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90章 李世民兵取马邑 宋老生勇镇潼关

苏定方演义 第90章 李世民兵取马邑 宋老生勇镇潼关

作者:公孙楚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2 15:18:08 来源:小说旗

在这风云变幻的隋唐之际,天下大势犹如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各方势力你争我夺,战火纷飞,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且说那二公子李世民,天生一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心怀壮志,欲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天地,成就一番不朽霸业。此时,他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马邑县进发,那气势,仿佛要将这天地都震得摇晃起来。

李世民骑着一匹矫健的骏马,身披闪耀着寒光的铠甲,威风凛凛地行进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看穿这乱世的迷雾,洞察一切先机。身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谋士紧跟其后,他们时而交头接耳,商议着行军策略,时而抬头望向远方,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而李靖、李积等将领则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各自的精锐部队,步伐整齐,士气高昂。士兵们手中的长枪如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无畏与忠诚。

大军一路前行,所到之处,尘土飞扬。当他们抵达马邑县时,只见那马邑县城墙高耸,城门紧闭,城楼上的守军严阵以待,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李世民见状,不慌不忙,他深知攻城绝非易事,需谨慎行事。于是,他下令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暂作休整,同时派出多路斥候,打探城内的虚实。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李世民的营帐内烛火通明。他与谋士们围坐在一起,仔细研究着斥候带回的情报。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制定出了一套周密的攻城计划。李世民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诸位,马邑县乃是战略要地,我们务必拿下。明日一早,依计行事,务必一举成功!”众人齐声应和,声音中充满了斗志。

第二日清晨,阳光刚刚洒在大地上,李世民的大军便开始行动了。李靖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手持盾牌,肩扛云梯,朝着城门逼近。城楼上的守军见状,立刻万箭齐发,一时间,箭如雨下。李靖沉着冷静,指挥士兵们用盾牌抵挡着箭矢,稳步前进。与此同时,李积则带领着另一支部队,绕到了城墙的另一侧,试图寻找突破口。

在激烈的攻城战中,李世民亲自擂鼓助威。那激昂的鼓声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激励着士兵们的斗志。他们不顾危险,奋勇向前,喊杀声震彻天地。经过一番苦战,李靖的部队终于成功地将云梯架在了城墙上。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顺着云梯往上攀爬。城楼上的守军则拼命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就在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敌军的一个破绽。他果断下令,让长孙无忌率领一支奇兵,从敌军防守薄弱的地方发起突袭。长孙无忌领命后,迅速带领士兵们冲向敌军。他们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地插入了敌军的心脏。敌军顿时大乱,阵脚不稳。

李世民见时机已到,立刻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大喊一声:“冲啊!”随后,他一马当先,带领着大军冲向城门。士兵们受到鼓舞,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进城内。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守军终于抵挡不住,纷纷投降。李世民成功地兵取马邑,为他的霸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李世民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深知,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挑战。在稍作休整后,他便率领大军继续前进,目标直指潼关。潼关,乃是关中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将乃是花刀老将宋老生,此人武艺高强,弓马娴熟,在战场上纵横多年,威名远扬。

当李世民的大军抵达潼关时,宋老生早已得到消息,严阵以待。他站在城楼上,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敌军,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的冷笑。他心想:“李世民,你虽然年少有为,但想要攻破我这潼关,恐怕还得费一番周折。”

李世民深知宋老生的厉害,不敢贸然进攻。他先派出马三宝前去叫阵,希望能引宋老生出城决战。马三宝骑着一匹快马,来到城门前,大声叫骂道:“宋老生,你这老匹夫,还不快快出城受死!”宋老生听后,勃然大怒,他立刻披挂上马,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出城迎战。

马三宝见宋老生出城,心中大喜。他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朝着宋老生冲了过去。两人在阵前相遇,二话不说,便战在了一起。马三宝虽然武艺不凡,但与宋老生相比,还是稍逊一筹。两人战了不到二十回合,马三宝便渐渐露出了败势。

李世民在阵中看到马三宝不敌宋老生,心中十分焦急。他连忙派出尹开山前去支援。尹开山手持长枪,纵马飞奔到阵前,与马三宝一起围攻宋老生。宋老生毫不畏惧,他舞动着手中的花刀,左挡右格,将两人的攻击一一化解。三人在战场上杀得难解难分,一时间,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

然而,宋老生的武艺实在是太过高强。又战了数十回合,尹开山和马三宝渐渐体力不支,难以抵挡宋老生的攻击。李世民见状,心急如焚。他知道,这样下去,自己的两名爱将恐怕性命不保。于是,他果断下令,让刘洪基和段志玄一起出战。

刘洪基和段志玄得令后,立刻拍马舞刀,加入了战团。他们四人联手围攻宋老生,希望能将他击败。宋老生虽然勇猛,但面对四人的围攻,也感到有些吃力。他心中暗自惊叹:“李世民果然厉害,手下竟有如此多的猛将。今日若不尽快脱身,恐怕性命难保。”

于是,宋老生心生一计。他故意卖了个破绽,引四人上前攻击。四人不知是计,纷纷朝着宋老生扑了过去。就在这时,宋老生突然大喝一声,手中的花刀猛地一挥,一道寒光闪过。四人只觉眼前一花,连忙向后退去。等他们定睛一看,只见宋老生已经趁着这个机会,策马回城了。

李世民见宋老生退回城中,心中十分懊恼。他知道,想要攻破潼关,绝非易事。于是,他召集谋士们商议对策。房玄龄说道:“宋老生武艺高强,且潼关地势险要,我们若强行攻城,恐怕会损失惨重。不如先派人去劝降,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说道:“玄龄所言极是。不过,宋老生为人忠义,恐怕不会轻易投降。我们还是要做好攻城的准备。”

于是,李世民一面派人去劝降宋老生,一面命令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准备攻城器械。然而,宋老生却丝毫不为所动。他拒绝了李世民的劝降,并且加强了潼关的防守。李世民见劝降无果,只好下令攻城。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世民的大军对潼关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他们用投石车发射巨石,试图摧毁城墙;用攻城锤撞击城门,希望能打开进城的通道;士兵们则手持盾牌,肩扛云梯,奋勇地朝着城墙上攀爬。然而,宋老生指挥有方,守军们顽强抵抗,使得李世民的进攻一次次地被击退。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悲壮的战歌。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堆积如山。李世民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十分悲痛。他深知,这场战争将会无比艰难,但他并没有退缩。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攻破潼关,实现自己的理想。

就这样,李世民与宋老生在潼关城下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谁也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此时,天下的局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