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8章 定方,慧英回家 张道爷识破高小姐女儿身

书接上回,苏烈成功收下马山、李飞、章建三人,安排他们在山寨静候消息。诸事妥当后,苏定方便带着高慧英踏上了前往信都郡的路途。一路上,风轻云淡,二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信都郡南门外。

二人翻身下了战马,苏烈轻轻牵起马缰绳,抬眼望向那高大巍峨的城门。阳光洒落在城墙上,勾勒出岁月的痕迹。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里是他成长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他的欢笑与汗水,每一道街巷都留存着他的足迹。而身旁的高慧英则好奇地打量着周围来来往往的百姓,眼中满是对这个陌生城市的新鲜与探索。街边的小贩叫卖着各种货物,有色彩斑斓的绸缎,香气四溢的糕点,还有精致小巧的手工艺品。行人或匆匆赶路,或悠闲漫步,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画卷。

此时,守城的士兵看到两人牵着骏马,其中一名士兵眼尖,一眼就认出了苏定方,赶忙快步上前,恭敬地打招呼:“少将军回来啦!”苏定方微笑着摆摆手,示意城门军继续巡逻。城中做买卖的行人众多,摩肩接踵,为了避免马匹惊扰到路人,二人便牵马步行,缓缓往大帅府走去。

不多时,他们来到帅府门前。那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铜制的门环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老管家苏忠正好出门,一抬头,惊喜地看到苏定方回来了,不禁叫出声来:“少爷,您回来了!”苏烈微笑着回道:“回来了。”苏定方接着问道:“老哥哥,你这是要出去么?”苏忠回答道:“是的,少爷。”这时,高慧英眼睛亮晶晶的,说道:“大哥,这就是你家啊!”苏烈微笑着点点头。老管家一看苏定方身边有一个漂亮小伙,心中不免好奇,便问道:“这位公子是……”苏定方说道:“老哥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结义兄弟,叫高慧英,高公子。”苏忠一听是自家公子的结义兄弟,顿时热情起来,说道:“高公子你好,里边请,到这就像到家一样。”苏烈笑了笑,没说什么。苏忠接过二人马缰绳,将马拴在拴马桩上,苏定方领着高慧英往府里走去。

府里的下人、丫鬟们见苏定方归来,纷纷上前跟他和高慧英打招呼。二人穿过曲折的回廊,路过精致的花园,花园里百花争艳,蝴蝶翩翩起舞。不一会儿,两人来到正庭。只见老将军苏邕和夫人正坐在厅中喝茶,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馨的轮廓。

苏烈整理衣冠,恭敬地上前给二老行礼,高慧英也依样给二老一一行礼:“伯父,伯母在上,小侄这相有礼了。”苏老将军和夫人一看儿子回来了,脸上顿时绽放出喜悦的笑容。苏邕说道:“烈儿啊!你回家也不提前通知家里一声,事先说一声你还带一个朋友,吾和你娘好准备准备,这倒好,什么也没有准备。”苏烈听完父亲的话,点了点头,说道:“是儿子疏忽,忘了告诉爹娘了,让父亲母亲担心了。”苏定方接着说:“爹,娘,这是我结义兄弟,他名叫高慧英,是涿州高家寨的人士。”

苏邕手捻须髯,等听到“高家寨”三个字时,先是微微一惊。随即问道:“贤侄,老夫向你打听一个人,你可认识?”高慧英回道:“伯父,您老要打听谁?”老头子说道:“这人也住在高家寨,原是雁门关大帅,人送外号金刀大帅,姓高名雅贤,后因奸臣当道辞官回乡,不知贤侄可认识否?”高慧英笑道:“伯父,那是家父。”

