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76章 想办法挣钱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76章 想办法挣钱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别担心。”沈七刀轻拍了一下沈淮,“送你去学堂之前,我们已经预料到其中的艰难,家里会想办法解决的。

你现在的任务就是把书读好,只有读出去了,才能改变命运。”

不然,子子孙孙都要重复他们的老路。

沈淮重重的点头,“爷爷放心,我会努力的。”

“嗯,去做功课吧。”

知晓家里的处境,沈淮做不到心如止水。

看书练字的时候,情绪低迷。

即便是入睡,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挣钱。

可将记忆搜刮了一遍,却发现自己上辈子学的那些非遗技艺,现在一点都派不上用场。

像打铁花、造纸、雕刻印刷、螺钿漆器、蜡染扎染、制香、水磨香车等这些技艺,根本没办法拿出来用。

想了一个晚上,沈淮也没想出什么办法来。

第二天上课,多了一门《九章算术》。

里面的乘法口诀,跟现代差不多。

现代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学,这里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学,也被称为九九歌。

小魏夫子要求三日之内必须把口诀全部背下。

对于口诀,沈淮早就烂熟于心,于是主动道明,“夫子,学生已经背下九九口诀,现在能否学习打算盘?”

“全部背下来了?”小魏夫子颇为诧异。

“是,还请夫子检验。”

小魏夫子当场考校,从一到九,随意抽选数字出题,但只见沈淮镇定自若,对答如流,那游刃有余的模样,足见他早已将口诀烂熟于心。

小魏夫子见沈淮功底扎实,欣然拿出算盘。

教授的过程中,小魏夫子发现沈淮领悟能力很强,稍微点拨就能举一反三,不由得面露喜色。

对沈淮的学习能力也多了几分认可,教的愈发用心。

王宇川见沈淮对九九口诀倒背如流,心里很不得劲。

可一想到赌约,他又开始埋头苦读,希望下次检查能胜过沈淮。

其他同窗瞬间压力倍增。

尤其是沈杨和魏渠还有赵亮几人,看沈淮的眼神充满了哀怨。

三天之后的检查,只有沈淮的答案全部正确。

“给你!”

王宇川抿着嘴唇,一脸不高兴的将一刀纸张拍在沈淮的桌上,“我说话算话,从今天开始算。”

说着,拿起沈淮的毛笔往外走。

“沈淮,好样的。”江铭第一个跳起来,“看他以后还怎么嚣张。”

沈杨八卦的凑上来,“你们下次还较量吗?”

“不比了,没意思。”沈淮将纸张收进书箱里,“你们要是觉得有趣,也可以互相挑战一下,至于彩头嘛,可以换成其他的。

若是输了,到外面蛙跳二十下。”

李景舟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输的人不仅要蛙跳,还要大喊自己是傻瓜。”

“那你要不要挑战一下王宇川?”沈淮怂恿道,“其实,你跟他的实力差不多,只要加把劲,赢的几率很大。”

“我这就去找他。”

李景舟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整个人如斗胜的公鸡一般,反观王宇川,拉长着一张脸。

江铭见李景舟挑战了王宇川,便向沈杨发起挑战。

钱程则是找上赵亮。

魏渠见无人挑战自己,当场质问道,“你们什么意思?”

“没人挑战你,你不会去挑战别人吗?”江铭翻了个白眼,“沈淮现在没人挑战,你可以挑战沈淮啊。”

沈淮立即声明,“挑战我要出彩头,不然不要找我。”

魏渠听言,视线转了一圈,最后指着李景舟,“我挑战你。”

“好啊,谁怕谁。”

就这样,这股挑战之风在启蒙班悄然兴起。

小伙伴们的胜负欲很强,为了不跳青蛙,不喊自己是傻瓜,一个个鼓足了劲的学习。

第一轮比试,沈杨、赵亮、李景舟输了,而挑战李景舟的魏渠也败下阵来。

赢的人非常高兴,输的人自然不服,于是又开启下一轮的挑战。

刚开始,江铭几人很看不惯王宇川,可经过几次挑战后,他们觉得王宇川好像也没那么讨厌。

主要是王宇川好东西多,输了也不会反悔或搞小动作。

渐渐地,大家相处越来越融洽。

以至于到后面的挑战,都不怎么热衷了。

毕竟,次数多了也没意思。

这天散学,依旧是沈七刀过来接沈淮和沈杨。

“爷爷,我想我爹了。”

