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综影视之横行甄嬛如懿 > 第442章 甄嬛传之雍正009

胤禛:“准噶尔很多人会跟着噶尔丹叛乱,是因粮食短缺,为了活命,不得已为之。”

“若是儿子能建立起一座人墙,解决他们的粮食短缺,或许能说服一些人投降大清。”

康熙:“何为人墙?”

胤禛:“儿子曾经有看过些杂书,上面提到羊毛可以做成很多御寒之物。”

“准噶尔是牧羊部落,有的是羊毛。辖区内有生长一些名贵药材,这些皆是我们需要的。”

“我们可以成立一支商队,用粮食与准噶尔人置换,彼此互惠互利,准噶尔的百姓日子能过得下去,必定不会跟着噶尔丹干掉脑袋的事。”

康熙:“羊皮可御寒,终究是少数,恐换不了多少粮食。”

胤禛:“儿子所提,并非直接用羊皮,而是用羊毛;听闻有种绵羊,专产羊毛,几个月剪一次,用其产下来的羊毛做成御寒之物特别保暖。”

“皇阿玛可曾记得春秋战国时管仲以粮食换布的典故?”

康熙:“当然,管仲先鼓动齐国王臣穿鲁缟制成的衣服,抬高鲁缟的价格,一边特意降低粮价,诱使鲁国放弃种粮,转而大量生产鲁缟来换粮食。”

“当鲁国的粮食殆尽要以布换粮时,管仲下令禁止穿鲁缟制成的衣服,一边抬高粮食价格,至使鲁国陷入粮荒,不得不屈服于齐国。”

“你想抬高羊毛的价格,诱使准噶尔养羊来换粮吗?”

胤禛:“皇阿玛英明,儿子正有此意,若是准噶尔的百姓知道可以用羊毛来换粮食,定不会选择用命来换粮。”

“他们中的很多人会放下武器转而养羊,此法在准噶尔中传开,其他蒙古部族纷纷效仿,蒙古之危可解。”

“儿子愿乔装进准噶尔游说里面的百姓,请皇阿玛成全。”

康熙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此去危险重重,一个不慎,你就要留在那里,你当真不惧?”

胤禛一脸慷慨:“为大清和平,儿子不惧死,若有朝一日,儿子不慎落入噶尔丹之手,他用儿子来威胁皇阿玛。”

“请皇阿玛不要犹豫,直接用我大清的箭将儿子射死。能为大清和平做一份贡献,儿子虽死犹荣。”

康熙最终同意了胤禛的做法。

得到指令,胤禛带着几个身手好的手下乔装打扮混进准噶尔。

找到不服噶尔丹之人进行游说,以羊毛、珍贵药草换粮为由,劝其带部脱离叛乱队伍。

大清强势,准噶尔所有将士加一块不到十万人,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与大清敌对。

在胤禛的劝说下,成功动摇了三万人叛乱的念头。

胤禛顺势许于好处,由他们去劝说其他人,若能劝得其他人放下武器,可送粮食为报。

有了更多人瓦解噶尔丹的队伍,到最后跟着噶尔丹上战场的只剩下两万人。

大清十万大军轻松取得胜利,噶尔丹自尽而死。

战事完成,康熙大赞胤禛的嘴能顶千军万马。

胤禛:“儿子有此成就,与皇阿玛平日的教导脱不开关系,儿子多谢皇阿玛栽培。”

胤禔胤祉胤禩心中酸涩不已。

胤祺在这场战事上伤了脸,没在这里。

胤禔:“四弟头次办差,就办得这么漂亮,以后有空,多与大哥聊聊。”

胤禛:“大哥在战场上英勇无敌,杀得敌人自动避让,我不如大哥。”

胤禔为了在康熙面前得个好表现,在战场上玩命的拼杀。

杀到最后都杀红了眼,周边的人不自觉的退去,免得给这个杀神送上功绩。

康熙乐呵呵道:“老大老四都是好样的,没给皇家丢脸。”

胤祉在战场上的表现一般。

胤禩没分到上战场的任务,又没像胤禛一样主动讨要任务,此次跟来纯粹是学习,没表现的机会。

两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胤褆胤禛大出风头。

战事完成,胤禛自动请求留在准噶尔善后。

胤禛:“皇阿玛,与准噶尔的交易需要个过渡,儿子愿留在准噶尔牵个头,等事情理顺了,儿子再回京城。”

康熙对那些放下武器之人不放心,确实需要个人监督一阵子。

老大作战英勇,在处理杂事上没有老四心细耐心,且羊毛一事是老四提出来的,由他来处理最好。

康熙:“尽快处理完事情回来,朕给你封爵。”

大军离开,胤禛在准噶尔待了大半年,带着一堆用羊毛制成的衣服回到禁城时已经是康熙三十六年底了。

外面积了层厚厚的白雪,胤禛带回来的羊毛衣服刚好派上了用场。

康熙穿在身上动了动,欢喜道:“还别说,这羊毛制成的衣服舒适柔软,保暖性好,不比羊皮制成的衣服差。”

胤禛:“最主要的是割羊毛不像剥羊皮一样是一次性的。一头羊从羊羔养大需要一两年,割皮下来制不成一件衣服。”

“一只绵羊一年产下来的羊毛能制作几件衣服,显然用羊毛制作衣服的成本更低一些。”

康熙:“准噶尔有了这个进项,应该能安稳一些时日了。”

胤禛:“大多数人并不想打仗,只要勤快些就能换取活下去的机会,不会有多少人愿意用命来换。”

“这个先例一开,其他蒙古部族纷纷效仿,这便是一堵减少战事的天然人墙。”

康熙满意的点点头:“你辛苦了,回去休息几天,往后不必去上书房,直接去户部当差。”

除了胤礽外的其他阿哥都是娶了嫡福晋方能进入朝堂,胤禛尚未大婚就进入朝堂,让后宫妃嫔阿哥们羡慕不已。

准噶尔战事完时,康熙便想着大封诸位皇子,只因胤禛在准噶尔未回,大封的旨意便一直压着。

胤禛回来没几天,康熙大封的旨意便下来了。

一三四三位皇阿哥皆封了郡王,五八十三位皇阿哥为贝勒,七九两位为贝子。

胤禛的贡献大,又是嫡子,他的初封是郡王,出身同样高的胤?缺少贡献,初封便在胤禛这位哥哥之下,为贝勒。

胤禔是长子,入朝堂多年,在战场上表现英勇,有大贡献,为郡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