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166章 少年的自卑,即将岁考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166章 少年的自卑,即将岁考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到了陶家,沈淮拉着林致远去跟陶行简打招呼。

陶行简穿着新郎大红袍,整个人容光焕发,就连说话都比平时温柔了许多,整个人好像被镀了一层滤镜一般。

打完招呼,沈淮又拉着林致远去见魏渠、陈观、王宇川几位同窗。

大家许久未见,一见面就聊个不停。

过了晌午,还没看到小魏夫子的身影,沈淮便问了,“夫子不来么?”

魏渠说道,“夫子最近身体不适,已经有许多日没来给我们上课了,听梁管家说,夫子夜间咳得厉害,根本无法入眠。

白天醒来,也是没几分精神。”

沈淮神色紧张,“这么严重?”

“本来不严重的,但夫子为了给我们整理考题,每每熬到深夜,时间久了身体便熬不住。”陈观面带愧色,“魏夫子是我见过最尽心的夫子,可是我等愚钝,未能顺利考中,不然夫子也不会这般费煞苦心。”

王宇川也很懊恼,“都怪我们不争气。”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沈淮感慨道,“夫子于我们,如同再造之恩。”

“夫子吉人天相,相信很快就能好起来的。”林致远见气氛有些沉闷,开口打破氛围,“你们学堂今年出两个秀才,应该有不少家长送小孩过来启蒙吧?”

“是来了不少新生。”王宇川很快恢复往日健谈,“学堂出两个秀才,有一个还是小三元,很多人慕名而来。

但是学堂就两位夫子,所以门槛也抬高了。

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一个个往我们学堂挤,最终夫子只收了十人。”

沈淮惊道,“这么多!”

“若非忙不过来,肯定不止这个数。”不知道想起什么,王宇川两分鄙夷三分不屑道,“那个赵亮,县试不中,想转回我们学堂,夫子没同意。”

“他这般做,那边的夫子没意见吗?”

若无必要,中途换师,很遭人诟病。

“具体情况不知,反正那赵亮被孤立是事实。”

“要我说,赵亮这人是真傻。”陈观发表看法,“他想向上,大可悄悄过来请教,只要诚心,夫子未必不会指点一二。

他倒好,说风就是雨的,不仅得罪自己的夫子,自己也遭到孤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魏渠将手搭在沈淮的身上,“沈淮,县学的教授有夫子这般尽心吗?”

沈淮没有正面回答,“县学的教授、直讲都是举人,对四书五经的理解比较透彻,我们一天只上两节课,其他时间靠学生自觉。”

“真的假的?”王宇川瞬间激动。

“真的呀,不信你问我表哥。”

王宇川看向林致远,“林兄,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

聊完学堂的事情,大家又聊其他八卦。

你一句我一句,很是热闹。

直到傍晚,众人才纷纷散去。

回到家中,沈淮去翻家里的药箱,发现里面只有普通的止血药和跌打药,便将药箱放回原位。

“表弟,明日返程,你可以到医馆拿些滋补上门。”林致远提议道,“患有咳疾,一般胃口较差,待病好了肯定是要进补的。”

“秋梨膏有润肺止咳之效,我是想看看家里没有。”沈淮答非所问,“表哥,我们明日早点出门吧。”

翌日辰初,林氏和黄氏大包小包的往马车里搬。

沈继业和沈七刀抬着酒坛子,沈月和沈杏提着吃食。

不过片刻,马车里便堆满了东西。

“三郎,在县学好好照顾自己,休沐了便好好休息,不必每次都回来。”黄氏殷殷叮嘱。

“你们两个,路上小心啊。”林氏拍了拍林致远的肩,转头便叮嘱沈金,“到了县城,别拘着,有什么不清楚的,尽管问三郎。

咱们是族亲,不管做什么都要一条心。

只要你尽心,我们不会亏待你的,过两年等你攒了些银钱,我们便给你张罗媳妇。”

“谢谢五奶奶。”沈金感动的几乎要跪下,还是林氏把他扶住了才没弯下膝盖。

“大家都是族亲,能帮就帮。”林氏拍了拍沈金的肩,“去了县里,你得立起来,若你立不起来,我们想帮也没辙。”