苏邕听闻,顿时大喜过望,赶忙站起身来:“原来竟是世侄,失敬失敬。”一旁的苏夫人也是满脸笑意,眼神中满是慈爱。苏邕看着高慧英仔细端详起来:“真不愧是高雅贤之子,气宇不凡。”老将军低声念叨着“果然像”。苏烈在旁也是微微诧异,就问道:“爹,您老怎么了?”苏邕摆摆手说:“爹没事。”苏定方听父亲这么说,这才放下心来。就问道:“爹,您怎么会认识我二弟父亲的?”老头子就把过往事一一说了一遍。

原来,在南北朝末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帐下大将隋国公杨坚,率领十几万大军兵伐北齐。杨坚率军攻打雁门关,当时的雁门关主将就是金刀大帅高雅贤。杨坚派出的是金枪将苏邕,雁门关一场大战,金枪对金刀,二人打斗到二百多个回合仍未分出胜负。苏邕和高雅贤英雄相惜,谁也不想伤害对方。

可坏就坏在,不知道谁暗中告了高雅贤一状。北齐后主高玮是个无道昏君,听信谗言要杀高雅贤。昏君高玮派天使官拿上天子剑和诏书,去雁门关杀高雅贤。此时的雁门关,北周军正在攻城,猛攻雁门关北城。攻了两个时辰,北城门被北周军攻开,鼓号响起,北周军像决堤洪水般往城内掩杀,北齐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高大帅一看关城被攻破,无心恋战,带上家小退出了雁门关。路过苏邕将军防线时,苏邕就私下里放了高雅贤一家子。半道上,高雅贤遇上了传召的太监要杀他。高雅贤一听来气了,心想:好你个昏君,听信谗言杀害忠良,如今害到我的头上来了,老子不保你了,高爷爷走了。他手起刀落,把传旨人都宰了,连夜逃回了高家寨。

苏邕放走高雅贤后,把这事压下了没回报。后来,北周军势如破竹,最后灭了北齐。高慧英听苏邕讲完往事,惊叹道:“原来伯父和我父亲还有这层关系。”老将军摆摆手说:“事都过去了,不提了。既然你和烈儿结拜为弟兄,以后就拿这里当自家一样,不必拘束。”苏邕又说道:“现在到了吃饭时间了,先吃饭,吃完饭让你大哥带你出去四处逛逛,看看这信都郡。”高慧英点头答应。

时间不大,众人围坐在桌前用饭。饭后稍作休息,苏烈便带着高慧英到城里四处游玩。他们走过繁华的街道,街边店铺林立,有卖笔墨纸砚的文具店,有飘出阵阵酒香的酒馆,还有挂满精美服饰的绸缎庄。高慧英不禁感叹:“大哥,这信都关风景真美,不知雁门关是不是也很美?”苏定方答道:“贤弟想去,愚兄有时间带你去看看。”“好的,大哥。”

就这样,高慧英在苏家住了半个多月。这半个多月里,高慧英在武艺、兵法、剑法、箭术等方面都大有长进。苏定方没事时就亲自指点高慧英如何排兵布阵和刀法,其中传授的春秋刀法,相传是三国名将关二爷留下的。高慧英天赋极高,又勤奋好学,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这一天,苏定方和高慧英在校军场演武回来,在前庭陪父母聊天谈心。老管家苏忠从外面高高兴兴进来了,进门就给苏邕道喜:“老爷,夫人,给您们道喜了!”苏邕就问苏忠:“你怎么了,我有什么喜事?”苏忠回道:“噢,回老爷,我在大门外指挥他们打扫台阶时,来了仨人。我一开始没在意,后来等这三人走进了,我才发现原来是风尘三侠老哥仨都来了。”

苏邕听完汇报,立刻吩咐一声:“快快大开中门,全家迎接!”时间不大,众人来到大门口。苏邕一看,果然是老三位。这风尘三侠怎么来的呢?自从送走苏定方,李道爷向舅父辞行,出了长安去找那哥俩。等找到张宗迁张二爷、红拂女张道爷后,他们商量一下去冀州看望大哥苏邕,再看看徒弟苏烈。哥三个一拍即合,就往冀州而来。

