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 > 第八十二章 传山医术

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 第八十二章 传山医术

作者:图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2 15:17:49 来源:小说旗

“这个我知道。”

“张爷爷,盖房子的材料怎么办?”

“我让人给你去收。”

“那太好了,你可以不可以安排人长年累月地给我收东西。”

张有才通过昨天的谈话知道王鹏的意思。

“小鹏,收东西需要的费用很大,你是准备长久地搞,还是就搞这么一段时间?”

“当然是准备长久搞。张爷爷,如果你有路子,就让他们动起来吧,我可以先给你一笔资金,让你具体来负责这个事。”

“费用很大的。”

“没关系,我先给你五十万,你看的办,用完以后再给我说。”

“能行,那我就我传出信儿去了,让他们收所有的老物件。”张有才将老物件三字咬得很重。

“行,所有的老物件。”

商量好具体的细节后,王鹏和张有才到了镇上信用社,用五十万现金给张有才开了一个户头。

“张爷爷,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这块儿鼎盛商行具体的负责人了,底下的事你说了算。”

“行,小鹏难得你这么信任我,我一定给你把这件事情办好。”

“张爷爷,你不要让他们局限在咱们这个地方,可以多往晋中、晋南跑一跑。”

“这个我知道。”张有才白了王鹏一眼。

就这一眼,让王鹏知道张有才也是个中老鬼,说不定他真有古物的来路渠道,也算是无心插柳吧。

把事情说好以后,王鹏要请张有才到饭店喝酒,结果被他给拒绝了。

无奈,他只能一个人遛到了三姐的商店。

自从到广州以后,王鹏就没有和三姐照过面,昨天过来取卤味的时候,也仅仅是和姑父打了个招呼,今天过来,他肯定是要见见三姐的。

“小鹏,我听说你回来了,正准备找你呢。”

三姐一见王鹏就说道

“嗯,回来几天了,一直没有工夫过来,商店的情况怎么样?”

“挺好的,每天来批发的人不断,还是很忙的。”

“三姐,过两天村里开始滚元宵,当天走不了的元宵可能要存放在这儿的冷库里,你准好准备。

另外,村里元宵的事情,由你来负责和供销社、村里结算。”

“你又开始滚元宵呀,今年的价钱怎么算?”

“还按去年的价格吧。”

“行,我知道了。”

王鹏在三姐的带领下到商店里和饭店里都转了一圈,觉得管理的还是不错,就是厨师的衣服有点儿脏。

“三姐,原来不是对厨师的着装有要求吗,怎么现在看得不是太好。”

“是的,那几个家伙太懒,不好好洗衣服。”

“当时,我记得安排让服务员给他们洗的看来没执行下来啊?”

“执行着呢,就是今天好像让你赶上了。”

“不管是赶上,还是没赶上,这样都不行,告他们如果不执行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款,第三次就不要来了。”

“我知道了。”看王鹏来了劲儿,三姐赶忙转移话题,“小鹏,好多人想买电视机,你能不能搞到?”

“能行,这次去广州,我进了不少电视机电冰箱呢,给商店饭店里还进了两台,货马上就到了,到了以后,我让他们给店里留一部分出来。”

“真的,那我落实下需要多少。”

“可以,还有别的东西呢,你平衡好各种关系。”

“知道了。”三姐兴奋地说道。

和三姐聊了一些具体事以后,王鹏回到了家里。

经过两天的忙碌,王鹏基本上将眼巴前的事儿忙完了,他的心也静了下来。

吃过晚饭,他便一头钻进了友仁爷爷留下的院子开始练习起了针灸和看起书来。

王鹏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现在的反应十分的灵敏,无论是动手,还是动脑都十分的精准清晰,记忆力也增强了很多,这样用在学习上,真的是事半功倍。

友仁爷爷留下的书籍,除需要反复研读的几本,其余的他全部还给了友仁爷爷。

然后到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又补充了一部分,足够他读了。

现在,他读的是《本草》,他要熟记各类草药的形状、药效、特点。

这是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旷日持久的坚持,因此,他一有时间就过来读书。

友仁爷爷传承自傅山先生,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时期一位令人瞩目的人物。

他不仅在思想界和艺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医学领域更是建树颇丰,堪称当时医道楷模。

他出身世代书香,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其专精医术。

他既能吸收前人精华,又能突破陈规,别出心裁,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

傅山的医术以实用见长,尤其擅长妇科和儿科。

他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简便易行、疗效显着的诊疗方法,使不少疑难杂症得以攻克。

同时,他还着述颇丰,将毕生心得凝结成书,惠泽后世,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太原傅科》一书。

《太原傅科》全称《傅青主男女科》,是傅山的医学代表作。

全书共分男、妇、儿三科,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汇集了傅山多年行医经验和心得感悟。

书中方法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分析透彻,用药准确,切合临床实际,堪称傅氏医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然而,这部医学巨着在傅山在世时并未刊行于世。

当时,仅在民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为数不多的几部抄本多为傅山的弟子或亲友所藏。

王鹏现在手头就有一本,是傅山先生亲笔收录,弥足珍贵。

这本书,忠实记录了傅山的原始医案和心得体会,保存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其中傅山先生的批注和眉评,更显珍贵。

世人评价傅山先生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学,学不如人。

前世晋祠庙里有傅山先生纪念馆,但是馆藏的东西均为后世的画片,甚少真迹。

此世得以重生,并传承其医学,王鹏肯定是要出把力的。

对于傅先生的这部医术笔记,他也是反复研讨,默能成诵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