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三十一章 官字两张口!(4k)

这一夜,注定不安宁。

宁远侯嫡次子遭到刺杀,这个消息实在太过轰动,惊得不少人惶恐不安,难以入眠。

上到知州、同知、通判这样的朝廷命官,下到衙门小吏,无一不为之惊醒,连夜起身,紧急投入办公事宜。

这一夜,灯火通明。

不时有衙役手持火把,来回巡视。

偶尔一两处阴影,更是让人草木皆兵,虚惊一场。

小官小吏草木皆兵,朝廷命官又何尝不是暗冒虚汗,心头惊慌。

宁远侯,那可是勋贵里的实权人物,属于是武将顶端的大人物之一。

并且,因其年纪相较于武将之首英国公要小一些的缘故,未尝不能是下一任武将之首。

如今,宁远侯嫡子遇刺,哪怕没有身亡,扬州官员也必须给个态度。

或者说,幸好顾廷烨没有身亡,否则就不是给个态度那么简单。

白烨与顾廷烨是同一个人,但注定得到的待遇不一样。

无它,就因为他姓“顾”!

通判盛纮更是一夜无眠,又是特意到庆丰楼安抚顾廷烨,又是带队亲自搜寻贼人。

若单单只是宁远侯府嫡子到扬州玩乐,盛纮甚至都不必亲自见人。

他好歹也是一地三把手,又是文官,侯爵嫡子没有官身,当作不知道就行。

但,遭到刺杀的宁远侯爵嫡子与没有遭到刺杀的宁远侯爵嫡子,意义却是完全不一样。

他是通判,职责之一就是维护治安,侯府嫡子遭人刺杀,真要较真他就是第一背锅人选。

这还了得?

而事实证明,扬州三大家族与官府联手一起找人,就没有什么是找不到的。

.......

翌日。

扬州府衙正厅,上挂“明镜高悬”匾额,煌煌大字,尽是官府威严。

通判盛纮神色凝重,端坐于主位之上,左右各立有三把椅子,知州、同知分别坐于左右首之位,顾廷烨和江昭屈居次席,余下两个位置上坐着的是陈辅与张辞。

涉及侯爵嫡子遇刺的大案,无论是官府,亦或是扬州三大家族,都非常重视此事。

不过,郡望大族这种东西,客观上可以存在,主观上却不能存在。

哪怕是做样子,你也得让“它”不存在,不能让“它”有太高的存在感。

也因此,这种审判的场景,三大家族的族长都不太适合出场。

经过商议,决定让江昭、陈辅、张辞三个小辈出场,名义上以“顾廷烨朋友”的身份出席,以表示对顾廷烨遇刺一事的重视。

衙役水火棍敲击青砖,回声如闷雷,堂外尽是凑热闹的人。

敲击声即过,又是惊堂木三击。

盛纮一脸严肃,大喝道:“带主嫌犯——白氏盐行掌柜白靖东,参与嫌犯白靖远,白靖成!“

盛纮平日儒雅归儒雅,但审判一事,他是专业的。

从九品边疆小官一路干到富庶之地的三把手,盛纮的业务能力确实很有水平,让人挑不出毛病。

话音未落,衙役拖上一个灰袍汉子、一个儒袍年轻人,一个蓝袍老者,儒袍年轻人与蓝袍老者都疲惫的低着头,一副以灰袍男子为首的样子。

“前些日子,白老太爷去世,其遗嘱是让独女白氏之子、今宁远侯嫡子顾廷烨继承家业,你心生不满,因而谋划刺杀顾廷烨,可是属实?”盛纮目光如炬,紧紧的盯着主嫌犯白靖东,厉声质问道。

白靖东缓缓抬起头,望了望周遭,心若死灰,没有搭话。

他也在扬州混了好些年,自然知道六张椅子上坐的都是谁人。

扬州三大主官,扬州三大家族嫡长子!

状元郎!