苏邕走下台阶,亲切拉住三原李靖和虬髯客张柄的手,苏夫人拉着红拂女张初尘的手。苏烈给师父、师叔行礼,高慧英也连忙给三老见礼,口称:“小生拜见李仙长、张二侠、张道长。”红拂女凤眸一眯,看向徒弟身边给自己施礼的年轻人,怎么看怎么像个女孩子。虽然高慧英女扮男装,不仔细看不出来,但是这老三位行走江湖几十载,什么样的事没见过,什么样的人没见过?红拂女年轻时也女扮男装过,所以一眼就看穿了高慧英的装扮,只是不动声色,用眼神跟李道爷、张二爷交流。二人一看就明白了,什么也没说。

时间不大,众人进了客厅,分宾主落座。苏定方问师父、师叔:“您怎么来了?”张老剑客反问道:“怎么,不欢迎?”定方吓的说:“徒儿不敢不敢。”“嗯,你是不敢。”苏夫人赶忙打圆场:“初尘啊!你还是和年轻时一样,嘴不饶人。”红拂女微微一笑,对苏夫人说:“嫂子,我有话要和你单独谈谈。”“什么事不能在这说?”张道爷说:“不能,贫道要和我嫂子单独说一会,再和你们聊。嫂子,咱们姐俩去后面聊吧。”苏夫人一脸懵,不知什么事,只好领着红拂女到后院去了。

前厅众人除了李道爷、张二爷知道怎么回事,其余人你看我、我看你,有点发懵。姐俩到了后院,把门关上,二人坐下。苏夫人就问:“怎么了,初尘,你有什么事要说?”红拂女笑道:“嫂子,恭喜你贺喜你啊!你要有儿媳妇儿了。”苏夫人更懵了:“我儿媳妇儿在哪里呢?烈儿这臭小子也没跟我说过啊!”“哈哈哈,嫂子,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贫道刚才掐指一算,就在你们家。”“在我家?什么时候的事?”张道爷笑的都快直不起腰来了。“初尘,你快别笑了。”“好了,嫂子,我不逗你了。我刚才看到烈儿身边那个年轻人,她不像男的,倒像个女孩子。虽然说女扮男装了,不仔细看看不出来,我以前就这么装扮过。”苏夫人说:“是吗?”“我什么时候骗过你?”“那倒没有。”“这就行。那个年轻人长得像我一个故人,我家老头子也这么说的,她是雁门关原来大帅高雅贤的独生子。”红拂女呵呵一笑:“嫂子,你跟我大哥还有烈儿都被她骗了。”“难道她不是么?是来寻仇的?”“非也,非也。”“那她……”“我熟知高雅贤没有儿子,只有一个独生女,就一个女儿名叫高慧英,乳名英儿。”“什么?”惊得苏夫人半天没反应过来。“嫂子,所以我恭喜你啊!”“好啊,好啊!苏家有后了,太好了,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今天你们来,我苏家就错过一门好姻缘。”“不会的,嫂子,姻缘天注定。我们来,你们提前遇见;我们不来,也能遇见,就是晚几年而已。”

姐俩聊完出来,二人回到前厅。苏夫人再看高慧英时,眼神就不一样了,像看自家闺女似的。她瞟了自家儿子一眼,坐了一会,苏夫人站起身,走到自家老头子跟前,弯腰在苏邕耳旁耳语几句。然后让苏定方陪着三老还有高慧英喝茶聊天,老夫妻起身往后院走去。进了卧室,把门关上,老两口儿坐下。苏邕就问夫人:“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用不用叫大夫?”“我没有哪儿不舒服,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听完了你别那啥。”“什么事我听完就那啥的?”“刚才初尘告诉我说……”“她给你说什么了?”“她说咱儿子带回来那个年轻人是个姑娘。”“姑娘?臭小子,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老爷,你别急啊!你打儿子干嘛?”“谁说我要打儿子了?”“你不是刚才……”“我那是说着玩的。好小子,比我强。”“那是,也不看谁生的。好了,夫人,走吧,去前边,我和烈儿有话要说。”“你可别打他。”“老夫打他干什么?怎么,夫人,你老觉得我要打儿子呢?”

