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38章 小魏夫子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38章 小魏夫子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想。”沈淮想都没想就破口而出,一脸激动的看着沈继业,“爹,只要我想,就能去学堂念书吗?三字经我都背完啦,去了学堂是不是就能学百家姓了?”

见儿子激动又兴奋的样子,沈继业老怀欣慰,“若是你不怕苦不怕累,秋收之后,我和你爷爷就送你去学堂念书。”

“只要能去学堂念书,我什么苦都不怕。”沈淮立即表态,“沈杨哥说了,在学堂就是背背书,练练字,我可以的。”

沈杨:“……”

倒也没有这么简单。

还要早起,还要风雨无阻。

“瞧你高兴的。”沈继业笑着给沈淮夹菜,“现在才五月,离秋收还有三个月呢,这段时间,争取把三字经给我倒背如流。”

沈淮拍拍小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四哥,我们哥俩碰一个。”见儿子和孙子都没意见,沈七刀高兴的举杯,“幸亏有你提醒我们,不然等到明年,三郎又得多花三个月时间去适应。”

沈四爷碰了杯,笑道,“这事我也是听王员外说的,特意跟你们说,就是不想你们三郎跟我们沈杨一样,被耽搁了几个月。”

“四伯有心了,我敬你一杯。”沈继业举杯,先干为敬。

沈四爷又得喝一杯,脸上的笑容越大。

“继亮哥,来,我们兄弟也走一个。”

这顿饭,大家吃的其乐融融。

沈四爷离开的时候,黄氏还给他们装了几个肉粽和半包饴糖,美曰其名是给沈杨和沈林解馋的。

送走沈四爷几人后,黄氏又开始操心,“秋收之后,最早也是八月中旬了,八月进学堂的话,六七月就得去学堂打招呼,看看有哪些东西是要提前准备的。”

“到时候见了夫子,自会知晓要准备什么。”沈继业不急,“我看三郎好像长高了一些,你在给他准备两套衣裳。

听沈杨说,启蒙班有小少爷,吃穿用度都是班里最好的。

我们比不上那些大户,但也不能埋汰了孩子。”

小孩也是有自尊的。

那种感受,他当年在学堂体会过,所以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感受一遍。

“大姑年后送来的布匹都是好料子,做成衣裳绝对寒碜不了。”黄氏看向沈淮,“改天赶集,我去看样式回来,在给三郎整两套。”

“还有书箱。”林氏提醒道,“我看镇上的读书郎背的都是竹子书箱,样子简单,就是没木料的好看。”

沈继业觉得,“今年估计还用不到书箱,刚开始上学,用书袋更方便,等后面开始练字了,才开始用书箱装笔墨纸砚,先准备两个书袋就成。”

沈淮还未正式去学堂,家里的大人就开始各种讨论和准备了。

尤其是黄氏和林氏,赶集回来之后,就马不停蹄的挑选布料,一个制作衣裳,一个做鞋袜;

沈七刀和沈继业,开始留意山上能做书箱的木材。

沈月和沈杏还挪出自己的一部分零花钱,交给黄氏,说要给弟弟交束修用。

沈淮知道后,心里很感动。

他很清楚,两位姐姐的零花钱是怎么来的,也清楚她们攒了多久。

正因为清楚,才知道这些零花钱的含金量。

是多年汗水,更是珍贵的心意。

所以,读书,已经不仅仅是沈淮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家的事情。

全家的希望和命运,都将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

将来,他还是家里的顶梁柱,更是肩负振兴沈家门楣的重任。

时光飞逝,转眼间来到七月。

沈家几人找来沈四爷和沈继亮,商量着哪天带沈淮去魏家学堂拜见夫子比较好。

几人商量了一个晚上,最后日子选在十八。

过完七月十四再去更合适。

这天清晨,黄氏拿着好几件衣裳在沈淮身上比来比去,觉得哪件都不够好,最后还是沈淮自己选了一件。

“娘,今天是好日子,颜色亮一点比较好,就穿这件青色的吧。”

他是小孩,穿鲜亮的颜色更显朝气,这次去魏家学堂,不是正式拜师,但也要重视。

天地君亲师,这年头‘师’的地位很高,给夫子留下好印象是很有必要的。

穿上新衣裳的沈淮,看起来很精神。

黄氏只觉得眼前一亮,“好看,很有读书郎的范儿。”

说着,把沈淮推出房间,让大家一起夸。

早饭过后,沈七刀套上牛车,带着沈淮、沈继业和沈四爷出发魏家学堂。

路上,大家聊聊天,打发时间。

沈四爷是个藏不住话的,继续说道,“七刀啊,魏夫子比你大几岁,小魏夫子呢,已经三十出头了,等会进去了,不知道是哪个来见我们。

这次来虽说不是正式拜师,但该有的礼数我们不能少。

等会到了镇上,让继业先去准备点东西在上门。”

沈继业郑重道,“四伯,我知晓的,魏家学堂是镇上最好的学堂,我们第一次上门,尽量留个好印象。”

“你知晓便好,读书人讲究,魏夫子又看重规矩,我们得上点心。”

到了镇上,沈继业去肉铺买了两条猪肉,又去福满楼买了两盒点心。

“四伯你看,这样成不?”

“点心是福满楼买的?”

“福满楼的有档次。”

“那就差不多了。”

魏家在镇上,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二进的青砖大瓦房,占地面积较广,而且旁边也没有住户。

因为,他们家建在河边,出门需要过桥才能进到主街。

所以大家也称桥头魏家。

“牛车就停在这里吧,前边就是魏家了,我们走过去。”过了桥,沈四爷让几人下车,然后来到侧门。

敲门之后,出来一位面善的老妪,她扫了几人一眼就笑道,“你们是带孩子过来报名的吧?”

“是的,还请婶子帮忙通传一声。”沈继业很客气。

“那你们先跟我进来吧。”

几人被安排在外院的偏厅,老妪则是进去通报了。

沈继业担心沈淮等会紧张,悄声提醒,“等会见到夫子,别紧张,夫子问什么,你回答什么就好,没提到你就不要吭声,知道吗?”

沈淮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之后,几人老老实实的坐着等候,只看了旁边的景色几眼,便没有多余的动作。

大概等了一盏茶的时间,小魏夫子来了。

三十出头的小魏夫子,看起来很年轻,穿着一身青色广袖长衫,有种魏晋时期的风流之感,可他身上的书卷气,又给他平添了几分为人师表的稳重。

第一眼,沈淮就觉得他是个风趣的夫子。

“小魏夫子。”

沈四爷率先起身打招呼,沈七刀和沈继业还有沈淮三个,同时起身见礼。

寒暄几句之后,小魏夫子坐到上方,开始进入今天的问题,“家里可教过识字和算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