如此阵容,怕不是人都没抓住,罪就已经定好。

当然,他也的确是干了刺杀的事情。

“既是不肯开口,那就视作认罪。”盛纮沉声,一砸案板,举手投足间尽是莫大威严:“为表公正,来人,呈上本案证物,押上刺客。”

有衙役端出几柄染血的长刀。

有衙役抬上一具尸体,那是顾廷烨的替死小厮稚阙,他的尸体已经泡发,甚是凄惨。

有衙役压上几个疲惫的黑衣小厮,那就是刺杀顾廷烨的刺客。

有衙役端上一本册子,那是白家人与刺客的证词。

“证物确凿,刺客俱在,顾廷烨的小厮尸身俱在,证词俱在。”盛纮再拍案板,厉喝道:“白靖东,你可认罪?”

事实已定,真相大白,根本不存在辩得过的机会,白靖东干脆不再挣扎。

他仰首望向顾廷烨,直直的望向顾廷烨,话语尽显杀意:“此事皆我一人所为,为的就是杀掉顾廷烨。

他一个竖子,姓“顾”的人,凭什么占据我家的家产?白家人辛辛苦苦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便宜他?”

“这世道,哪有外孙继承家产的道理?”白靖东很是不服。

不服白老太爷的那一份遗嘱。

遗嘱是真的,但他就是不服。

顾廷烨有些坐不住,起来说道:“我外公早年遭受你们排挤,却不计前嫌收留你们,结果临别之际你们甚至想吃绝户。

他一生唯我母亲一个独女,特意书信一封,不愿便宜了你们这群白眼狼,有何不可?”

白靖东听了,沉默不语,不再说什么。

他心里很清楚,事发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输的彻底。

既已认罪,斗嘴也没什么意义。

“记录在案!”盛纮挥手道。

这些对话,都是呈堂证供,特别是顾廷烨与白靖东交谈的话,已是直接认罪。

这些话语记录在案,此事就是毋庸置疑的铁案,哪怕是神仙也不可能翻案。

一言落地,盛纮猛然拍案:“白靖东心生邪念、谋害勋贵,本官依《周律·刑律》,判处嫌犯白靖东,斩立决,以儆效尤!“

言罢,令牌落地!

几个衙役见状,立刻上前压住人,一个个神情肃然,令人心头一震。

“白家本为商贾之家,承蒙圣上仁慈,特赐商贾后人亦可科考读书,报效家国。”盛纮说着,望了白靖东一眼。

目光并未久留,盛纮干脆定性道:“怎料,白家不思感恩,公然刺杀侯爵之子,损害社稷安宁。本官判处,白氏族人三代以内,不得科举入仕,望其悔改,迷途知返!”

这话一出,哪怕心死如灰的白靖东,也不禁心头大寒,抬起了头。

儒袍年轻人与蓝袍老者也猛地抬头。

太狠了!

大周律例,禁止商人科考,但并不禁止商人的子嗣读书科举。

也因此,富商都会尝试着转为富农,再经富农转为士人。

也即第一代从商发家,第二代买田读书,转为耕读传家,从而科举。

要是第二代有人成器,那第三代就可以顺势转为豪绅,自此由商转士。

要是第二代的人读书不成器,那也不影响,第三代继续。

三代人下来,但凡二、三两代有一个人读书成器,由商转士就会成功。

毕竟,但凡有个进士功名,金钱开道,披上一件六七品的官袍还是不难。

当然,要是第三代也不成器,那也就意味着由商转士失败。

二、三两代都不成器,也就意味着家族对外的影响力其实一直是在一代老太爷的身上,等到一代老太爷去世,家族注定迎来一波大衰败。

而如今,白家失去了读书入仕的机会!

族人不得入仕,这种判罚可是相当的重。

甚至,说是堪比斩首也不为过。

白靖东手脚微微发抖,这就是读书人的嘴吗?

这句话,几乎宣布白家灭族!

所谓灭族,不是白家人都死去,而是白家人都自主分散,家族没有凝聚力,自主消亡。

因遗嘱和刺杀一事,白家人财皆失,注定衰败相当长久的一段时间。

但,一切都还有机会。

读书!

社会文风鼎盛,读书为荣,但凡子孙中出一个读书成器的孩子,白家就还能兴盛。

结果,不让科考?

可不就是宣布白家族灭?

读书人,真狠啊!

简直比玩刀子的都狠!

刺杀的事情,竟然牵扯到了连坐。

以“不思感念君恩”之名,施行连坐之事!