不一会儿,老两口儿脸上带着笑容回到前厅。苏定方心中疑虑:这是怎么了,一个个的进进出出的干嘛呢?苏邕夫妇坐下,喝了会儿茶,说了句话。老将军一招手:“烈儿,为父有事要和你商量。”苏烈心想:我爹怎么今天这么客气?苏定方跟随父亲出了前厅,进了书房,把门关上。老头子说了声:“坐吧!”苏烈坐下,问道:“爹,您老有什么事要和我说?”“没事就不能找你聊聊天了?说说吧,京城武科场的事,还有回来的路上的事。”苏定方就把京城武科场比武的事、回信都郡路过棋盘山的事都说了。“噢!棋盘山收编的事,为父就交给你了,你自己看着办。”“谢爹爹。”“咱爷俩不用这么客套,这家里、家外面的事,早晚要交给你的。为父再问你,你带回来那个年轻人,真是高老将军独生儿子么?”“是啊!”“不对吧,老夫听说高雅贤只有一个闺女,名字叫高慧英,乳名叫英儿。”“什么?”苏烈差点从凳子上蹦起来。“嗯,烈儿,你激动什么?”“我没有。”“哈哈哈。”老将军这一笑,把苏定方笑懵了。“爹爹,您没事吧?”“老夫没事,这是高兴的。”“您老从哪听到我高贤弟是个女的?”“听你师叔说的,还能听谁说的。吾听完都懵了,小伙子变姑娘了。”“老夫就说么,一个男孩子怎么起了个女儿家名字,原来就是个女子。也没想到你救的是高老头儿女儿,我还想这辈子见不了面了,没想啊!想当年吾和他在雁门关外大战二三百个回合没分胜负,这不机会来了。过几天吾写封信,命人送往高家寨,就说他女儿在我家做客,让他来信都关,与我一会,和他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结个亲家。”苏定方脸一红,没说话,全凭爹爹安排。“哎!这才是我儿子。”

爷俩聊完起身,回到大厅。老将军跟夫人使了个眼色,苏夫人点点头。走到高慧英跟前说:“慧英啊!你没事跟伯母到后花园转转。”高慧英也有点懵,她看到厅里的人这个进来那个出去,现在轮到自己了,不免有些紧张,不知什么事叫自己,只好点头答应,跟着苏夫人去了后花园。到了凉亭,娘俩找地方坐下。“伯母,您找小侄有什么事吗?”“有点事,伯母想问问你,你真男儿身么?”姑娘一听,坏了,不会被识破了吧,更紧张了。苏夫人一看就知道这姑娘紧张了,说道:“慧英啊!你别紧张,伯母没有恶意,就是随便问问。你要是女孩子,你就点点头,不是呢就摇摇头。慧英,你男儿身么?”姑娘摇摇头。“你是姑娘么?”高小姐点点头。“伯母您别见怪,我这也是为出门方便才穿的男装,让您们见笑了。”“这是哪里话,伯母怎么会笑话你呢?这次也多亏定方哥救我,要不然我就……”“好了,丫头,别说了,事过去了就过去吧,就算不是烈儿救你,别人看见了也会帮忙的。慧英,你是继续穿男装,还是换回女儿装?”“伯母,既然您们看穿了,我就换回女儿装。”“好的,我这就叫丫鬟给你找身女孩家衣服。”

