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32章 隋军兵取辽东

苏定方演义 第32章 隋军兵取辽东

作者:公孙楚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2 15:18:08 来源:小说旗

大业九年正月,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大地,隋帝杨广再次在全国征调精锐之兵,一时间,各处关隘要道,皆是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向着涿郡(治今北京城西南)集结而去。此次,杨广决心再次亲征高句丽,欲雪前耻。

病榻之上,老将军段文振与韩擒虎面色苍白,却强撑着精神,亲自书写折本,呈递给隋帝。他们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恳切劝谏天子切不可拖沓,务必要赶在秋浔辽水上涨之前发起进攻,否则形势将对隋军极为不利。然而,杨广却将这两封饱含老臣心血与忧虑的折本随意放置一旁,对两位老将军的金玉良言充耳不闻。

四月,春风渐暖,隋军士气高昂地渡过辽水。杨广迅速调遣宇文述、杨义臣二将,命他们率军直逼平壤。又令来护儿率水师从海上进攻平壤,左光禄大夫王仁恭率军进至新城(今辽宁抚顺北)。王仁恭不负所望,亲率劲骑一千,如猛虎出山般冲入高丽兵数万之阵,杀得敌人丢盔弃甲,大败而逃。同时,杨广还命麦铁仗、辛世雄为接应使,确保各军之间的联络与支援。

五月,骄阳似火,炀帝下令诸军合力围攻辽东城(今辽宁辽阳)。一时间,喊杀声震天,攻城器械林立,隋军将士们奋勇冲锋,然而辽东城却如铜墙铁壁一般,二十余日过去,依旧未能攻克。双方在城下死伤无数,鲜血染红了大地。

此时,高句丽主帅乙支文德亲率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来到鸭绿江,迎击隋军。乙支文德深知隋军势大,不可硬拼,于是分兵四路,布下了精妙的战阵。起初,隋军凭借着勇猛的攻势,接连胜了几仗,士气大振。尤其是宇文述,几战告捷后,便骄傲自满起来,全然没了往日的谨慎。

乙支文德见时机已到,便施展诈败之计,故意示弱,率军节节败退。宇文述有勇无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全然不知是计,在后面紧追不舍。为了加快追击速度,他竟然下令让士兵扔掉多余的装备,轻装前进。隋军一路如脱缰的野马般杀到平壤附近。然而,宇文述对当地地形极为不熟,这下可陷入了绝境。

乙支文德见隋军已深入圈套,当即下令擂鼓进攻。一时间,战鼓如雷,高句丽军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出。宇文述这才意识到中计,却已回天乏术,十万大军瞬间陷入混乱,抵挡不住,纷纷往下败退。这正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隋军士兵们慌不择路,有掉进鸭绿江被淹死的,有被自己人踩死的,自相踩踏,惨状不忍直视。

辛世雄在鸭绿江浮桥接应宇文述,眼见大军溃败,他挺身而出,大声喊道:“宇文将军,你先走,末将在此垫后!”宇文述带着残兵败将,慌慌张张地过了浮桥,一路狂奔。辛世雄则挥舞着兵器,与追来的番将展开殊死搏斗,他接连斩杀几个番将,然而敌人越来越多,最终寡不敌众,壮烈殉国。他带来的隋军将士,也都为国捐躯,无一生还。

数天后,宇文述这个庸将带着寥寥无几的残兵败将,狼狈败退到辽水。麦铁仗早已在此接应,见到宇文述,他拱手说道:“大帅,你先撤,末将在此抵挡一阵。”宇文述一脸愧疚地说道:“麦将军,你可要多加小心,辛将军已经为国捐躯了。”麦铁仗豪迈地回应:“料也无妨!”宇文述说完,便领着败兵朝着辽东城方向败退下去。

麦铁仗,出生于南雄百顺人(亦说始兴江口或重庆潼南),生活于陈朝和隋朝期间。他青年时便勇敢过人,臂力惊人,步行如风,跑起来甚至能追上奔马,号称“日行五百里”。他性格开朗,喜好饮酒,喜欢结交朋友,极为重信义。陈朝太建年间,麦铁仗曾因生活所迫结伙为盗,被广州刺史捕获,罚为官府奴隶,负责为皇帝执掌御伞。后来,他投身隋朝,成为大将军,随杨素征突厥时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又奔赴征讨高句丽的战场,却不想在此面临生死之战。

麦铁仗身高一丈二,面如淡金,三绺短髯,威风凛凛。正在此时,乙支文德领兵杀到。麦铁仗立马横大枪,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将道路死死拦住。乙支文德见此,心中暗生敬意,却仍劝麦铁仗归降高句丽:“麦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隋军已败,你又何必苦苦支撑,不如归降我高句丽,定当重用。”麦铁仗听闻,怒目圆睁,大骂道:“你等高句丽不守臣道,兴兵犯境,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二人话不投机,当场动手。

