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31章 丰盛的晚饭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31章 丰盛的晚饭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晚饭很丰盛,而且分量几乎都是大盘装的。

白切土鸡,酸笋鸭、山蘑菇炖野鸡、红烧鲤鱼,干笋炖腊肉、红烧兔肉、酸菜碎扣,还有一大盆猪骨汤。

饭菜还没上完,男的这边,已经上桌了。

沈四爷看到酒壶,直接给沈七刀满上,“五弟,咱们哥俩好久没碰杯了,先走一个哈。”

“哪有屁股还没坐热就喝酒的,先吃饭,吃饱了我们哥俩在慢慢喝。”沈七刀知道沈四爷又菜又爱喝的性子,根本不接茬。

沈继亮也不赞同餐前喝酒,“爹,姑爷都饿了,你这样可不礼貌。”

沈四爷下意识朝林二爷看去。

林二爷从容道,“四伯,空腹喝酒伤胃,先吃点东西在喝比较好。”

“既然姑爷都这么说了,那就先吃饭吧。”

沈四爷率先夹了筷兔肉,还开玩笑道,“姑爷,你恐怕还不知道,这红烧兔肉是你岳父的拿手绝活吧?”

“岳父做的饭菜,春兰就经常惦记,说娘家的饭是最好吃的,便是致远,也很喜欢他舅舅做的红烧肉,每次过来,都能吃两大碗。”

林二爷的话,听得沈七刀和沈继业心里舒服。

女眷这边,沈大姑也跟堂嫂们有说有笑的。

刚吃完饭,沈大姑就把给各房的东西拿出来。

“两位嫂子,这是给沈杨和沈林准备的新衣。”

沈杨娘和沈林娘乐开了花。

尤其是沈杨娘,“我家沈杨过了十五就要去学堂了,这新衣正好用得上,小姑有心了。”

“两位侄媳,这是给你们娃准备的虎头鞋帽,你们试试。

两位媳妇的脸,瞬间有了笑容。

鞋子和帽子都是用细布做的,摸起来很柔软,不会磨到几个月婴儿的肌肤。

“哎哟,真俊。”

黄氏见两个奶娃戴上虎头帽之后,十分可爱,不禁将其中一个抱过来,“三郎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大姑给他做的虎头鞋,会走路之后,有事没事就爱盯着鞋子看,还说鞋面上的虎头好看呢。”

沈大姑笑了,“三郎现在都不爱穿红的了。”

吃完饭的沈淮正好听到这个,连忙开口,“大姑,三岁小孩才穿红色,我都快五岁了,又不是三岁小孩,当然不爱穿啦。”

跟过来的林致远附和,“我也不爱穿,红彤彤的一团,晃眼。”

“你们现在不爱,那是因为你们见的世面太少了。”沈大姑看了两人一眼,神色高深莫测,“等你们长大了,有能力走出雍州郡,你们才会知晓红色的魅力。”

林致远不解的看向沈淮,“表弟,我娘说的话,你听懂吗?”

“猜到一点点。”沈淮还伸出手指比拟,“村里的哥哥姐姐成亲,就是穿着一身大红衣服,镇上的有钱少爷,还会骑着大马,胸前挂着一朵大红花。”

林致远很快反应过来,“对哦,新郎新娘成亲,就是一身大红装,我们过年的时候,家里挂的灯笼,大门贴的对联,都是红色的。

用到红色,好像都是大日子,而且是好日子。”

觉得自己说对的林致远,十分开心。

“你们说对了一半。”沈大姑也不卖关子,“除了过大节大喜事会用到红色之外,我们大夏官员的朝服也是红色的。”

沈淮求知欲很强,“大姑,所有的官员都穿红色的吗?”

他记得,后世宋朝官员的官服就是红色的。

“做到大官才能穿红色,小官穿绿色。”

对于朝廷官员的官服,沈大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但不妨碍她炫两句。

“你们现在不喜欢红色不要紧,等你们长大了,你们就不会这么想了。”

红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沈杨,听到你大姑说的没?”沈杨娘见儿子一脸懵懂的样子,不禁把人拉到跟前,“你日后进了学堂,要好好念书知道没。”

沈杨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他只听懂了大官二字,其余的一个也没听明白。

沈大姑见几个侄子侄女都来了,直接安排红包。

无论男娃女娃,年龄大小,一律封十个铜板。

“谢谢大姑。”

“谢谢姑姑。”

沈月沈杏、沈燕沈娟、沈杨沈林,满脸高兴。

沈淮感受到荷包的重量,就猜到铜板不会低于十个。

大姑每次来,都很大方。

这次给各房的东西有:两条腊肉、两只鸡、半袋白面、一些果脯蜜饯。

若是折算成银钱,估计都三四百文了。

加上给自家的那些东西,来一趟,至少三四两起步。

沈杨娘笑着说,“小姑,我们家今年养了十来只大鹅,回头给你抓两只。”

他们家这几年都是收礼,没有回礼,怪不好意思的。

沈大姑摆摆手,“大鹅不好养,你们留着吃吧,我们明早吃完早饭就回县里了。”

沈杨娘‘啊’了一声,猝不及防。

“难得来一趟,多留几日不行吗?”黄氏开口,“好不容易盼你们来,你们待半天就回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不欢迎你呢。”

“弟妹言重了,这不是家里的田还要整活么,等端午了我们在过来。”

大家好说歹说,都没能劝动沈大姑。

当晚,沈淮和林致远同榻而眠。

两人叽里咕噜到半夜才睡去。

第二天,沈七刀和沈继业要把黄麂搬到马车上的时候,林二爷连忙上前阻止。

“岳父,这是你辛苦猎来的,我跟春兰不能要。”

这头黄麂,虽比不上鹿珍贵,拿去卖也能值不少钱。

“家里要培养三郎,不如把它卖了,给三郎做束修,或者岳父岳母留着自己吃,你们早年劳累,应该多补补。”

沈七刀却说,“山里黄麂多的是,不差这一头,你别阻在门口了,这黄麂不是给你们夫妻的,是给亲家公和亲家母的,赶紧让路。”

“姐夫,黄麂代表娘家人的心意,你作为女婿,可不能拒绝。”

沈继业说着就要往前走。

“不可。”林二爷再次阻拦,“哪有女婿拿岳家东西的道理,这也太不像话了。”

于是,两人在院门口推来推去的,最后是林二爷人少势弱,黄麂成功塞进马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