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漠群英传 > 第32章 惨败

大漠群英传 第32章 惨败

作者:落霞孤鹭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2 15:18:04 来源:小说旗

昔日,韩擒虎坐镇西北,拥兵十万,大唐边疆扩张至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伊吾、鄯善、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小国皆纳入大唐版图,唐朝从此建立了以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后张说为相,为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裁撤边军二十余万,改府兵制为募兵制。韩擒虎死后,安西军数量降为二万左右。这点兵力分散驻守在浩瀚无边的西北大漠,捉襟见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短板,李隆基对西域各少民部落实行羁糜州制度,由少民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世袭其职,虽受唐都护府监领,但财政自治。当朝廷需要他们出兵时,则必须服从调遣。

高仙芝军队正是由一万安西军与两万葛逻禄军、拔汉那军组成,共计三万余人。葛罗禄部众此时反叛,怛罗斯原本相持不下的战况立即扭转。

硝烟弥漫战场,长矛如林,箭矢如雨,刀光剑影在阳光下闪烁,喊杀声震天动地。只见血肉横飞,尘土飞扬,场面极其惨烈。高仙芝竭力指挥,接连组织数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怛罗斯城墙下堆满了大食军的尸体,然大食国凭借地理和人口优势,援兵源源不断,仿佛韭菜,根本割不绝。且距离怛罗斯不远的呼罗珊乃是大食国屯兵之所,为对抗武器精良,彪悍凶猛的安西军,呼罗珊总督正在进行募兵动员,已召集二十万士兵,不日即将出发驰援达罗斯。

攻城之战异常艰苦,中郎将韩擒豹和游击将军张吉担任左、右陌刀将,二人身先士卒,双手挥动陌刀,与敌军近身肉搏,身上溅满敌军鲜血。大食军队躲在坚固城墙之后,手持钩、弯刀、强弩顽强抵抗。韩擒豹急了,亲自登上云梯爬城。他快捷如猿猴,矫健身影眼看即将跃入箭楼,不提防雉堞后突然伸出一根钩杆将云梯顶翻。韩擒豹“啊”一声惨叫,跌落在地,摔得七荤八素,动弹不得。一团团火焰从城里掷出,云梯和韩擒豹身上都着火了。韩擒豹在地上翻滚,扑灭身上火焰。敌军乱箭如雨,纷纷射向他。他大腿中了一箭,情形危殆。

张吉一手高举盾牌,抵挡着箭雨,全力驱动马匹,不顾性命冲到城下,俯身伸手拉起韩擒豹。二人同骑,退回自家阵营。然其胯下战马身中十余箭,一声悲鸣,口吐血沫倒毙。

这时,高仙芝作了一番整顿,又用钩车、木马攻城。唐军靠近城墙时,城上投下的巨石从天而降,多如流星,把唐军砸得七零八落,伤亡惨重。

眼看伤亡逐渐增大,情况危急。张吉心急如焚,对高仙芝说:“将军,您率兵深入敌境,如今后无援兵,大食军气势汹汹,如果他们继续进攻,我们都将战死在此。不如退守白石岭,从长计议,考虑退兵。”

高仙芝一手挥舞宝剑,砍翻一名敌军,心中不甘说:“我打算召集被打散的军队,明天再和他们交战。”

韩擒豹捂着大腿上的伤口,立即反驳道:“形势严峻,我军大势已去,不能坐以待毙。以我大唐国力,很快可东山再起,不需做无谓牺牲。”

张吉见高仙芝依然犹疑不决,立即说:“将军,请让我在前开路,我们从白石岭撤退。”

他当机立断,带领部分士兵急行军来到白石岭。白石岭地形险要,道路狭窄,步兵、骑兵只能一个跟着一个前进。而拔汗那部落抢先逃走,军队以及辎重车堵住道路,众人寸步难行。张吉心急如焚,眼见大食军如蚂蚁一样呐喊着追上来,他再顾不得许多,手拿大棒,奋力打向阻碍道路的士兵和马匹。