时间不大,有两个丫鬟手里拖着托盘,里面放着衣服和首饰等等女儿家用的东西。苏夫人领着高慧英去内宅换衣服。等换了衣服再出来,就跟换个人似的,简直就仙女下凡一样。穿男装时英气十足,穿女装时则是美若天仙又不失英气,眼角带有千层杀气,不是那种娇弱之美,不愧是将门虎女。等穿戴整齐,娘俩回到前厅。两个人一进大厅,众人眼前一亮。苏邕和三老点点头,没说话。苏烈一看自己娘在外面领进一个大姑娘进来,一开始没看清楚是谁,等看清了,脸一红,赶紧把脸转到别处去了。

在那苏府的厅堂之中,苏夫人笑意盈盈,声音清脆,向在座众人介绍道:“诸位,这便是高慧英姑娘,此前女扮男装,还与烈儿结拜成了兄弟。现今换回女儿装,真是让咱们眼前一亮呐。”红拂女张道爷嘴角含笑,立刻接话道:“正是,我第一眼瞧见这孩子,就觉得她眉眼间透着一股别样的灵秀,压根不似寻常男儿。”一旁的虬髯客张二爷不住点头,附和的言语中满是对高慧英的由衷赞赏。一时间,厅堂里的氛围轻松愉悦,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高慧英身上,赞叹声此起彼伏。

时光仿若流水,匆匆而逝,短短三日便如白驹过隙般转瞬不见。第四天,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苏定方便早早起身。他身着笔挺戎装,身姿挺拔,宛如苍松,浑身散发着飒爽英姿。此番他身负父亲的重要嘱托,即将踏上前往棋盘山的路途,去接应那些心怀壮志、愿为隋军效力的好汉们。

恰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高慧英神色匆匆地赶了过来。她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恰似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语气坚定且不容置疑地说道:“我要和你一同去!”苏定方见此,微微皱起了眉头,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耐心劝道:“你一个女孩子家,棋盘山那地方山高路险,此次行程必定充满艰辛。你不如就留在家中,多陪陪我娘,与她唠唠家常,也能尽尽孝心。”高慧英一听这话,顿时柳眉倒竖,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倔强,立刻反驳道:“女孩子又如何?当年花木兰大姐同样身为女子,却能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那残酷的战场上奋勇杀敌,报效国家。我为何就不能去?”苏烈刚想开口,试图向她说明她与花木兰所处情境有着诸多不同,可话到了嘴边,却又被他硬生生地咽了回去。高慧英何等聪慧敏锐,见苏定方嘴唇微动,张了张嘴,却并未发出任何声音,便瞬间明白了他的心思。苏烈心中暗自无奈,他深知高慧英的脾气,若是不答应带她一同前往,待会儿她一旦耍起小性子,那可真是要费一番大心思去哄劝。权衡之下,他只得无奈点头应允:“罢了罢了,既然你如此坚持,那就随你去吧。”

二人来到马厩,各自挑选了一匹健壮的骏马。他们动作娴熟地翻身上马,而后扬起手中的马鞭,用力一挥。骏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奔腾而出。马蹄声清脆响亮,接连不断,疾风在他们的耳畔呼呼作响。一路之上,风景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两人马不停蹄,朝着棋盘山的方向飞驰而去。经过两个时辰的奔波,他们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棋盘山的山脚下。

苏定方翻身下马,朝着山上的巡山头目高声喊道:“快去通报,就说冀州苏定方前来!”巡山头目得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飞也似的朝着山上奔去。没过多久,只听见山上鞭炮齐鸣,那震耳欲聋的声响在山谷间不断回荡。大寨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吱呀声。马山、李飞、章建三人,身着大红吉服,那鲜艳的颜色仿佛燃烧的火焰,洋溢着喜庆的氛围。他们满面春风,脸上的笑容如同春日绽放的花朵般灿烂,快步如飞地从山上下来迎接苏定方。

