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漠群英传 > 第42章 军魂

大漠群英传 第42章 军魂

作者:落霞孤鹭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2 15:18:04 来源:小说旗

高仙草听得云里雾里,直觉要出乱子。转身见陈忠、李福二人站在身后,显已听见对话,正欲商讨,李福大叫:“顾兄,借一步说话!”

却是顾易之缩头缩脑夹杂于队伍中,听见呼唤,对身旁伙伴说:“足下先行一步,我与朋友说几句话。”

他小跑而来,低声说:“家中长辈做主,韩姑娘与游击将军张吉定下婚约。张吉偏信谣言悔婚,韩将军咽不下这口恶气,率领族人要找他拼命。我在公学堂读书,不得不随大流跟从。多亏你们呼唤,我才有借口不去。我这小胳膊小腿的,去了当场丧命。”

三人听得明白,面面相觑。张长弓久居西域,摔断腿后才回扬州养伤,张吉一路亲自护送。怎会相信如此荒唐拙劣谎言?

“此事别有内情,不管怎样,先制止这场闹剧。”陈忠斩钉截铁,正欲换回官服出面劝和。

李福手指街尾,大声说:“别急,宋兄来了!”

宋继儒和张长弓两骑并辔急驰而来,前胸后背衣袍湿作一片,十分狼狈。娇娇打马紧随其后。三人很快越过众人,在城外二三里地拦住韩擒豹等人。

宋继儒跪在地上磕头,恳求道:“叔叔息怒!”

韩擒豹怒气冲天,吼道:“自从你父亲死后,韩家江河日下。我夹着尾巴做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素日对张吉平辈相待,须知我打仗行军的年头比他年岁还长。张吉黄口小儿,出尔反尔,视韩家如无物。你但凡是个血性汉子,是我韩家儿郎,就该随我出征,取了张吉人头来告慰你父在天之灵。”

张长弓忙磕头有声,说:“韩将军别动气!张吉是我兄长,做事欠稳妥,都怪我父亲教子无方。”说着,自己举手左右开弓打了自己一顿嘴巴子,自己骂自己说:“你这个做弟弟的,不会劝兄长,该打不该打?该打!你替父兄挨打,冤枉不冤枉?不冤枉!”

众人想笑,又不敢笑。

宋继儒见叔父们面色稍有缓和,乃掷地有声说:“叔父容禀:妹子被退婚,实乃她之幸,韩氏家族之幸。靖儿只想多谢张将军不娶之恩,何来怨恨?”

“此话怎讲?”韩擒彘怒气未消。

“我们韩家行伍出身,都知战争一旦开始,短则半年,长则数十载才能结束。军令如山,军人以身许国,就顾不得小家。妹子真嫁张将军,多半独守空房,纵然操持家务十分谨肃,每日关门闭户,一点外事不闻,难保有别样心肠之人搬弄是非,造谣生事。我观张将军其人,立场不定,极易受人唆摆,真到那一步,造成灾祸远超今日。靖儿恳请叔父们三思!”

一席话说得众人默然。张长弓擦去额头冷汗,暗地竖起大拇指。

此时,急促马蹄声传来,却是韩雪儿在侍女们的陪护下驱马疾驰而来,帷帽下的长长白纱笼罩全身,在风中飘舞,露出一张如寒霜般毫无血色的俏脸。张长弓猛见她憔悴如斯,半是心疼半是内疚,呆呆出神。

韩雪儿跪倒地上,泪如雨下,哽咽说:“叔父们爱护之心,侄女感激不尽。只是如此前去,怕落得逼婚嫌疑。侄女纵然容貌丑陋,品行浅薄,却不愿强人所难。俗语说,强扭的瓜不甜,勉强凑成一对,也是无趣。传开了去,旁人不明真相,只说侄女无人要,定要赖他。”说完,不住磕头。

韩擒豹不觉垂泪,也无别语,只说:“既是这样,也就罢了。两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人遍地爬。韩擒虎的女儿绝不让人看轻。都起来吧,难得今儿把队伍拉出来,就让你们兄妹见识什么叫沙场秋点兵。”

他对族人大喝:“韩家军老兵统统出队。”

众人应声走出,在其身后按各自兵种,呈方队站立。

宋继儒兄妹登上城楼。阳光斜照,大地一片金辉。护城河对岸沙场上,老卒们虽战袍破旧,军械各异,然步伐不乱,队列齐整。他们大都半百年纪,白发苍髯,却眼神坚定,腰板笔直,凛凛有威。秋风萧瑟,卷起阵阵黄沙,战旗烈烈,壮阔苍凉。