就在这时,盛纮又判道:“白靖远,参与谋划刺杀之事,判处年后问斩。”

他又望向儒袍年轻人:“白靖成,秀才之身,参与谋划刺杀之事,本官欲上报学政,判处年后问斩。”

一般来说,读书人都有不少优待,秀才哪怕是犯了罪,也可享有减轻刑罚的特权,往往需得上报学政,以上级判处为主。

不过,刺杀侯爵嫡子在罪状中属于是非常典型的重罪情节,特权几乎不会生效。

一言,定下了两人的结局。

盛纮一脸严肃的说道:“白靖东、白靖远、白靖成三人罪大恶极,罚其商铺、田宅、资产充公。”

“宁远侯嫡子顾廷烨,其母白氏为白老太爷独女,顾廷烨手持遗嘱,经本官与知州、同知鉴定,为真。”盛纮断言道:“顾廷烨可继承遗产。”

言罢,鼓声震动。

.......

东关街。

这是一条临近扬州高官府邸的街道,往外走不到一百米就是商铺,异常繁华。

“仲怀,这些日子住得可还习惯?要是不行,那就再换一换院子。”

江昭、盛长柏两人来到一处占地约一亩左右的院落。

小院细竹扶疏,有一条丈许宽的小溪流过,甚是清幽宁静。

这些天,顾廷烨一直在处理白老太爷的遗产。

白老太爷富甲一方,盐庄、盐行、庄子、铺子、宅子、田地遍布淮南一带,顾廷烨贸然继承遗产,单是缕清这些资产,都得耗费相当一段时间。

而这座小院子,则是江昭安排了让顾廷烨暂住的院子。

顾廷烨精神气上佳,连连点头,开玩笑道:“子川的安排甚是妥帖,我都有些乐不思蜀呢!”

“哈哈!”江昭儒雅一笑:“习惯就好。”

“说起来,这段时间的事情,幸亏是有子川。”顾廷烨走了几步,言语间很是感慨。

饶是时至今日,顾廷烨也不禁心头微寒。

相比起汴京,地方上的一些人当惯了土皇帝,不知天高地厚,出手确实是不知轻重。

特别是一些小地方,皇权的影响力还真就不怎么样。

当然,也因此而孕育了其独特的办事方式。

郡望,就是其中的媒介。

皇权可以影响郡望,郡望则是影响山野之地。

只能说,有好有坏吧!

“我与仲怀一见如故,区区一些小忙,不必挂怀。”江昭罢了罢手,并不在意。

顾廷烨没说什么。

他是知道轻重的人,自然知道这些所谓的小忙并不小。

淮左江郎名扬天下,人家轻松办成事情,那是人家的本事,并不意味着这个忙就很小。

“长柏。”顾廷烨又向着盛长柏拱了拱手。

这段时间,白老太爷入葬,事情繁杂,偏偏江昭名声太旺,实在不宜频繁出场。

因此,经江昭介绍,盛长柏与顾廷烨相识。

盛长柏名声小,没那么多顾忌,却是不吝的出手相助,两人也经此而有了不小的交情。

盛长柏微微颔首,颇有君子风度回了一礼。

“日子都商量好了?”顾廷烨笑着问题。

一些心中的谢意,点到为止即可,不宜说得太深,否则就显得虚伪。

是以顾廷烨不再说感谢之事,反而问起了江昭的婚期。

江昭与盛华兰,两人结亲的流程从去岁就已经开始逐步进行,走了相当一段时间,已经到了娶亲的阶段。

“姐夫六月初就得到任,恰好五月初五是个吉祥的日子。”盛长柏答道。

顾廷烨算了算日子,笑了笑:“不介意我吃点喜糖吧?”

“咦?”江昭有些意外的望了过去。

“仲怀竟然要留下喝喜酒?”

“怎么,不欢迎?”顾廷烨自然知道江昭是惊讶于什么。

如今才四月初三,距离五月初五可是足足有一个月。

要是他留下喜酒,注定得多耽搁一个月的时间。

“相距结亲尚有一月,我只是有些意外于仲怀留下来。”江昭一笑,耐心解释道:“要是不耽搁仲怀的正事,那一齐吃杯喜酒,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哈哈!”

三人相视,齐齐一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