马山一见到苏定方,眼中瞬间涌起激动与感激之情,高声呼喊:“苏兄弟果然言出必行,言而有信,当真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快里边请!”三人抬眼望去,瞧见苏定方身旁亭亭玉立着一位漂亮的大姑娘,脑海中第一反应便是以为这是苏烈的妹妹。李飞不禁感叹道:“我等兄弟三人何德何能,竟能有幸劳烦苏少帅与苏家千金亲自前来迎接。”苏定方见他们误会了,赶忙摆了摆手,解释道:“三位兄台,误会了。这位并非我妹妹,她正是你们前些天劫道时遇到的那个漂亮小伙。实不相瞒,我起初也同你们一样,以为她是男儿身。”

三人一听,顿时恍然大悟,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之前以多欺少的不光彩场景,脸上瞬间泛起了愧疚之色,红得如同熟透的番茄。章建急忙上前,满脸歉意,言辞恳切地说道:“噢!实在对不住,高小姐,前些天都是我们的不是,我们行事鲁莽,冒犯之处,还望您大人有大量,多多包涵。”三人接连不断地道歉,那真诚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愧疚。高慧英性格豪爽,她豪爽地一抱拳,语气爽朗地说道:“各位大哥不必如此挂怀,当时小妹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若不是我对绿林规矩一无所知,也不会引发那场冲突。”众人之间的误会就此烟消云散,仿佛从未发生过一般。气氛瞬间变得轻松愉悦起来,大家如同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苏定方和高慧英往山上走去。

登上棋盘山后,苏烈小心翼翼地从行囊之中取出带来的物资以及父亲的亲笔书信,郑重其事地交给马山、李飞、章建三人。三人接过书信,双手微微颤抖,他们小心翼翼地展开阅读。看完信后,他们将带来的物资逐一发放给山上的弟兄们。那些物资有崭新的兵器、厚实的衣物,还有充足的干粮。弟兄们领到物资后,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一番忙碌的收拾整理后,开始清点人数,经过仔细的清点,发现山上共有六百五十五人,且个个都是年轻力壮的轻壮年。他们身姿矫健,肌肉结实,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仿佛一把把出鞘的利刃,随时准备为国家和兄弟冲锋陷阵。苏定方当机立断,将他们全部编入隋军,为保卫国家增添了一份坚实的力量。

随后,马山、李飞、章建三人来到苏定方面前,他们神色凝重,语气坚定,说道:“苏兄弟,我们哥仨不愿为官。我们只愿紧紧跟在你身边,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建功立业,而且我们不想分开。”苏定方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解地问道:“为何不愿当官呢?当官可以拥有更大的权力,能够更好地施展你们的抱负,为国家和百姓做出更多的贡献。”马山长叹一口气,感慨万分地说道:“我们觉得当官处处受到规矩的束缚,行事不自由。跟在你身边就不一样了,我们信得过你。只要是你们苏家下达的将令,哪怕再严苛,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听从,其他人的命令,我们一概不听。”苏定方还想再劝说几句,试图让他们改变想法,可三人态度坚决,心意已决,无论苏定方如何劝说,他们都执意不听。无奈之下,苏定方只得点头答应。

事实证明,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马山、李飞、章建三人始终坚守承诺,一生都未曾背叛过苏定方。他们紧紧追随苏烈,历经无数次残酷的战争。无论是南方那湿热难耐、蚊虫肆虐的丛林沼泽,还是北方那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冰原大漠;无论是东方那波涛汹涌、战略要地的海滨要塞,还是西方那崇山峻岭、地势险要的山地战场,都留下了他们奋勇杀敌的身影。他们在战场上勇往直前,不畏生死,凭借着卓越的战功和坚定的忠诚,赢得了无数人的敬重。他们从普通的士兵逐渐成长为军中的中流砥柱,直至最终安然善终。而苏定方也始终铭记着他们的情谊,后来在合适的时机,向皇帝请求,为三人封了三品将军之职,以表彰他们为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

