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 第79章 老祖宗的东西,看明白了吗?

第79章

在前列的众将领,大唐诸臣,乃至城前跪拜的诸君、老将,无一人不为武安康大逆不道、厚颜无耻之语而感到荒唐愤怒。

曾经以为武安康是他的结义兄长、生死之交的袁绍成,更是下马单膝跪地以立军令状道,

“臣启陛下。

逆贼武安康败军之将,犹敢狂言犯阙,实藐我大唐天威。

臣愿请战,若不能生缚此獠献于纛下,愿受斧钺之诛!”

毕力格也同样上前道,

“臣亦启奏陛下!

臣弓马素习,虽司纶扉执紫毫也未荒废半分本领。

今逆酋猖獗,乞以出战!

若使武贼得近行御驾五十步内,臣当自刭以谢罪!”

《唐律疏议》中载,诸宿卫者,持仗逼宫阙五十步者斩。

而如今,李唯的御驾距离城门不过百步。

毕力格恨不得生啖武安康的肉,怎会想让袁绍成出战?

这不是‘争抢’,是毕力格早就看这厮不爽,替陛下记了足足两年半的朝堂之仇!

可怎料,李唯抬手,止住了一干怒发冲冠跃跃欲试的大唐将士。

王富贵立马心神领会,小碎步垂头上前,仅在三息之间,便支好了辅助声音传播的扩音筒。

军中的应和声、四周对武安康的唾骂声,在皇帝的动作下噤声。

长安城门的大义宣讲,在众望所归下,开篇。

李唯朗声,他的声音天然带着高傲,而漠然的神情,使他开口的发言,充斥着嘲弄、不屑,

“武氏竖子,竟欲独吞天下、好事占尽?

昔为将帅,本当戍守朔丹,然尔通敌纵敌,私放异国公主,此罪一也。

轻言弃皇子以换虚妄太平,令李唐忠魂泣血异域,此罪二也。

朔丹血战,袁绍成以五千饥卒破十万朔丹狼骑,尔竟剽掠战功,冒领勋爵,此罪三也。

贞观铁骑踏遍八荒,高宗拓疆倍于前朝,而今尔武周丧师辱国,若非袁绍成挽狂澜于既倒,尔等早成天下笑柄!

昔汉军封狼居胥,旌旗蔽日,四夷闻风丧胆。试问瀚海龙庭,谁不仰汉家雄烈?谁不慑天汉威灵?

秦奋六世余烈,鞭笞宇内,车同轨书同文,方成混一海内之制,纵秦祚止乎二世,岂有宵小尽掩混一之功?

周公吐哺握发,天下归心,方显圣王教化之功。

尔伪周武氏,沐猴而冠之徒,窃据神器,徒惹嗤笑!仗厌胜邪术蛊惑黔首,竟妄比佛陀功业?

彼释异域番邦之教,安敢僭越华夏道统,凌驾儒门圣学之上?

尔等篡史毁器,以妖妄充正朔,犹效夜郎自大,纵酷吏篡史,凌霄阁中竟置逆臣画像!

恶事做尽,天理难容之逆竖,安敢狺狺于王师阵前,效狂犬之吠日,竟妄言与朕决死?”

说罢,李唯嗤笑一声。

他笑得并不放肆,但在骤然安静的长安城门,万分惹耳。

三息留白后,李唯话锋一转,昂首垂目视被士兵羁押跪地的武安康,道,

“然,朕赐尔单枪决死阵前。

天日昭昭,且看是尔诡诈伎俩得逞,还是朕承高祖太宗遗烈,威震寰宇。”

说罢,李唯抬手,接过刘顺递过来的白蜡杆,却反使一旁毕力格丢给武安康一柄带了尖的枪。

皇帝一言九鼎,李唐这边自然无人反驳。

更何况,李唯曾与能单手持马槊的袁将军比划且不落入下风,再后来以枪术、剑术对决时由守转攻,而互有胜负。

袁将军那是什么天生神力的威猛之人啊!

我们陛下,果真英勇不凡,实乃昊天降世也!

他们请战,只是觉得此獠不配与陛下过招,但陛下既然应允,且如此言之有理,那他们自然便只需高声助威喝彩。

唐军依照军制、在赵忠的指挥下,禁军与金銮卫散开将盾牌与长枪抵挡在外,弩手搭箭、斥候盯望远镜,以防伪周卑劣宵小之徒偷袭。

武安康被放开,起身抢夺一般的拿起了长枪。

并在心中愤道,这不知天高地厚,背弃女帝的逆子,会为他的狂傲与卑劣付出性命的代价!