回去的路上,沈淮轻声说道,“这都五六天了,也不知道他和继亮伯伯什么时候回来。”

“哈哈,我倒是希望我爹能多去几天。”沈杨没心没肺道,“他不在,我就能快活一些,不然天天被他盯着,都快喘不过气了。”

沈继亮很少打骂沈杨了,但却把儿子的功课盯的紧紧的。

吃完饭,便督促沈杨做作业。

见沈杨稍微空闲,又催他去看书。

总而言之,沈杨在家里不怎么自由。

沈七刀轻笑出声,“你小子又偷懒,当心你爹回来抽你。”

“我才不怕呢,我又不是不做功课。”沈杨挺直腰杆,“而且我最近还进步了一点呢。”

沈七刀赶忙夸赞,“哎哟,不错不错。”

“五爷爷,你知道我们班最厉害的是谁吗?”沈杨故作神秘的说。

沈七刀也很配合,“谁?”

“沈淮啊,你大孙子,他每次检查都是全对,然后我们就被小魏夫子罚,日子可难熬了。”

沈七刀听言,脸上笑容加大,“其实三郎跟你差不多,他只是比较刻苦,每天吃完饭还花一个时辰做功课。”

“吃完饭我也做功课啊,可到了第二天我又忘记了。”

沈淮听言,看向沈杨,“那你睡觉的时候,试着回忆一下当天学了什么,这样第二天就不会忘得那么快了。”

“这个法子有用吗?”

“你试试就知道了。”

不多时,牛车缓缓停在村道上。

沈杨动作灵活的跃下牛车,丢下一句‘我回去试试’,便跑远了。

沈淮推开院门,便闻到一股香味。

“娘,你们煮了什么呀,好香啊。”

“你爹正在炒羊肉呢。”

父亲回来了?

沈淮立即冲进灶房,看到沈继业的时候,高兴的把人抱住,“爹,你可算回来啦。”

“这里是我家,不回这里回哪里呢?”沈继业笑着摸摸沈淮的脑袋 ,“羊肉准备出锅了,先进屋把书箱放了。”

沈淮进了堂屋,把书箱放下后,坐到林氏和黄氏的中间。

火盆上方,架着铁锅,里面的开水正咕噜咕噜的滚着。

旁边的小矮桌上,放着一盆青菜。

沈继业端着一大盘羊肉进来,。“可以下菜了,月丫头杏丫头,赶紧打饭,这羊肉得趁热吃,不然冷了就不好吃了。”

黄氏往锅里放青菜,沈月和沈杏打饭。

沈七刀率先夹了一块羊头,“这羊肉,是从县里买回来的,还是在镇上买的?”

“回来的时候,路过县集市买的,一斤卖六十文呢,贵得很。”

沈继业边说边将盘中羊肉夹到沈淮碗里,“我本来不想买的,太贵了,但又难得碰上有羊肉卖,若是此次不买下次就很难碰上。

加上三郎和两个丫头都好几年没尝过羊肉是什么滋味,便咬咬牙买了一斤。”

“哎哟喂,我们吃的哪里是羊肉啊。”林氏瞬间激动起来,“六十文就这么点,一口下去就得好几文。”

越是说着,林氏越觉得肉痛。

“羊肉贵自有它贵的道理。”沈七刀夹块羊肉给林氏,“真正的有钱人,连猪肉都瞧不上,咱家能吃上羊肉,你应该偷乐才是。”

“娘,我们老百姓拼命干活,不就是为了口吃的么?”沈继业搭腔道,“买都买了,你还是赶紧吃吧。”

不过说话的功夫,盘里的羊肉已经减少大半。

林氏顾不上心疼,连忙夹了两块。

沈淮和两位姐姐努力干饭。

口中的羊肉还没吞下,筷子已经夹了一块。

可是一斤的羊肉实在太少了,每人夹几块就没了。

“这就没了?”沈继业挑了挑眉。

“一斤没多少的,至少两斤才能多吃几块。”沈七刀夹了一筷青菜,问道,“这次来林府吊丧的人多吗?”

