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160章 君子六艺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160章 君子六艺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秋收时节,县学放半个月的田假。

沈淮回家收稻谷,路上碰到村民,大家还夸他孝顺,考了秀才还下田帮忙收割之类的话。

八月十二,是沈淮生辰。

因为农忙,家里给他做了一碗长寿面,四个长辈各自给二百文的零花钱便算过了。

此时的沈淮,刚好十四岁,力气比之前大许多,能帮忙扛稻谷装上牛车,看得黄氏和林氏既欣慰又心疼。

晚上吃饭,沈月兴奋的说道,“三郎,上个月的腐乳订单几乎翻了一倍,而且大家还给我们的腐乳起了一个名字,叫三元腐乳。

这个得感谢魏舅舅,要不是他,咱们家的腐乳也不会传的那么快。

凭着你连中小三元的噱头,魏舅舅都把腐乳卖到隔壁的番邦小国去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搭上那边的商队,月初跟我们下了一万的订单。

等收完稻谷,作坊得加人手了,不然搞不过来。”

沈淮没想到,魏舅舅这么能干。

腐乳走出国门,肯定能赚到很多小钱钱。

“村里人手不够的话,可以请附近的江湾村和杏花村。”沈淮说,“要是请太远的,来回不方便。”

“不止腐乳出名,我们家自酿的白酒也出名了。”说起这个,沈继业很开心,“那天在林府,有很多人问林家的梨花白是在哪里买的。

大家都以为是林家酿的酒,最后林老爷都问到你爷爷这里来了。

可惜存量不够,不然还能卖上一批。”

“若是有人问,可以卖一些,等收完稻谷,就可以酿橙子酒、柚子酒和柿子酒。”沈淮看向沈七刀,“爷爷,今年可以多做一些,村里的果不够,可以到附近的村子收购。

像江湾村,柚子树就挺多的,每年都吃不完烂树上。”

“等收完稻谷,就让你沈江哥去江湾村看看。”似乎想起了,沈七刀停顿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对了,最近我跟你爹跑了几趟马市,都没碰到好的。

而且马匹的价格,还比之前贵了许多。”

沈淮敏锐道,“是边关又要打仗了吗?”

“掌柜的说,合作的两家马场遭了灾,病倒了不少成年马,需要从更远的马场买进,所以价格就上去了。”

沈淮舒了一口气,还以为边境有战争。

“以前父亲说过,买一匹马得一百两左右,现在价格是多少?”

“一百二左右。”沈继业开口,“这个价格的马匹,比普通的马要好上一些,就是吃的草料,也不便宜。”

养马跟养牛不一样,养护的成本更高。

除了吃草,还要吃一些谷物,豆类和青菜。

“现在价格贵,那就过段时间再看呗,反正也不急,说不定过一两个月,马匹的价格又下来了。”沈淮道。

林氏忍不住了,“马匹精贵,一百二十两的价格,都能买两头骡了,而且骡的速度比驴快,不管是搭车厢出行还是拉重货,都很好使。”

沈淮附和道,“买骡也行,实用。”

可沈七刀和沈继业却不这么想。

他们想买马,觉得马比较高大上,出行更有面子。

不过两人很聪明的没跟林氏争执。

于是,买马还是买骡,就这样不了了之。

吃饭完,大家早早休息,第二天起来继续收稻谷。

沈家请了四个帮工,五天就把稻谷收割完毕。

之后,林氏和黄氏开始跟村民收购橙子、柚子和柿子。

从清洗、去皮、捣碎装坛浸泡这些工序,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于是沈家又请了五六个人来帮忙。

后院的草棚子不够大,直接扩建到后山去。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

沈淮回了县学。

陶行简见他黑了很多,笑道,“收稻谷去了?”

“对啊,手心还起了好几个水泡呢。”沈淮说着,将手伸出来,“看,都还没好利索呢,估计拿笔都有点困难。”

有个水泡不小心破了,碰到冷水的时候,那滋味简直不要太刺激。

十指连心,疼到你两眼泪汪汪。

“我也有。”陶行简伸出两只手,“不过我习惯了,倒是不觉得疼,只要不去破开水泡,就不会那么疼。”

陶行简看着沈淮的伤口都见到红肉了,不禁失笑,“你这样还能摸枪吗?”

毕竟,沈淮每天都要练一下他的枪法。

“师弟,你还没回到之前,有个人过来打听你的枪法是不是很厉害,我猜想着,可能是跟六艺课程有关。”

县学设有君子六艺课程。

“君子六艺” 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到两门练习。

不过课程还没开始。

“谁呀?”

陶行简摇摇头,“有些面生,不知道是谁。”

顿了顿,陶行简又说,“师弟,你每日都去草地那边练枪,只要稍微留个心眼便知晓此事,有人因此好奇上来打听也不奇怪。”

沈淮不可否置,“六艺课程,师兄想好了要学什么吗?”

“书和射吧。”

“我可能选乐。”

陶行简笑了,“沈爷爷会舞枪射箭,你跟他学便好,至于乐,我就不学了,太贵了。”

光是买乐器的钱,他们家负担不起。

消息出来的时候,他偷偷问了秦靖西,打听到的结果,把他吓得不轻。

光是普通的笛子,就要几两银子。

而且学乐,不仅仅是学那么简单,还要金钱和天赋来支撑。

简单来讲,学‘乐’就是烧钱。

“师兄此言差矣,我爷爷会射箭,但他只教我练枪,至于骑射,还是要学习一二的。”

为什么选择‘乐’,主要是上辈子接触的少。

这里的‘乐’,指音乐、舞蹈和诗歌等艺术形式,而且在古代,‘礼’和‘乐’是相连的。

上辈子,他没有音乐细胞,只会一点吉他。

但是吉他的玩法,跟琵琶和古筝有很大区别。

而练枪,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还有在讲不通道理的时候,可以用武力解决,反正技多不压身。

君子六艺,每个学生都要学。

只是不要求你每样都学精,学会基础之后,就能选择一到两个喜欢的来加深学习。

学这些,也许不能跨越阶层,却是很好的切入点。

是加分项。

你可以不精,但你不能不了解。

当然,县学的授课老师是什么水平,沈淮没见过,暂时还不能做评价。

如果水平一般般,那么日后考中举人,到了府学,还要继续学习,或者花钱请人来教导。

不过在他们这个阶段,只需要了解和学习基础即可。

因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科举

只有不断进步,攀越更高的山峰,这些才艺才有发挥的余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