枪法起源久远,唐初的很多枪法在李唯看来,都有着后世被各自分成派系与绰上绝招名号的影子。

武安康以滴水式持枪,长枪尾部举过头而枪尖斜指地面摆出架势。

以滴水式起招是以逸待劳之策,因能迅速切换招式后发先至,是等待对方出招而防守反击的取巧之举。

这种伎俩李唯一看便知。

他略懂枪法,便以太公钓鱼架势持枪稳固身形,一动不动。

太公钓鱼架势简单,但却攻守兼备且进退灵活,这招的腿法乃形意拳站桩的前身,因形意拳本就是脱枪为拳。

通常来说枪不露把,而李唯却故意枪不满把。

习武或是懂枪的老将一瞧便知道,李唐陛下这是在让那武小儿三分。

武安康自然也瞧出了李唯的轻蔑,他冷哼一声,只觉李唯狂妄自大。

僵持数息,武安康主动进攻,向前跳步后直奔李唯上路头颅扎枪。

因武安康的起招与其握枪的姿势,他的步伐与运枪动作幅度奇大,挥动时有猎猎之声响。

可李唯仅身形微侧,轻而易举抬手便将其格开。

一招未得手,武安康快速跳开,又以双手用力向上首扎枪,只是他以手臂发力,枪扎出的距离有限且力道不足。

正所谓腰马合一,说的便是枪的核心在腰。

武安康习枪法的根基就是取巧的错误之道,如此他的枪法就算再‘高明’也不敌稳扎稳打略懂枪法的李唯。

仅是一眼,方才立于城墙之上,高呼开城门的老将军便知晓,此战犹戏劣童,胜负已定。

而转瞬间,一击无效后,武安康再次跃步后撤开始以九宫步走位,试图以步伐迷惑李唯而后伺机而动。

可李唯依旧不为所动。

分明武安康摆出的架势起招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后手之势,可不过短短两次枪杆碰撞,‘攻守之势’与主动权便尽数交在了李唯手中。

李唯漫步上前,武安康再次向面门扎出一枪,待李唯向前侧移半步将其拦下后,故技重施重扎上路,这一次两人的长枪没有碰撞,武安康枪头一扭直奔李唯小腿扎去,

原是武安康前几招皆为虚招,仅这一出扎腿才是实招,他自然用尽了力气,力求一击使李唯丧失与他对战的能力。

可武安康万万没想到,李唯就像是把他的路数看透了一番,轻描淡写的持枪下格挡,便挡下了这一击。

武安康习武乃至习枪法走的都是捷径,在如此数次攻击而不得分毫优势的情况下,他只能通过反复跳跃蹬地借力,试图寻找李唯的破绽,蓄意对其下盘进行猛攻。

虽然身法略显滑稽,可他确实为这旁门左道下了番功夫。

武安康此人的路数阴险,如果对手功力阅历不足,极容易被阴。

可李唯就不同了,他太懂武安康这个人了。

不说他略懂的现代心理学的读心术,单说原着剧情中对该角色的介绍,他就知道此人面上是如何的道貌岸然、心里又是如何的狭隘自私。

武安康的路数,都说不上是粗中有细,而是小人行径。

如此看透了的情境下,李唯仅需微微晃动身形根本无需耗费任何体力,便将其所有招数尽数招解。

在格开武安康又一次蓄意的下扎枪同时,迅速向前扫出一枪。

横枪难躲,武安康当即后撤闪避,在李唯身形前移追击后,瞅准脚步横扫再次攻击腿。

可会就你武安康会蹦来蹦去?