身披战甲的韩擒豹,目光如炬,骑着一匹枣红马,手执令旗,站在队首,煞是威武。队伍整顿完毕,他策马奔至城楼下,抱拳行礼,声如洪钟:“请宗主点兵。”

宋继儒步下城楼,骑上一匹高大黑马,在韩擒豹的护送下检阅队伍。骑兵、步兵、弓箭手、弩手、长枪队、短枪队、投石队……一身湖蓝长袍的白面书生每经过一个方队,全队上下均举起武器致意,齐声高呼“宗主”,声震云霄,气势磅礴。

刻在骨子里的记忆苏醒了。宋继儒记起儿时,全副武装的父亲多次抱着他,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走在阵前检阅三军。

“点兵!”宋继儒一声令下,传令兵迅速行动,按照昔日熟悉的阵型,逐一清点人数。一时间,沙场上响起此起彼伏应答声,整齐划一。时隔多年,韩擒虎严格训练形成的肌肉反应自觉发挥作用。

点兵结束,除了骑兵里的陌刀队,虽有病死、老死之人,韩家军各军种依然齐全。

韩擒虎崇拜李靖,把《卫公李靖兵法》研习得滚瓜烂熟,并结合自身经验加以改进,单独设立了骑兵队,主要武器为陌刀,由猛将白时雨及其师兄弟们率领。韩擒虎死后,军队内讧,陌刀骑兵队自此脱离韩家军。他们武器最精良,战斗力最强,将士均能以一挡百,且性格残忍,嗜血好杀。许是预料到白时雨将反叛,韩擒虎在临死前下令解除族人武装,勒令他们解甲归田,返回蒲类成为平民。白时雨受韩擒虎严格训诫,从不屠杀平民,韩家军的种子算是勉强保住了。

点兵结束,宋继儒返回城楼,检阅韩家军阵法。韩擒豹站在他身旁,令旗一挥,军队方戟旗幡,队列变换,气象峥嵘,光色夺目。武勇强健的弩手配有大刀、狼牙棒,各于本军战队前雁行分立,调弩上牙。这就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韩氏箭阵。敌人逼近一百步内用弩齐射;待敌军进入到二十步,即持刀、棒与先锋队一同奋击,不得后退。

城楼上站满围观人群,众人鸦雀无声,庄严肃穆。

张长弓挤在人群中,暗自摇头,禁不住想起自己看优伶演戏时的情景。他在姐夫高仙芝处多次见过点兵阵势,将士们武器精良,鲜衣怒马,铠甲锃亮,年轻有为,岂是韩家这些老卒子能比?他觉得韩家就如同天边那轮血红的落日,颓败之势无人能救。

他在人群中意外发现旧情人韩莺儿,莺儿眼含热泪,挥舞手绢,在跟队伍里的人打招呼。张长弓定眼望去,见老鬼骑马昂首挺立站在先锋队队首,淡淡阳光穿过缕缕青烟,照在他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之上,眼中神光炯然,凛凛有威。作为韩擒虎的马弁,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韩莺儿与众多韩氏子弟一样,第一次见到自家父亲的铮铮铁骨,大受震撼,忍不住流下热泪。站在她身旁的韩诗诗在队伍中也发现父亲韩远河的身影,高兴得双脚直蹦,拼命招手示意:“爹爹,我在这里!”

她是个圆脸女孩,十七八岁,花骨朵一样年纪,虽不如韩莺儿般美貌,然白净脸上总荡漾着自信乐观笑容,腮边一对梨花大酒窝,自有一番可爱滋味。她回头见莺儿落泪,起初疑惑,很快理解。她伸手紧握莺儿双手,眼里满是疼爱。她奉命教习韩莺儿,虽比莺儿年少,却被尊称为姐姐。

她柔声安慰,说:“韩夫人、宋夫人都在观礼台上,于情于理我们都该去请安。我家小姐深居简出,难得露面,你平时没有机会当面致谢,今日正可一了心愿。”

韩莺儿露怯说:“我早有此意,只是从没机会接触贵人,怕失了礼数,惹人生气。”

韩诗诗含笑说:“别怕,宋家人最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了。一会儿,你看我怎么做,你就跟着做,保管没错。”她又凑到莺儿耳旁密语:“我家两位老爷都升官了,不日就要带着小姐少爷回长安去。到时,你和你爹跟我们一起回。”

韩莺儿吃惊问:“县令要离开蒲类了?”