“五奶奶放心,我什么苦都能吃。”

“嗯,上车吧。”

沈金扛着铺盖,正要上车时,被沈淮阻止了,“沈金哥,不用带铺盖了,那边有现成的,你带几套换洗的衣物就行。”

沈金的铺盖,十分破旧,上面还打了很多补丁。

“小金,这事你听三郎的,那边有铺盖,你带几套换洗的衣物就成。”黄氏说着,将铺盖拿了过来。

“包袱里装的衣物吧,带这个去就行。”

沈金局促的站在那,一股自卑感涌上心头。

他下意识的抓着洗得发白的包袱,指间摩挲着粗糙的布料,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鼓足勇气上了马车。

车轮滚动,沈金安静的缩在角落里。

到了镇上,他还是保持那个姿势。

途中,沈淮问什么,他就答什么,若是沈淮和林致远说话,他就静静地听着,根本不会主动说话。

大致知道沈金是什么性格,沈淮也没勉强。

“表哥,我去趟医馆。”

沈淮去了谢氏医馆,看到坐馆的不是谢老郎中,而是他的儿子小谢郎中。

“抓药还是看诊?”小谢郎中问道。

沈淮拱手,“谢郎中,在下沈淮,是魏夫子的学生,过来是想了解夫子的状况的。”

“原来是沈秀才呀。”谢郎中反应过来之后,立即起身作揖,“魏夫子咳疾有些严重,得喝半个月的药才能恢复。”

“夫子对我们这些学生尽职尽责,平时里劳累熬夜,都是为了我们将来能有个好前程。”沈淮语气带着感激和敬重。

说着,他拿出一锭银子,“我本该亲自去探望的,可又怕打扰到夫子养病,这银子暂且存放在医馆,若是夫子过来看诊抓药,还望能从这里抵扣。

谢郎中,拜托你了。”

“这……”谢郎中迟疑了片刻才接过银子,“沈秀才放心,这银子谢某一定妥善保管,只要魏夫子过来看诊抓药,就从里面抵扣。”

沈淮弯身拘礼,“多谢!”

沈淮离开后,谢郎中看着手中的银锭,动容道,“魏夫子若是知道了,病情怕是能好上几分呐。”

说着,谢郎中进了内间,吩咐药童道,“熬些秋梨膏,熬好了赶紧给魏夫子送去。”

沈淮回到车上。

马车再次启动。

“表弟,你们很幸运。”林致远开口,“若是我启蒙的时候,也遇到这样的夫子,做梦都会笑。”

“你的启蒙夫子不好么?”

“我的启蒙夫子是位禀生,学问不错,但他不会像魏夫子那样,关心学生的境况,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

林致远用两根手指撑着下巴,“怎么说呢,夫子尽了本分,但不亲。”

沈淮懂了。

夫子上课赚束修,是职责本分,至于课后,莫得感情。

“表哥,你的四书五经也是启蒙夫子教的吗?”

“不是。”林致远轻轻摇头,“四书五经是另一个夫子教的,启蒙夫子在我进学堂的第二年,便考中了举人。

听说他去了郡城,至于现在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县学的教授也挺好的,只要他们有空,过去请教他们都会耐心指点。”

似乎想起什么,沈淮忍不住笑道,“上次方教谕布置了一道策论题,涉及到税收,我不是很理解,便私底下过去请教,结果看到他翘着二郎腿看话本子。”

林致远也没想到,“方教谕看话本子?”

“我看的真真的,绝对错不了。”沈淮立马吐槽,“方教授经常在班上禁止大家看话本,结果他自己看的比谁都起劲。”

一路上,兄弟两人都在蛐蛐。

蛐蛐完教授,接着蛐蛐县学里的一些奇葩学子,最后蛐蛐县外的学子,八卦他们如何如何。

几个时辰的路程,一点也不沉闷,反倒是沈金,被迫听了一路的八卦。

马车排队进城的时候,沈淮说,“表哥,到主街靠边停就行,我带沈金哥去买些东西。”

