到桌子上。

“你们来啦。”

沈淮见他们进来,主动打招呼。

魏渠一进来就表现的很高冷,谁也不看,然后一声不吭的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王宇川也没说话,只是点了下头就开始背书了。

沈淮‘啧’一声。

觉得他们表现的太明显了。

不过对他而言,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倒是江铭没好气的‘嗤’了一声,“这两个家伙真是无礼,沈淮,下次别跟他们说话了,省的浪费口水。”

沈淮赞同的点点头。

江铭的声音不大,但魏渠和王宇川都听到了。

魏渠顿了一下,继续背书。

王宇川没忍住看了过来,就听到江铭没好气的说,“看什么看?”

王宇川哼了一声,“等下你还能这么嚣张算我输。”

“那你等着瞧。”江铭不输阵的回呛。

接着,李景舟、钱程还有沈杨等人陆续进场。

一刻钟后,小魏夫子来了。

“把你们练的字都拿出来,全部放到桌面上。”

他先是检查大家的练字情况,一圈下来,仅有一人被点名,并且当场罚了五下戒尺,‘啪啪’的声音很是响亮。

那人叫赵亮,沈淮跟他不是很熟,只知道他是小河村的。

接下来是默写。

有单字,有断句,还有典故。

“沈淮、王宇川、李景舟三人,全部正确,尤其是沈淮的字,进步很大,大家不妨向他学习学习。”小魏夫子对沈淮不吝褒奖。

王宇川听言,视线不自觉的落在沈淮身上,一股莫名的压迫感向他袭来。

“接下来是背诵,谁先来。”

“我先来。”

小魏夫子的话刚落音,王宇川就抢先起身,甚至因为动作太大,还把凳子搞得很响。

跟着站起来的沈淮,见他对自己快了一步,便坐了回去。

“《三字经》你们都熟悉了,那便抽查《百家姓》的内容吧。”小魏夫子翻开书籍,“王宇川,从‘姬申扶堵‘’往后开始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