大棒之下,士兵们慌乱躲避,马匹也惊恐嘶鸣,纷纷逃窜。跳下山崖摔死、投水溺死的十有**。狭窄山道终于畅通,高仙芝在张吉和韩擒豹的护送下,狼狈不堪,艰难撤退回到安西都护府驻地龟兹镇。此役导致三万多士卒几乎阵亡殆尽,仅剩两千多安西军生还。虽然减员数量主要是投敌的葛逻禄军与损失的拔汗那军,安西军依然元气大伤。

怛罗斯之战,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境冲突中唯一一次打胜安西军,也是常胜将军高仙芝唯一的败仗。他上表李隆基,详述了战斗经过,忐忑不安等待圣裁。恰在此时,张长弓前来探望他。

张长弓一路行来,只见马车一辆接一辆横冲直撞,装满了前线撤退下来的伤兵。有的一身是血,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头缠绷带……个个疲惫不堪,神情委顿,不时可听到他们愤愤的咒骂声。张长弓忧虑重重,韩崇礼情报有误,怛罗斯之战唐军不是大胜,而是惨败。他担忧高仙芝和张吉,不由加快步伐。

来到都护府,门丁都认识他,无须通报,径自入内。书房里,高仙芝正与人谈话。他今年四十来岁,生得相貌端然,骨格雄武。坐在下首谈话那人与他年纪相仿,生得干瘦细条,微微驼背,脸上挂着谦恭的笑容,乃是其副手封常清。

封常清正侃侃而谈:“如果大食国翻越葱岭,意图东进,龟兹作为安西四个军镇的中心,总后方,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须最后推敲,调兵遣将,戎器粮草,小小的疏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高仙芝频频点头,抬眼看见张长弓,眼前一亮,微微示意,继续聆听封常清的谈话。张长弓冷眼旁观,他不喜欢封常清,封常清谦恭笑容下另有一副踌躇满志,自鸣得意的神色。

封常清三十多岁时投军,自荐为高仙芝侍从。高仙芝见他其貌不扬,眼睛有毛病,且脚短又跛,心里颇为瞧不上,没接纳他。封常清毫不气馁,每天到门口来等候,高仙芝被缠得没办法,只好接纳他为侍从。

封常清酷爱读书,学识广博精深,在军中很快崭露头角。此后高仙芝每次出征,常令封常清为留后,专门负责安西四镇的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等事宜。封常清都管理得井井有条,高仙芝因此常在张长弓面前夸赞他。同行相轻,张长弓从道士处学得的本事可比封常清强多了,只是他放荡不羁,不愿受严苛军纪束缚,对此不以为然。之后,更因郑德诠一事,对封常清嗤之以鼻。

封常清任留后时,高仙芝乳母之子郑德诠已为郎将。乳母跟高仙芝夫妇住在一起,高仙芝对郑德诠视如兄弟,连家事都会告诉他。郑德诠因而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他与张长弓相交甚厚,受张长弓影响,也瞧不起封常清。封常清每次办事回来,诸将都前去拜见,唯独郑德诠傲漫无礼不去拜见,有一次甚至骑马撞了封常清的侍从后离开。

封常清隐忍不发,等到高仙芝远征离开后。这日,他率人来到使院,派人把郑德诠召来。郑德诠每经过一道门,就有人悄悄把门关住。郑德诠一无所知,封常清一见他进屋,立即起身说:“我起自低微,高将军错爱,让我主持留后事务,你怎能对我无礼?今日,我要借你的死,来严肃军纪。”

郑德诠大惊失色,忙跪地苦苦哀求。只见公堂后帷帘开处,十二名军汉手执火棍,如狼似虎一涌而上,将他掀翻在地,剥下衣袍,露出光背,粗大的木棍从空中着力挥落,棍棒击打皮肉的沉闷声在室内噼啪作响。

“一五,一十,十五,二十……”

军汉口中数着,郑德诠后背上已是鲜血淋漓,哭爹叫娘,惊动了内院的张长英和乳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