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 > 第三十一章 饭间的沟通

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 第三十一章 饭间的沟通

作者:图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2 15:17:49 来源:小说旗

省城的变化确实是很大的。

首先体现在就是人的表情变的丰富起来,不再是死板板的一张脸,其次就是商店里各类东西渐渐多了起来。

街上渐渐地有了卖西瓜和水果的摊子。

柳巷里的人还是不少,各种小吃店人满为患。

六味斋的卤肉窗口也有不少的人。

在解放大楼,王鹏特意买了一只冰砖,尝了起来,当然赶不上后世的冰激凌好吃。

但是,比镇上出的那种满是他糖精味的冰棍可是好吃了不少,奶油味也重了不少。

到了百货柜台,他选了十四套蓝色的秋衣秋裤,主要是给师兄弟们一起买的。

这段时间,大家打猪草、煮猪食,每天起早贪黑非常的辛苦,这些秋衣秋裤就算是犒劳他们了,也可以作为练功服,算是一次团建吧。

到了副食柜台,王建还买了两瓶汾酒和一条大光烟,烟酒号是他从街上贩子手里买的。

他准备晚上送给王红兵。

在冷库建设过程中,养鸡养猪的事情上,王红兵帮了王鹏很大的忙,王鹏一直想感谢一下他。

另外,这次王鹏还想再抓两千只鸡雏和一百头猪仔。因为,两千只鸡雏和一百头猪仔,这个数量看着多,但是一放在场子里,就显的少了,几乎看不出什么来了。另外为了保持牲畜出栏数量的不间断,也得再续一茬。

即使是这样,还存在一个饲料的问题,他想通过王红兵帮忙解决一下饲料问题。

东转转西转转,王鹏也一点儿也没觉得多难熬,好像就那么一会儿就到下班时间了,他坐公交到了蔡光美的住所。

谁知刚敲门,就见到王晓东笑吟吟地站在迎接他呢,厨房里还传来刺啦啦的炒菜声。

“东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到没多久,听我妈说你要过来,就一直等着你,看来咱俩还是有缘分。”

“那是当然,没有缘分我怎么会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了你,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咱俩可是共枕眠过的。”

“你别说还是。”

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王鹏将带的烟酒放到了桌子上,朝厨房里喊了一声。

“姑姑,姑父什么时候回来?”

“给他说了,他马上就回来了。”

话音未落,已经传来了钥匙开门的声音,果然门一开就见王红兵走了进来。

“哎,晓东也回来了?”

“嗯,就是要给你们一个惊喜!”王晓东调皮地和他爸说道。

王红兵呵呵一笑,白了王晓东一眼,然后向王鹏说道。

“小鹏,你养的那些猪和鸡现在情况怎么样?”

“姑父,好着呢,这次我想再进点儿鸡雏和猪仔回去续上,就是害怕饲料供不上。”

“饲料不是问题,我帮你协调,只要你有能力就多养一点,国家现在已经放开了政策,允许发展私营经济,这个好时候你要把握住。”

“姑父,我知道了,听我姑说你正在搞肉联厂项目?”

“嗯,随着政策的放开,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增长带来的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局里决定提前在这方面做好布局,项目并不大,日屠宰生鸡也就五万只左右。”

“你们的这项目预计什么时候完工?”

“到明年夏天去了,争取确保后年元旦和春节市场的供应。”

“货源有保证吗?”

“货源主要来源于局里下属的养殖场。”王晓东随口说着,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小鹏,你养的那点儿东西,销售根本就不是问题,尽管给我们送过来就是。”

“不是的姑父,我这段时间也在想今后发展的事情。

我想将我们村西边的荒山都承包下来,用其中的一个山沟搞养殖,鸡呀、猪呀都要养一点儿创建自己的品牌。

因此,从育种、饲养、宰杀、销售都想建设一个一条龙的生产体系。

你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个人,过来进行指导和策划。”

“你准备投资多少钱?”

“首期投资不下五十万,后面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继续往里投。”

“你哪来的这么多钱?,我们的这个项目也就是三十万。”

“不瞒姑父,我前半年和省教育出版社合作搞了一个高中同步学习资料,效益还挺好,出版社给了一点儿钱,我想拿出来继续发展。”

“这样啊,可以,我一定大力支持,等我好好地给你核计一下,看怎么实施。”

两人正聊得火热的时候,蔡光美开始叫唤了。

“你俩等吃完饭再说,先过来吃饭。”

“姑父,今晚喝点儿?”

王鹏将自己带来放在桌子上的酒,拿了一瓶,走了过去。

“喝就喝点儿。”

王红兵的话音刚落,蔡光美接着就说道。

“要喝你自己一个人喝,晓东和小鹏还是小孩子,不要让他们喝酒。”

“小孩子,你看小鹏像小孩子吗?干的事情,大人都干不出来,再说晓东开学都大二了,该喝就喝一点儿。”

王红兵不以为意的地说道。

听了自己老头的话,蔡光美又不由地打量了一下王鹏。

你还别说这哪里像一个小学生,那个头都快超过王晓东了,至于思维,那就更别说了,即使是自己两口子都不一定能赶上他,不由地犹豫道。

“小鹏,你想喝就喝一点儿。”

“我陪姑父喝一点儿,姑没事的,让东哥也喝一点儿,毕竟要走向社会的,先练练。”

“好吧,可不敢喝多。”

“不会的,三个人一瓶酒,没什么大不了的。”

蔡光美拗不过他们,便放了四只杯子在桌上,给自己也到了一杯,开始喝了起来。

二两的杯子,一人一杯一下子一瓶酒就下去了八两,剩下的二两正好留给王晓东喝。

这样,怎么也不会出问题,蔡光美心里暗暗地笑了一下。

有了酒的助兴,大家的话题更多,尤其是王晓东刚从津城回来,给大家讲起来大城市的见闻,津津乐道。

“小鹏,你说政策就这样了?”

冷不丁地王红兵问了王鹏一句。

“那肯定就这样了,而且,还会越变越开放。

比如说畜牧市场,将来就可能会对私营经济全面开放,随着开放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还有竞争。”

“那你认为我们畜牧局今后应该怎么办?”

“这个我也说不好。

私营经济的优势在于成本低,船小好掉头,风险也就小。

国营经济拥有先发优势,是国家的主导产业。但是,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谁胜谁负说不准,但我想的最好是合作共赢。”

“怎么样才能合作共赢呢?”

“进行股份制改组,或者鼓励员工创业,然后自己进行技术指导、市场指导、资金扶持,然后实现共赢。”

“看来还真是狼来了。”

“姑父,你不尽然。

其实,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功能会分的越来越细,不同的部门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政企肯定是会分家的,管理、服务、甲方、乙方都会有明确的界定的。

大家都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越早布局收益越大。”

“小鹏那你的意思是,我们畜牧局下面的这些企业都会剥离出去的?”

“那是肯定的,以后畜牧局的职责只会演变成管理职能,参与经营活动的模块肯定是会被剥离出去的。”

“那这些企业被剥离出去以后,他们会怎样呢?”

“这不好说,估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时间里,好多企业员工都会面临失业、下岗风险。

挺过来的,会走的很好,挺不过来的,结局就非常的不好,这种阵痛会伴随有的人一生。”

“唉,看来真的要走到这一步了。”

“那是肯定的,不过及早布局,提前冲浪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还是能够获得先机的。”

看他俩说的沉重,蔡光美接口了。

“王红兵,不用有的说没的说,让小鹏先好好吃饭,吃完饭你们再聊。”

两人也只能适可而止,专心吃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