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6章 沈四爷来借牛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6章 沈四爷来借牛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饭后,沈七刀把钱袋子往桌上一扔,“你们三个小的数数。”

沈继业也解下身上的荷包,“月丫头和杏丫头数爷爷那袋,三郎数我这袋,仔细些,别数错了。”

哗啦一声,铜板散落在桌面上。

画面很直观。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铜板,沈淮很激动,沈月和沈杏的嘴角更是咧到了耳后根去。

数银子什么的,最能振奋人心。

片刻后。

沈淮开始报数,“爹,你这袋一共二十三文。”

沈月紧随其后,“我这里有二十一文。”

沈杏:“我这里十七文。”

林氏笑得眼角皱纹,“今天收益不错。”

“今天运气好,刚到下湾村就满一车。”沈七刀心情不错,“赶到集市的时候,碰到江掌柜收野猪,又跑了一趟福满楼。”

下湾村是万秀村的一个邻村,距离龙溪镇十七里路,出来赶集需要经过万秀村。

车费一般是两文,带重物三文。

江掌柜是老熟人了,沈家的鸡蛋、野货都是卖给他。

沈继业,“今天一共挣了一百二十二文,花了一百五十三文,相当于往外掏了三十一文。”

“我们家已经很好了,有进有出,不像别家只出不进。”黄氏想到后山的桐油果,问道,“爹,桐油果开始青转黑,到时候我们是先收桐果还是先种油菜?”

桐油果值钱,但菜籽的收益也不少。

“看下月什么天气吧,要是还像现在这么热,就先收桐果,要是天气凉的快,就先整地打基肥。”沈七刀说着,分别给姐弟三人一个铜板。

沈月和沈杏再次激动的哇哇叫。

沈淮也很开心,道谢后就跑进房间把铜板收进自己的百宝箱中。

这是沈七刀特意送他的四岁生辰礼物。

箱子四四方方的,很朴素,但对沈淮来说,意义非凡。

因为沈家规定,满四岁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要开始独立。

比如睡觉、穿衣、洗澡等一些小事,并开始帮家里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比如:洗菜、喂鸡。

他年纪最小,就从喂鸡、洗菜、烧火开始。

当然,零花钱也是从这个时候,可以自主支配,大人只提建议,不强行干涉。

沈淮刚收好钱,沈月和沈杏就来了。

只见两人各自从脖子掏出钥匙,然后在百宝箱里数来数去,很是开心。

“大姐,你攒了多少啦?”沈杏兴冲冲的转头,“我的快有二十个啦,等下个月爹去县城卖桐果,我让他给我买两朵头花回来,留着过年戴。

你要不要也买头花,到时候我们一起戴出去,羡慕死她们。”

“奶奶说,天冷了就给我穿耳洞,我想攒钱买耳环。”相比头花,沈月更喜欢戴耳环。

沈杏皱眉,“耳环很贵的,你要攒到什么时候去?”

“没攒到就戴木棍呗。”沈月不甚在意的转头,问沈淮,“三郎,你有什么想买的吗?”

“大姐,我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沈淮笑笑,“不过我的零花钱,可以留给大姐二姐买糖吃。”

沈月和沈杏立即笑的合不拢嘴。

都觉得沈淮这个弟弟,超级无敌好。

傍晚的时候,沈七刀和沈继业去后山视察,所见跟黄氏说的一样,果实开始由青转黑。

预计下个月中下旬就能采摘。

逛了一圈,沈七刀见没什么问题就下山了,沈继业则是往另一边的山腰走去,因为那边有一簇竹林。

他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挖到竹笋。

结果还真的挖到了两根。

拿回来后,黄氏立马剥皮切片,嫩的部分留晚上鲜炒,硬的部分留做酸笋。

太阳落山,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黄氏也开始做饭。

“杏丫头,跟你奶奶拿一个铜板,去翠花家买块豆腐回来。”

“月丫头,赶紧喂猪。”

“三郎喂完鸡,摘把薄荷进来。”

母上大人的指令一出,三姐弟纷纷行动起来,丝毫不拖泥带水。

当然啦,吃饭的时候,她们的手速也不慢,可以用风卷残云来形容,尤其是有肉的时候。

沈家人丁少,不会歧视女娃。。

吃穿方面,更不会抠抠搜搜。

在别的女娃被骂赔钱货,吃最少的饭,干最多的活,好东西都要让给哥哥或者弟弟的时候,沈月和沈杏已经开始攒零花钱了。

沈淮更是不同,刚满四岁生辰,家人就开始为他的前途做打算。

所以村里的一些小伙伴,大多看他们姐弟三人不顺眼,甚至有的大人还会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

明显就是嫉妒在作祟。

饭后,一家子把晒干的稻谷收进阁楼。

天色将黑不黑的时候,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院外传来,“五弟,大月他爹,你们吃饭了没?”

“爹,是四爷爷。”沈淮扔下谷耙就去开门,“四爷爷,你吃饭没,我们刚收完稻谷,你要是没吃,我让爷爷给你杀两条黄鳝。”

来人是沈七刀的嫡亲四哥,村里小辈叫他沈四爷,今年已经六十出头,比沈七刀大了差不多一轮。

至于其他的三个爷爷,沈淮表示没见过。

“哎哟,还有黄鳝呢?”

“前天抓了几条,还没吃完。”沈七刀连忙提着凳子出来,“四哥,坐外面还是坐屋里?”

“坐外头吧,有风,凉快些。”沈四爷刚坐好就道明来意,“你们明天用牛吗,我想借用一天。”

沈七刀,“我明天要给翠花家拉货,只能借你一头。”

“用来拉稻谷的,一头就够了。”

沈继业见事情说好后,适时开口,“四伯,听继亮哥说,明年要送他大儿子去镇上念书,是不是真的啊?”

“是有这个想法,但是呢,我家老二不太支持,能不能去还不知道呢。”

都是一家人,沈四爷也没瞒着,“咱们整日地里刨食,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就指望儿孙能有点出息了。”

“是啊,年年种地年年穷。”沈继业叹道,“我们沈家,也就继广哥混出点名堂。”

这话沈四爷赞同,“继广他们镖局这几年做大了不少,听说他要管很多账目,东家还给他配了几个人,大小算个管事。

他媳妇在后厨,是个油水的活计,不然你三伯也不敢带两个儿子去投奔,还不是知道继广认识的人多,门路广,能给两个弟弟介绍活计。”

沈继广是三房长子,在县里的镖局做账房。

已经混上了账房管事。

“所以我们也想送三郎去镇上念书,希望他将来能有点出息。”沈继业说着,给旁边的亲爹使眼色。

沈七刀立即会意,“四哥,要是你家大孙子明年也去镇上念书,我们两家可以轮流接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