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86章 太原起意 风云初聚

苏定方演义 第86章 太原起意 风云初聚

作者:公孙楚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2 15:18:08 来源:小说旗

太原府城的青石板路在秋阳下泛着古朴的光,街边的槐树叶子开始泛黄,时不时有几片打着旋飘落。唐国公李渊负手站在晋阳宫的望景楼上,望着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梆子声,间或夹杂着孩童的嬉闹,这本该是一派安宁景象,可李渊心里清楚,这太平表象下,早已暗流涌动。

“父亲,如今义军蜂起,朝廷自顾不暇,正是我等举事的良机。”李世民身着一袭玄色劲装,英气勃勃地走上望景楼,单刀直入地说道。李渊闻言,身形微微一震,却并未立刻作答,目光依旧望着远方。他想起了这些年为朝廷四处征战的日子,平叛、剿匪,可这天下的乱象却如野草般,越剿越多。如今,各地烽火连天,杨广远在江都,对这局势似乎也束手无策。

“世民,此事非同小可。一旦举事,便是谋逆大罪,我李家上下老小……”李渊声音低沉,透着几分犹豫。李世民上前一步,目光坚定:“父亲,当今天子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我等若不起兵,苍生将永无宁日。况且,太原乃龙兴之地,兵精粮足,我等暗中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待时机成熟,挥师南下,必能成就一番霸业。”

李渊陷入了沉思,李世民的话并非没有道理。这些日子,他也听闻苏定方等将领在各地征战,虽有胜绩,却难以扭转大局。朝廷内部**丛生,政令不通,已然摇摇欲坠。若继续为其效力,恐怕最终也难有善果。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李渊最终说道,“招兵买马之事,切不可声张,需暗中进行。我先修书一封,派人送往河东,告知建成、元吉,让他们暗中筹备。”李世民点头称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几日后,太原城的几个秘密据点开始行动起来。李渊的心腹刘文静,以招募民壮抵御匪患为名,在城中各处张贴告示。一时间,不少年轻力壮的男子纷纷前来应募。苏定方旧部中有个名叫马三的小校,也听闻了消息。他曾在苏定方麾下效力,后因伤返乡,如今生活窘迫。看到告示后,他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前往应募。

“你可会武艺?”招募处,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校尉打量着马三。马三挺了挺胸膛:“回校尉,小人曾在苏定方将军麾下当过兵,略通些武艺。”校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苏将军麾下?那你且露两手看看。”

马三从一旁拿起一根长枪,舞动起来。他虽身负旧伤,但枪术依旧娴熟,虎虎生风。周围的人纷纷叫好,校尉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你被收下了。明日辰时,到军营报到。”马三心中一喜,谢过校尉后,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李渊在晋阳宫的密室中,与刘文静、李世民等人商议着下一步计划。“如今兵源已有眉目,但粮草还需筹措。”刘文静皱着眉头说道。李渊沉思片刻:“我已派人联络了太原周边的几个富商,他们愿意出资相助。另外,我让元吉在河东购置了一批粮草,不日便可运抵太原。”

李世民则提出:“父亲,我们还需招揽人才。如今各方势力都在网罗能人异士,我们若想成就大业,也不能落后。”李渊深以为然:“此事我已有安排。我听闻晋阳有个叫裴寂的人,颇有谋略,明日我便亲自去拜访他。”

在众人商议之时,太原城的夜渐渐深了。月光洒在城墙上,宛如一层银霜。马三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在苏定方麾下的日子,想起了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如今却不知他们身在何处。而这一次,加入李渊的军队,又会迎来怎样的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原城的招兵买马行动在秘密进行中。李渊一边应付着朝廷的眼线,一边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起事所需的一切。而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苏定方虽远在他乡,他的威名却如同一面旗帜,影响着各方势力的决策。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风暴,正悄然在太原府上空汇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