苏定方率领着这六百五十五名壮士,浩浩荡荡地回到了信都关。他不辞辛劳,亲自将这些人妥善安排到军营之中。他仔细地为每个人分配住所,确保他们有舒适的休息环境;精心调配装备,让他们手持精良的兵器。一切安顿妥当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向父亲交令复命。苏邕听完苏定方的详细汇报,满意地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之色,对儿子的办事能力赞赏有加。他拍了拍苏定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烈儿,你做得很好,为父很欣慰。你要继续努力,为国家和百姓多做贡献。”

时光悠悠流转,又过了五六日。这一日,信都关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高雅贤。高雅贤在接到苏邕的信件时,心中满是疑惑与错愕,暗自思忖:平日里与苏邕并无往来,好端端的,他突然给我写信,究竟所为何事?等他仔细看完信,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无奈与感慨,忍不住嘟囔道:“真是女大不中留啊,我那宝贝闺女,竟要被姓苏的臭小子拐跑了。好你个苏老头,老夫跟你没完,你们一家子可真够……”随后,他提高音量,大声吩咐道:“来人呐,赶紧收拾行囊,随老夫前往信都关!”

老管家高平听到吩咐,赶忙快步上前,恭敬地问道:“员外爷,您此次前往信都郡,所为何事啊?”高雅贤没好气地回道:“还能有什么事?还不是英儿那个死丫头。”高平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小姐她怎么了?”高雅贤说道:“没什么大事,我去信都郡把她接回来。高平,你去准备一下,我明日就启程前往信都关,你留在家中看家,我带上你儿子高福一同前去。”

当晚,一夜无话。次日清晨,天色微明,高雅贤便已将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他身着一身得体的长袍,腰佩龙凤金刀,那刀柄上的宝石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他带上高福,还准备了几车丰厚的礼物,装载在马车之上。那些礼物有精美的丝绸、珍贵的古玩,还有各种奇珍异宝。他将那对闻名遐迩的龙凤金刀,稳稳地挂在得胜钩上,随后翻身上了赤炭火龙驹。那赤炭火龙驹浑身火红,如同燃烧的火焰,四蹄奔腾,气势非凡。随着一声响亮的吆喝,车马缓缓启程,踏上了前往信都关的漫长路途。

一路上,车马劳顿,历经七八天的长途奔波,终于来到了信都郡的东城门外。高雅贤翻身下马,向路边的路人打听帅府的位置。路人热情地为他指路:“老爷子,我们的大帅府就在中心街,您老进城后一直直行,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苏帅府了。”高雅贤连忙拱手道谢:“多谢小哥,真是麻烦你了。”路人笑着回应:“老爷子,您太客气了,这都是小事。”高雅贤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暗自感叹:信都关的百姓果然热情有礼,民风淳朴,由此可见,苏邕治理有方,不仅在军中威望极高,治理地方也颇有成效,上马能统领千军万马,下马能治理一方百姓。

不多时,高雅贤便来到了苏府的大门前。他将马缰绳递给苏府的家将,客气地说道:“劳烦小哥,帮忙通禀一声,就说涿州高雅贤前来拜见冀州苏邕苏将军。”门房管事的连忙点头,快步进去通报。

没过多久,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爽朗的说话声:“高将军,多年不见,一向可好?苏某这厢有礼了。”高雅贤闻声望去,只见苏邕风采依旧,身高八尺,面容白皙如玉,三绺花白的胡须随风飘动,潇洒地洒落在前胸。再往苏邕身旁看去,有几个人他都认识,正是那闻名江湖的两道一俗——风尘三侠。还有自己的宝贝女儿高慧英,以及一个与苏邕长相极为相似的漂亮小伙。他心中暗自猜测,这想必就是苏邕的儿子苏烈了。