韩诗诗知道失言,她在宋府长大,早把宋府当自家,忙改口说:“是宋府的老爷。现下府里忙得手忙脚乱,思安伯伯调这里的老人先过去帮忙,他们几天后就要离开蒲类。”

韩莺儿又悲又喜,神思恍惚,任由韩诗诗拉着自己挤过人群,来到观礼台前。

丫鬟们一身劲装,手持宝剑在旁侍立。芸芸见了诗诗,取笑说:“诗诗师父,你不带徒弟用功念书,来这凑热闹,当心远河叔打你屁股。”

“弓张太满易断!整日读书,也要给弓弦上上油。学堂难得放假,正好见识见识韩家军的风采。”

相互说了会闲话,翠翠出来让二人去说话。

二人见了韩、宋二位夫人,插烛似地磕头请安,转头又向韩雪儿磕头。

韩雪儿起身回拜,微笑说:“我多次听人夸奖你天资聪颖,学习刻苦。今日一见,言谈举止大不同,果然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宋夫人问:“这就是你们说的那位孝女吗?”

雪儿点头,宋夫人把莺儿唤上前,仔细端详后笑着对三娘子说:“真俊啊!你们韩家出美人,只是这孩子小小年纪,怎么似有满腔心事?”

三娘子神情紧张,唯恐韩莺儿说出甚事丢脸,却听莺儿娇滴滴说:“小姐怜悯,让诗诗姐姐单独教我读书习字。我资质愚钝,常恐辜负小姐美意,因此夙夜难安。”

宋夫人爽朗大笑,说:“一口吃不成大胖子,读书要日积月累,哪能一步登天?我们宋府的丫头都是慢慢调教出来的。”

三娘子放下戒心,忙赏赐财物让退了。宋夫人和韩雪儿均各有赏。韩莺儿和诗诗欢天喜地退下。诗诗与同伴许久没见,少不了要嘀嘀咕咕说些私房话。韩莺儿站在城楼下等待,突觉有人搂住自己的腰,回脸看见张长弓一张长脸不正经地笑。

韩莺儿一把拍掉他的手,怒目而视,厉声说:“大庭广众之下,张公子放尊重些!”

张长弓讨了个没趣,也怕她声张起来自己恐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正尴尬陪笑,却见韩莺儿抬首仰望,神情激动。

他顺其目光望去,心头一颤,只见城楼上韩三娘子携手韩雪儿傲然站立在主席台上。韩三娘子身着猩红劲装,系着猩红大氅,腰板笔直,神色凝重;挽着她胳膊的韩雪儿身姿妖娆,雪白内衣外套象牙色立领偏襟袄子,靛蓝色腰封,披着长长的靛蓝色白花披帛,云鬓上绾着朝阳五凤挂珠在夕阳余晖下银光灿灿,粉脸赛雪胜霜,宛如月宫嫦娥下凡,美艳不可方物。

将士们肃然起敬,齐刷刷向蒲类的公主,韩氏最尊贵的女儿行注目礼。

张长弓痴痴地望着她的侧脸,侧脸线条与宋继儒一模一样,连严肃表情都如出一辙。张长弓还不知道,许多年后,他依然只能这样遥看韩雪儿,可望不可及。

看台上的宋夫人也痴痴看着韩雪儿,泪光盈盈。她搂着自己的一双儿女,不无遗憾说:“唉,你们生得太晚,不曾目睹你姑父风采。我在雪儿一般年纪时,随兄长在军前效力,是医女队的队长。点兵时,医女们统一上着白色短襦,下着红色裙裤,组成医女方队参加阅兵。每次我们出列时,掌声雷动,欢呼声震天。”

慧儿姐弟露出惊疑神色,宋夫人解释:“我们沈家世代御医,医术精湛,名动京城。不想你舅舅得罪了皇帝宠妃武惠妃,被陷害入狱,性命不保。你大伯宋士廉时任大理寺卿,刚正不阿,据理力争,把死刑改成发配充军,并推荐他在你姑父帐下做了军医。他来军前效力,回长安好讨荫封的,却被你姑父折服,甘愿受驱使,还把我从长安带到漠北……”

“所以你才会嫁给我爹?”姐弟异口同声问

宋沈氏含笑不语,脸泛桃花,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