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232章 有人给沈淮下战书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232章 有人给沈淮下战书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桂江书院是官府创办,占地面积极广。

建筑风格大气舒朗,与翠山书院的清幽雅韵完全不同。

这里的银杏,披着金甲,仿若先贤遗墨在枝头蹁跹;这里的松柏,苍劲挺拔,四季常青,给人一种坚韧不拔之感;这里的竹子,修长挺拔,亭亭玉立,给书院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

一进来,沈淮就喜欢上了这里。

看什么,都觉得亲切、愉悦。

“要是县学长这样,我们不考个进士回去,都觉得自己不是个东西。”林致远激动道,“这里真是太美了,我都不想回青萍了。”

许仪章却纳闷道,“奇了怪,我上次也来过,为什么感觉差好多呢?”

“那要看你跟谁来咯。”林致远说,“出来玩,还是要跟合拍的人一起,才有意思。”

“林兄说的是。”许仪章赞同的点点头。

沈淮一门心思想快点进入藏书楼看江怀宴的文章,压根没心思聊天。

到了藏书楼,他直奔文章专区。

这里有诗集、文章集。

沈淮在书架上搜寻,很快锁定一本“江怀宴文集”。

翻开一看,里面收录了江怀宴的策论、经义、诗赋、判牍。

沈淮先看策论。

这是一篇关于经济发展的策论。

写得非常好。

以古鉴今,针砭时弊,论述层层递进,一步步剖析事理,论据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而且有大格局,笔力深厚。

在看看判牍。

逻辑思维很强,对律法条文理解透彻,并且对案情的判断十分精准。

经义就不用说了,已经超出范畴。

诗赋也无可挑剔。

再看下一篇民生策论。

同样写得精彩绝伦。

忍不住,沈淮拿来跟温从戒做对比。

都写的不错。

实力不相上下。

但对问题的分析、胸怀格局上,沈淮认为,江怀宴更胜一筹。

在对待问题上,江怀宴是站在官府的角度去分析解决,但不会忽略底层百姓的需求;而温从戒更像‘专家’,提的建议,看似合理,但没有实际依据。

若沈淮没有拜师,没有去县衙‘实习’,根本看不出区别。

可惜的是,偌大的藏书楼,关于江怀宴的文章就这么一册。

沈淮不死心,去问管事。

管事直言:书肆有。

沈淮:“……”

眼看剩余时间不多,沈淮只好先把这事放一边,继续看其他人的文章。

离开书院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暗下来。

“这两天,你们有收获吗?”

回去的路上,沈淮问许仪章和林致远。

“有收获,但更多的是打击。”许仪章半开玩笑的说,“别人的文章,哪哪都好,在看看自己,有种‘呸’,什么玩意的感觉。

一边看一边自卑,一边又觉得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

总之呢,情绪跟上下坡一样,起伏不定。”

林致远低声叹道,“确实挺打击的,想想以前在县学,岁考能冲进前十就已觉得自己十分了得,如今看了别人的文章,才理解什么叫沾沾自喜,什么叫天外有天。”

“乡试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吃喝拉撒都在考棚里解决,单凭这一点,身子弱且意志不坚定的人,根本撑不到第三场。”

沈淮开口,“若是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那剩下的,就是拼毅力和运气了。”

“论乐观,还得是表弟啊。”林致远笑着拍沈淮的肩,“距离乡试还有五天,这五天,你有什么打算?”

沈淮想了想,“闭门温书。”

三人刚回到小院,方启贤就匆匆找来。

“淮弟,你的诗词文章被人拿去卖了,现在有不少人在研读你的文章,都想看看,桂越十七州郡唯一的小三元,文章水平如何。”

方启贤拿出书册,“你看看,里面的诗赋和文章,是不是都是你写的?”

“确实是我写的,而且里面的诗赋和文章,都是岁末考结束后,贴在公示栏上的。”沈淮说,“我的诗赋和文章,有部分被收录进藏书楼。

有些被墨香阁收集,放在书架上展示。

这些都不是秘密。

我关心的是,这人是单纯的想卖钱,还是有人挑唆他。

若是受人挑唆,那就是有人要搞我。

毕竟,乡试在即,若是此人在背后煽风点火,故意带偏节奏,道我是非,搞我心态,那就……”

话未说完,但大家都懂什么意思。

“这手段好熟悉啊,不会是郑楷安在背后搞鬼吧?”林致远越想越觉得是,“表弟,这人太恶心了,绝对不能让他得逞。”

许仪章双手赞成,“对,得想办法收拾他,不然真的太恶心了,跟个牛皮膏药似的,没完没了。”

沈淮冷静的看着方启贤,“风评如何?”

“我一发现此事,便结束辩论赶了回来,至于其他的,还没来得及打探,不过我出来时,让陶行简和顾舟留意了,等他们回来一问便知。”

话音刚落,陶行简和顾舟从外面回来了。

两人的脸色不太好。

“沈淮,方才有人在叠翠山公然给你下战书,还扬言道:若你不敢应战,便是孬种怂货,给雍州郡百年文运蒙羞。”

陶行简的话一出来,气氛瞬间微妙。

沈淮脸色不变,“可知是谁下的战书?”

“那人姓王,叫王志辉,我听人说,此人跟温家七公子温从戒不对付,自从他进入翠山书院后,便一直被温从戒压一头。

每次岁考,都是第二名。

久而久之,大家都戏称他为王二辉,千年老二的意思。”

陶行简说这话的时候,还看了顾舟一眼。

顾舟想假装看不见的,但陶行简的眼神太过直白了。

还有林致远和赵勋的眼神……

顾舟索性大大方方的承认,“当老二的滋味,确实不好受,我当年在县学就亲身体验过了,但我没王志辉有胆,敢给沈淮下战书。

要是当年下了战书,我估计得后悔从娘胎里出来了。”

林致远、赵勋、陶行简三人,尽力忍住不笑。

许仪章和方启贤当年没参与此事,不知具体情况,所以没吭声。

倒是陶行简打趣道,“顾兄豁达,在下佩服。”

“哪里哪里,都是跟沈兄学的。”

大家的视线,纷纷集中在沈淮身上。

“沈兄,你要应战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