乙支文德哪里是麦铁仗的对手,只打了二十多回合,便渐渐体力不支。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心想:我身后这么多人,还怕斗不过你一个?于是,乙支文德拨马回归本队,他把大刀往空中一举,代替军令。高句丽军见状,如饿狼扑食般往上一闯,将麦铁仗团团围住。

麦铁仗毫无惧色,与一万多将士一同,和高句丽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他挥舞着大枪,如入无人之境,接连斩杀十多个高句丽将领。然而,敌人实在太多,渐渐地,麦铁仗的体力也到了极限,最终寡不敌众,也为国捐躯。连同那一万多隋军将士,都倒在了这片异国的土地上,壮烈牺牲。

另一路,杨义臣率领十五万兵马,一开始打得十分顺利,攻城略地,势如破竹。然而,胜利的果实让杨义臣也渐渐骄傲起来,他同样中了乙支文德的计。一时间,军队大乱,这一路也败下阵来。

此次征战,大隋朝三十五万大军损失过半,辛世雄、麦铁仗先后战死,隋军士气低落,形势岌岌可危。如今,就剩下来护儿率领的水路兵马了。

来护儿将军一开始打的也挺顺利,他率军一路乘风破浪,打到了平壤城。然而,他却中了乙支文德的空城计。当他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平壤城时,却发现城内空无一人,寂静得可怕。来护儿心中暗叫不好,刚想下令撤军,却为时已晚。四周突然杀声四起,高句丽军从各个角落涌出,将来护儿的军队重重包围。

来护儿面色凝重,他深知此时已陷入绝境,但他毫不畏惧,立刻整顿军队,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他身先士卒,挥舞着兵器,冲向敌阵。士兵们见主帅如此英勇,也都鼓起了勇气,与高句丽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一时间,平壤城内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人间炼狱。

来护儿一边奋力拼杀,一边寻找着突围的机会。他深知,若是不能尽快突围,这支军队也将全军覆没。然而,高句丽军的包围圈如铁桶一般,密不透风,几次突围都未能成功。来护儿心急如焚,他望着身边不断倒下的士兵,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愤怒。

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战场上的厮杀声却丝毫没有减弱。来护儿知道,夜晚对于被包围的他们来说,更加危险。他咬紧牙关,决定做最后一次突围。他集合了所有还能战斗的士兵,组成了一支敢死队,向着高句丽军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敢死队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地刺向敌人的防线。在来护儿的带领下,士兵们不顾生死,奋勇向前。高句丽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凶猛攻势打得有些措手不及,防线出现了一丝松动。来护儿见状,心中大喜,他大喊一声:“冲出去!”士兵们受到鼓舞,更加拼命地厮杀。终于,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他们撕开了高句丽军的包围圈,成功突围。

来护儿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出了平壤城。此时,他的心中满是苦涩与不甘。这场战争,隋军原本占据优势,却因为将领的轻敌与失误,落得如此惨败的下场。他望着身后那座依旧灯火通明的平壤城,暗暗发誓,一定要报这一箭之仇。

而另一边,隋帝杨广得知前方战事失利,损失惨重,不禁大发雷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筹备的第二次征讨高句丽之战,竟然会如此惨败。他将宇文述、杨义臣等将领召回,狠狠地训斥了一番。然而,事已至此,训斥也无法挽回败局。

杨广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若是就这样退兵,不仅颜面扫地,而且高句丽必将更加嚣张。但若是继续进攻,如今士气低落,兵力受损,又谈何容易。此时,朝堂之上也是一片混乱,大臣们纷纷议论纷纷,有的主张继续进攻,有的则建议暂时退兵,休养生息。

就在杨广犹豫不决之时,苏定方站了出来。他望着杨广,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如今虽战事失利,但我军并非毫无胜算。高句丽虽胜,但也损失惨重。我们可趁此时机,整顿军队,重新制定战略,再寻战机。”杨广看着苏定方,心中一动,他问道:“苏将军,你有何良策?”苏定方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我们可先派小股部队骚扰高句丽边境,使其不得安宁,疲惫其兵力。同时,暗中集结兵力,等待时机。待高句丽放松警惕,我们再一举进攻,定能取得胜利。”

杨广听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道:“苏将军所言有理,就依你之策。”于是,杨广下令,让各军暂时退回涿郡,整顿军队,同时按照苏定方的计策,派小股部队骚扰高句丽边境。

而此时的高句丽,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也深知隋军不会善罢甘休。乙支文德一面加强边境防御,一面整顿军队,准备迎接隋军的再次进攻。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之中,隋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