他早有耳闻,这孩子自出生便天赋异禀,一出世就戟挑张金称,十五岁便投身军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突厥人听闻他的名字都畏惧不已,十六岁更是在京城的比武夺魁,声名远扬。此刻亲眼见到苏定方,老头子心中的怒气顿时消散了不少,暗自思忖:这孩子一表人才,有勇有谋,若能成为我家女婿,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老将军越看越觉得苏定方与自家闺女般配,不禁对高慧英的眼光暗暗称赞。

苏邕满脸笑容,热情地说道:“老友,多年未见,你风采依旧,威风不减当年啊!”高雅贤回应道:“你也不差啊,岁月似乎并未在你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我老了,身体不如从前那般硬朗了。”苏邕笑着说:“你我不过相差一岁,说什么老不老的。此处不是叙旧之地,高贤弟,里边请。”

众人相谈甚欢,一同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后,仆人立刻奉上香茗。那香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让人闻之精神一振。高雅贤轻轻抿了一口茶,随后关切地问高慧英:“英儿,这一个多月来,你在这儿玩得怎么样?”高慧英随口回道:“还行吧。”高雅贤一听,微微皱眉,有些不满地说道:“什么叫还行?跟爹说实话,到底过得好不好?”高慧英调皮地反问:“爹爹,您怎么突然来了?”高雅贤故作生气地说:“吾再不来,你恐怕就要成别人家的人了。”高慧英撒娇道:“爹……您就别打趣我了。”高雅贤摆摆手,说道:“好了,不说这些了。”

随后,高慧英便将自己拜师学艺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给父亲详细说了一遍。老人家听完,不住地点头,语重心长地说:“既然拜了师,就要跟你师父好好学,切不可骄傲自满。这次的事情,你也太莽撞了,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若是下次再遇到危险,可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能有人及时救你。说起来,也怪爹,是我没有教给你绿林道上的规矩,是爹考虑不周。你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跟你师父、师伯、师兄们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高慧英认真地点点头,说道:“是的,爹,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的。以后我也要像大师姐花木兰那样,上阵杀敌,保家卫国。”高雅贤欣慰地说:“好,不愧是我的闺女,有志气!”

苏邕见众人谈得差不多了,便招呼一声,不一会儿,丰盛的酒席便摆满了一桌。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有香气四溢的烤全羊、鲜嫩可口的清蒸鱼、精致美味的糕点,还有各种珍稀的水果。老少英雄们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边吃边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逐渐转到了儿女婚嫁之事上。

高雅贤感慨万千地说道:“实不相瞒,这门婚事,起初我是不同意的。可等我亲眼见到定方这孩子后,发现他气宇轩昂,才华出众,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我现在百分百同意这门亲事。不如就今天,咱们把两个孩子的婚事给定下来,等选个良辰吉日,就为他们举办婚礼,让他们拜堂成亲。”

说着,高雅贤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长方形的小盒子。他轻轻打开红布包,又缓缓打开盒子,里面露出一支精美绝伦的玉簪。那玉簪通体晶莹剔透,散发着温润柔和的光泽,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他凝视着玉簪,眼中满是温柔与怀念,缓缓说道:“这是英儿娘留给我的,她临终前嘱托我,等孩子出嫁的那天,一定要给她带上。今天,就把它作为定亲礼物。”

苏夫人见状,也连忙命丫鬟取来一个锦盒。她从锦盒里取出一对晶莹剔透的玉镯,那玉镯质地细腻,触手温润,上面镶嵌着几颗璀璨的宝石,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她亲自将玉镯交给了高慧英。高苏两家就此互换定亲信物,意味着两家的姻缘正式定下。苏邕和高雅贤二老心情大好,当场赏了两家下人,以表喜悦之情。

自此,高慧英与苏定方的姻缘初步定下,而他们的人生也即将迎来全新的篇章。苏定方身边已然聚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这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时代,他们又将踏上怎样波澜壮阔的征程?是在沙场上纵横驰骋,用热血和生命扞卫国家的尊严,建立不朽的功勋,还是在朝堂之上,凭借着智慧和谋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出谋划策,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帷幕……预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