无需用腿脚辅助发力的李唯,仅单脚跳步避开扫枪,顺势以下拔枪招式将武安康的枪尖格开。

力量与招式运用的差距下,武安康顿时身形踉跄。

可紧接着李唯追击的长枪迎面劈来,让武安康只得迅速回身,用后手摇摆拦挡。

后手摇枪看似幅度极大,却力量极小。

不同于先前的武安康主攻,李唯主防,此次攻守的更迭,震得武安康虎口剧痛险些丢枪。

因这一下的格挡不及时,武安康根本无法躲避李唯的下扎枪,枪杆直中武安康小腿,若非李唯用白蜡杆且不带枪头,武安康便应倒地不起了。

吃了一击重亏,左腿隐隐作痛,只觉定是骨裂了的武安康赶忙拉开距离,再次以滴水式架枪做防守姿态。

可展示的时间结束了,伟大的、了不得的、武周的战争英雄、武安康大将军。

李唯的让招与戏耍,凡见者,无人不晓。

更何况唐尚武,在清缴了女帝党羽,将城墙头上换满了李唐忠臣之后,根本找不到这个时代本该稀缺的文弱书生。

这场无意义的嬉戏该结束了。

见老妈,总该要讲究一下时辰的。

于是李唯直接单手将枪杆搭在地上缓步上前,欲做个了断。

可李唯的闲庭信步之态,大大的刺激了武安康,他的双眼赤红,忍着剧痛再度朝李唯下路不断扎枪。

武安康的心已经乱了。

李唯仅需守住中线左右格挡,其攻击便被逐一化解。

胳膊注定拧不过大腿,以腰身发力带动的枪身,若是比手臂挥舞力道都不如,那就该灵气复苏了。

此时,武安康的枪路尽数被封,败局已定。

可他却觉得自己仍有一招定胜负的余地,武安康迅速抽后拖枪而走。

单看这起手式,李唯便知此乃请君入瓮。

就像是李唯答应与武安康单挑一样。

你请,朕就来。

在退至墙边的那一刻,武安康立刻以枪尾戳墙借力,使出一击回马枪。

可低配版的回马枪,也敢在人前卖弄?

枪未出而身先转,戳墙借力何来速度,李唯直接拦枪,腰身发力的枪出如龙其中蕴含崩劲顿时将武安康的长枪震落。

枪毁,人亡。

李唯挑眉,嗤笑一声,

“月棍、年刀、一辈子枪。

水滴石穿持之以恒方才有的东西,在你、你们武家人的身上变了味,真是令人作呕。”

一语双关,让武安康的脸顿时变得羞红。

他愤怒且羞臊难堪。

曾几何时的孱弱无能的皇子,如何能有这种使枪的本领。

李唐妖术,早晚要遭天谴!

可他还未将狠话喊出,李唯便率先开口。

“回马枪?镇朔英雄、武大将军,你可看清楚了。”

说罢李唯转身,背对着武安康,而后提起了枪。

便是这一刹那,他身未转而枪先至,身形仅转了一半但长枪却已至武安康面门。

这,才是回马枪。

“老祖宗的东西,看明白了吗?”

可武安康已经不再能回应李唯了。

李唯的白蜡杆如同钉子一般,在武安康的额头正中刺出了凹陷。

颅骨震裂。

武安康因颅内出血,当场眩晕意识消散。

虽仍有气息,但李唯清楚,他将会在三分钟内因脑疝死亡。

周围唐军高呼,“威武——!”,没有人为武安康的死而感到悲痛,哪怕是零星被俘虏的武周军队。

他们的大将军就这样输了?

毫无招架之力的输给了李唐年轻的新帝?

刚才这位皇帝说什么?

窃取他人功绩?

再一想,方才那宛若蛮牛冲撞的重骑兵领头人,饶是忠诚武周的精兵也不由得开始了思考。

是的,在这一刻,哪怕只是普通的、平庸的、在原剧中只是苍白又虚浮数字的府兵,也开始了思考。

这一刻,他们才忽然觉得自己才当成了人,而非是不知自己在做什么的牲畜。

李唯将手中的枪杆丢至毕力格手中,从刘顺的手中接回琵琶,上了龙车。

“带上他的脑袋。”

“母后会想看的。”

“接着奏乐吧,想来母后也是爱听这破阵乐的。”

“喏!”

母后,而非伪帝,更甚未称其为女帝。

……

城墙上,做翰林文官装扮的梅沅现在才反应过来,原来她是可以喘气的。

史书中的寥寥几笔,在真正的历史中竟如此的波澜壮阔。

《世宗本纪·卷十一》:世宗斩伪周武安康于长安门,奏《破阵乐》入。

大唐自乾元盛世延续四百年你寥寥几笔,中期仅五十六年动乱史你大书特书。

老祖宗当真是身体力行贯彻以史为鉴,莫要被同一块石头绊两回啊!

梅沅侧目,看着站在她身旁的史官奋笔疾书,恨不得自己当场生出三头六臂的模样抿了抿嘴。

她怎么就学的不是美术,她怎么穿越就没有金手指,她不要别的,哪怕不是手机,胶卷相机都可以啊!

抖银枪,出雄关,跃战马,踏狼烟!

我愿为你一生守边疆,我学会那本领回马~

梅沅脑子里的成分十分繁杂,但她这一刻又前所未有的清醒与激动。

她想,她找到了梅氏未来的发展道路了。

就算唐书中采用春秋笔法记录乾元盛世,但她梅氏却可以做那千年抄书人。

代代抄录书册,将这寥寥几笔中包含的波澜壮阔一字不落的传下去。

正史确实要看,屈辱若不能避免那也必须要大书特书,以供后辈学习。

但,风光的事迹,必须记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哪怕不是为了传承这乾元朝的荣耀,仅仅是为了让那群天才们别再瞎也足够了!

还乾元大帝需要反思,反思什么,反思为什么让你活到二十一世纪吗?

¥¥

¥¥

不是兄弟们,会继续写的,要继续写的。

40w字左右改个书名简介就是了。

反倒是我要问,你们还看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