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三十五章 入族谱

江府,主院。

江忠、海惜蕊两人居于主位,江昭与盛华兰居于左首与左次席,往下是江晓、江旭两个弟弟。

除此以外,二叔、三叔居于右首、右次席。

江昭的二叔、三叔,也就是父亲江忠的两位弟弟。

父亲江忠那一代,三子五女,联姻的联姻,科考的科考。

二叔是举子出身,为通判副职之一的推官,正七品,位卑权高。

三叔也是举子出身,任职一县县令,从七品,含权量十足的县太爷。

不过,因科考功名问题,两人的上限也就是正六品实职,五品红袍是一个大门槛,非进士出身很难爬上去。

除了两位叔叔,往下则是近十位老者,都是五十来岁的样子。

这十余位老者,有的是江昭的族叔、有的是江昭的族伯。

论起亲缘关系,有的是祖父江志那一代传下来的。

祖父江志有几个亲兄弟,几个亲兄弟又有子嗣,这些子嗣与父亲江忠是一辈的人物,属于是堂亲。

有的是从曾祖父江沅那一带传下来,曾祖父江沅的亲兄弟都有子嗣,这些子嗣与祖父江志是堂兄弟,祖父的几个堂兄弟又有子嗣,跟老父亲江忠也是同一辈的人物。

论起亲缘关系,仍是三代以内。

不过,相对而言要远一些而已。

从这些同支的江氏老一辈人物选出的十余位威望、能力、德行都上佳的老者,也就是所谓的宗族耆老。

淮左江氏,也算是传承有序的大族。

这十余位老者,或多或少都有官身,多数为八品,少数为九品,都是位低权高的类型。

这次,十余位耆老齐聚,却是为了见一见盛华兰。

江昭是嫡长子,那盛华兰就是宗妇,不可不见。

人精的好处,就是能认清自己的位置。

十位余耆老都非常清楚江昭是江氏兴旺的核心人物,是以身段都摆得很低。

左次席,盛华兰正襟危坐,平白有些紧张。

其实,盛家也有宗族耆老。

不过,相比起江家这种掌权实权、各司其职的宗族耆老,盛家的宗族耆老少有掌权者,盛家的产业也算不上广,兴旺与否全凭父亲盛纮一力支撑,那些宗族耆老未免也就有一种装装样子不干实事的“充数”感。

主座,江忠颔首。

“开始吧!”

言罢,有丫鬟端上两杯茶,盛华兰从丫鬟手中接过茶,走到海惜蕊身边,恭敬递茶过去。

“儿媳给母亲请安!”

海惜蕊柔和一笑,欣然受茶。

盛华兰这个儿媳妇,可是她特意为儿子挑选的。

此前,她就借着举办宴会的事情,好几次与盛华兰有过交谈接触。

无论是人品行径,亦或是教养,都有考察过。

只不过,盛华兰自己都不知道而已。

江昭顺势起身,从盘中取过余下的另一杯茶,呈给了老父亲。

江忠抚须一笑,满意的点了点头。

若说新妇给婆婆敬茶有了变味的迹象,那儿子给父亲敬茶,纯粹就是走个过场,不让新妇孤单惊慌。

父与子,抬头不见低头见,谁还缺一杯茶不成?

是以,哪怕同为敬茶,夫妇二人一起,实际上的主角也是新妇,而非丈夫。

江忠、海惜蕊二人象征性的抿了口茶,相视一眼,海惜蕊率先说道。

“华兰,盛氏书香门第,你的母亲王大娘子出身兰溪王氏,你又自幼养在勇毅侯独女膝下,教养自是上佳。”

“将来,昭儿四处为官,你却是得劳心操持,不可懈怠。”

一句话说出,盛华兰心头松了口气,紧张心绪一下子就去了七分。

婆婆究竟有没有刁难的意思,一句话就很容易听出来。

夸就是没有刁难的意思,就是满意。

反之,无论是半夸半责,亦或全是责备,都是不满意。

海惜蕊的话,以赞誉为主,有训而无诫,就是那种非常“干净”的庙见之礼。

也即,不趁机夹带私货,不趁机打压新妇,表现自己的威势。

“既为宗妇,切记要承担好子嗣绵延的责任。”海惜蕊又补充了一句。

“谨记母亲教诲!”盛华兰举止端庄,恭声答道。

绵延子嗣,这也就是宗妇最主要的责任。

“夫妇一体,各司其职即可!”江忠象征性的过了庙见之礼。

这种东西,除非是婆媳勾心斗角,否则也没什么好训诫的。

“儿媳谨记在心。”盛华兰心头一松,再次行礼。

她实在没想到公公婆婆会这么好说话,竟然几句话就过了庙见之礼。

据她所知,一些不太好的公公婆婆,甚至能训诫一上午。

这就是江氏家风吗?

新人敬了茶,老一辈受了茶,训了话,也就意味着庙见之礼正式完毕。

江昭、盛华兰两人重新落座。

主座,江忠抚须颔首,起身道:“去祠堂!”

话音未落,十余位耆老相继起身。

江忠与海惜蕊相视一眼,大步往外走去,江昭、盛华兰落后一步,紧紧跟随。

往后则是江晓、江旭,十余位耆老,依次排列。

一行十余人,齐齐赶往祠堂。

江氏祠堂,精雕匾额上书“祖德流芳”四字。

烛火燃烧,列祖列宗牌位一一排列。

牌位干净敞亮,一看就是时常有人擦拭。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

这些牌位,往往是几天就擦拭一次,不时有耆老自发的来擦,偶尔也会有江忠、海惜蕊、江晓和江旭四人擦拭。

香烟交织,香火鼎盛,从未断绝。

但凡大族的祠堂,都不会缺香火,更遑论江昭前些日子才考上了状元郎,祠堂香火也就越发烧得旺。

祠堂内,早已摆上了一道楠木供案,上有香炉供奉,以及一本上书《江氏族谱》四字的书谱。

这族谱足有五指厚,凡江氏五服内的男丁,都有记载。

因江氏绵延至今尚未有过五服以外的子弟,是以但凡是淮左江氏出身的男子,名字都在族谱上。

焚香三叩首。

江忠起身,持笔悬腕,望向了族谱上单开一页的“江昭”二字。

本来,江昭的名字是在父亲江忠的下面,也即“子-江昭”。

但,自从江昭考上了状元郎,身份就不可同日而语,经宗族耆老商议,却是单开一页。

除了江昭,曾祖父江沅、祖父江志,一位是开创者,一位是发展壮大者,都是单开一页的人物。

其实,也有几位耆老希望江忠单开一页,但江忠却有自知之明,自认德行不足,贡献不够,也就未曾单开一页。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江忠就再也不能在族谱上单开一页。

江昭是江忠的儿子,要是以后江昭特别成器,那么作为父亲的江忠就是大功一件,兼而有任职族长的经历,倒也能单开一页。

“配-盛氏,宥阳盛纮嫡长女!”

几笔落下,江忠望向几人:“宗族耆老见证!”

言罢,无有异议,江忠掏出族印,盖了上去。

礼成!

敬了茶,祭祀了祖宗,又录了族谱,重要的仪式也就基本完成。

往后,就是新妇回门。

不过,相比起入族谱这种有实质性意义的仪式,新妇回门就是纯粹的去吃顿饭而已。

一应仪式完成,江昭主动走出,为盛华兰介绍起了宗族耆老。

“这位是江献堂伯......”

“这位是江礼堂伯......”

盛华兰一一认人,举止端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