到了主街,沈淮带沈金走一圈。

遇到跟沈家有合作的食肆、客栈、酒楼,都会简单的说两句。

主街逛完,去一桥那边逛集市。

顺便买米买油买盐等必需品。

路过绣坊,给沈金买了一双布鞋。

起初,沈金执意不肯要,说浪费钱,最后还是沈淮说,“你是沈家请来的,你的形象代表沈家颜面,衣着不得体会被人看不起的。”

沈金这才接受了鞋子。

沈淮看他穿的衣服洗得发白脱线,干脆在店里给沈金定做一身衣衫,为了照顾沈金的自尊,说这钱从他工钱里扣。

沈金觉得贵,不是很想要,但又怕穿的太差,丢了沈家的脸,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说什么,最终沉默的接受了。

沈淮买的东西,他主动扛着。

好似只有这样做,才不会有亏欠感。

沈淮也看出了沈金的别扭,并未多说什么。

买完东西,两人一路走回新宅。

沈淮带沈金转了一圈后,把他带到墙外的客房。

“沈金哥,我每日卯时晨起练枪,辰初去县学,傍晚回来,明早你起早些,我带你认人。”

顿了顿,沈淮指着灶房的方向,“我的早饭和午饭都在外面解决,你做自己那份就行。”

沈金点点头。

“那你先整理整理,缺什么,跟我说。”

丢下话,沈淮去了后院。

先是给黄芽菜浇水,接着泡黄豆。

翌日,周大和望湖居小二哥过来进货的时候,沈淮叫沈金过来认人,双方认识后才开始搬货上车。

沈金确实勤快。

不管搬东西还是扛货,他都非常麻利,就是沟通上缺陷明显。

忙完之后,沈淮问,“识字吗?”

沈金摇摇头。

“会算数吗?”

沈金点点头。

“沈金哥,你勇敢一点,会还是不会,或者有什么想法,要大胆的说出来。”沈淮耐着性子说道,“你以后要负责称重,记账,送货,这些都是需要跟别人说话的。”

沈金开口了,“好。”

“你会算数是吧?”

沈金下意识的点点头,似乎意识到什么,赶忙开口,“会一点。”

“那我考考你,方才周家拿了一百三十斤黄芽菜,一斤一文八,那么他们要付我们多少钱?”

沈金算了好一会儿,“二百三十四文。”

说完,忐忑的看着沈淮,“我算的对吗?”

“很准确。”沈淮给予肯定,“那望湖居呢?”

望湖居拿了三十斤。

沈金算道,“望湖居六十文。”

“很不错,都算对了。”沈淮将今天的进货信息登记在本子里,“明天开始,我教你识字,等你学会了,记账的事情就由你来做。”

沈金既兴奋又忐忑。

兴奋是因为可以识字,忐忑是因为怕学不好。

“我去县学了,你有空出去转转,熟悉一下路况,等我回来 在给你安排其他事情。”

沈淮去了县学。

刚进教室便听到同窗讨论岁考的事情。

这里的岁考跟期末考一样,实行排名制,考到前十的人,都有物质奖励。

一般是狼毫、墨条、砚台、纸张,都是很实在的东西。

而前三名,不仅有物质奖励,还有银钱奖励。

去年第一名奖励二两银子,第二名和第三名奖励一两银子。

第四名没有银钱奖励,但有优选选择权。

也就是说,奖励的东西中,他可以先挑选。

“贤弟,你是今年的院案首,实力有目共睹,前三肯定没问题。”一位比较年长的秀才拍着沈淮的肩,“我们相信你。”

沈淮愁着脸,“师兄别开玩笑,我策论还没学好呢,方教授说,我的观点虚浮,如空中阁楼华而不实。”

“岁考跟院试差不多,没你想的那么难。”

沈淮心里不信,面上却很谦虚,“师兄,去年岁考是谁考得第一呀?”

“去年岁考第一是你表姐夫,方启贤。”

那人见沈淮一脸意外,笑道,“方启贤院试考了第二,许仪章第五,他们跟我们是同一时期进的县学,每次月考,不是方启贤第一便是许仪章第一。

不过岁考,还是方启贤更胜一筹。

可惜今年的乡试,他们两人都没考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