沈继业继业点点头,“沾亲带故的都来了,还有郡城那边的嫡支,这次也来了不少人。”

“郡城那边的亲戚,倒是没听春兰提过。”

“听大姐说,她都没见过那些亲戚,是林老爷为了给致远铺路,这几年才开始走动的,嫡支那边去年出了两个举人。”

沈淮听言,眼睛都亮了。

沈七刀见他这般,不禁笑道,“在乐什么呢?”

“爷爷,我在替致远表哥高兴呢。”沈淮言不由衷道,“他们家有举人亲戚,以后肯定能沾上光。

若是嫡支的举人考上进士,那就更不得了了。”

黄氏笑了,“瞧你乐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家有亲戚在郡城呢。”

“可我们是林府的姻亲呀。”沈淮说道,“致远表哥学问好,我请教起来也方便呀,爹,你说是不是?”

“是这理没错。”

沈继业觉得儿子很聪明,至于以后能不能沾光,就看造化了。

接下来的几天,沈家进入忙碌中。

因为菜油正处于关键期,需要用心去打理,加之春耕在即,各家还要安排人手去渠沟除草。

沈淮正常上下学,晚上抽空练武。

放假的时候,可以天天练,上学了便没那么多时间,只能三天一小练,休沐一大练。

没有落下,但进步缓慢。

到了二月下旬,他拿着凭证去找梁管家拿注疏书籍。

翻开一看,入目的是典雅秀丽的簪花小楷。

沈淮一脸兴奋,“梁管家,这簪花小楷字体优美秀丽,不像是两位夫子的笔迹,不知学堂请了何方高人?”

上面的簪花楷体,写的非常秀美。

看起来不像男子的字迹,反倒像是出自女子之手。

“小公子眼光不错,这笔迹确实不是两位夫子的,是学堂请人抄的,至于是哪位高人,在下也不知。”

问不出来,沈淮也不失落。

毕竟簪花小楷大多是女子练的,知晓了也不方便上门请教。

二月底,小魏夫子检查《百家姓》的学习情况,见大家都过关了,便宣布三月三休沐回来,正式学习《千字文》。

休沐期间,沈淮没有去玩,而是到后山移植桐果苗。

扦插的和育苗的,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八十三棵苗可以移栽,沈淮跟在黄氏旁边,负责扶苗填土。

期间,沈七刀和沈继业又开两亩山地,把留好的一袋桐油果种子全部用来育苗。

不到半个月,种子便陆陆续续发芽,而且发芽率很不错。

便是年前出芽的草果苗,长势也十分不错。

沈淮数了一下,差不多两百棵。

“爹,这些草果苗什么时候可以移栽呀?”

“明年开春吧,到时候苗子根须也多,更容易种活。”沈继业看着旺盛的果苗,一脸高兴,“等秋收了,爹在去县城去碰碰运气。

反正后山还有大把地方可以开发,不如多种点值钱的东西。”

四书五经那么贵,光是一本《论语》便要十两八两的,加上束修和平时的笔墨纸砚钱,都快二十两了。

而家里的桐油果和菜籽油的收益,两样加起来也才二十五两。

加上打猎、牛车载客、帮人耕田等七七八八的收益,一年下来,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三十两。

沈淮目前还在启蒙班,花销不会那么多。

到了丙班,花销便要加倍了。

沈继业想趁这两年时间,多育苗多种植,等沈淮两年之后进丙班,树苗也差不多能结果了。

有果实便有收益,届时也不会那么被动。

沈淮往后山看去。

嗯,面积还挺大的,但是开发系数却很低,便是桐油果林的面积,也是小的可怜。

继续往两边开发,至少还能开出七八十亩。

种桐油果树和草果基本够用,即便不够种,还能翻过山头在另一面种。

这年头的山,开发系数都不大。

若是你家种果树的,面积足够大,村长便会督促你去镇衙办地契,然后每年按时交税。

沈家这片桐油果林面积小,还没达到交税的地步。

若是明年继续扩大种植,就得让村长开证明去办地契了,不然没法保障合法权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