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9章 定亲之后风云起,信都关前战鼓擂

苏定方演义 第9章 定亲之后风云起,信都关前战鼓擂

作者:公孙楚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2 15:18:08 来源:小说旗

书接上回,苏、高两家喜结秦晋之好,双方长辈兴致盎然地将亲事敲定。酒过三巡,高雅贤兴致勃勃地提议:“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一子两不绝,苏兄,不如让烈儿拜我为干爹。”苏邕闻言,爽朗大笑,回道:“贤弟,烈儿都成你女婿了,我儿子自然就是你儿子。咱们两家往后住一处,共享天伦之乐,岂不美哉。”

高雅贤满脸笑意,扭头看向苏定方,和声问道:“烈儿,你愿意拜我为干爹么?”苏烈下意识望向自己的父亲,老将军苏邕并未多言,只是微微点头,那眼神中满是默许与鼓励。苏定方见状,心中已然明了老爹同意了此事。他立刻整理衣冠,动作娴熟而庄重,拿过一杯新茶,双手稳稳地捧着,恭恭敬敬地给高老将军敬了杯茶。老头子接过茶,仰头一饮而尽,似是将这翁婿间的情谊也一同饮下。苏烈又郑重其事地给高雅贤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清脆声响,口中恭敬称:“爹爹在上,儿苏烈这厢有礼了。”“孩儿啊!快快请起。”高雅贤满脸笑意,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欢喜,连忙伸手将苏烈扶起。

苏邕满心欢喜,只觉今日之事圆满至极,当即大声吩咐一声:“重新上宴,今日咱们要不醉不归!”众人再次围坐,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酒桌上,众人或是追忆往昔趣事,或是畅谈未来抱负,气氛热烈非凡。这酒一直喝到深夜,月光如水洒在庭院,才撤下宴席,众人带着微醺的醉意,各自回房休息。

高雅贤就此在苏家一住便是数月。在这段日子里,老头子每日都与苏家父子切磋武艺、讨论兵法。练武场上,父子三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闪烁,兵器碰撞之声不绝于耳,尽显豪情壮志。兵法谋略的探讨更是让他们思维碰撞出无数智慧的火花,从排兵布阵的巧妙布局,到对战机的精准把握,每一个话题都深入透彻。而红拂女则每日悉心教导高慧英兵马武艺和兵法。从如何巧妙地排兵布阵,让敌军陷入重重包围,到怎样出其不意地斗引埋伏,以少胜多,高小姐在这二次学艺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每日勤练不辍。她常常在庭院中独自练习招式,直至月色笼罩大地。数月下来,她的武功比原来高出了一大截,已然进入了准一流高手的境界。

红拂女还传授给慧英一套特殊的暗器——三环套月锁。这三环分为大、中、小三种银色圆环,圆环内壁上有着细小的倒叙齿,若不仔细查看,根本难以察觉。红拂女亲自演示,只见她手腕轻抖,三环如流星般朝着目标飞去,朝着对方脖颈处掷去,一旦击中敌人,圆环便会自动打开,随后迅速合上。敌方若不懂其中机关,越是用手去拽,圆环就勒得越紧,直至将对方喉管勒断。而使用之人想要生擒敌人时,只需手一按机关,圆环便会自动打开,恢复原状,随后可放入百宝囊。之后,老剑客又继续教给高慧英其他暗器的使用方法,如弓箭、弹弓等等,还重新传授了一套新的刀法——三尖两刃刀。这种兵刃极为独特,既能当作刀来使用,劈砍之势凌厉无比,又可当作枪来挥舞,刺击之法变化多端。然而其难度也超乎寻常,必须下苦功夫才能掌握。张道爷不仅传授招式,一招一式亲自示范,更注重对其精髓的讲解,将自己多年的心得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晃半年多过去了。这半年里,姑娘高慧英一直住在苏家。闲暇之时,她便陪着苏夫人聊天、做女红,那细腻的针法、温柔的话语,尽显温婉一面;有时也会帮着苏烈巡查城防,在城墙上,她目光敏锐,仔细地检查着每一处防御设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还会跟着苏定方操演兵马,学习攻杀战守之法,在练兵场上,她英姿飒爽,指挥若定,丝毫不输男儿。

这天,有家人匆匆来报:“老爷,门外来了两个小老头儿。”李道爷听闻,心中一动,暗自思忖:莫非是那两位来了?苏邕手捻须髯,微微点头,说道:“既然二位贤弟来了,咱们出去迎接一下他们吧。”三原李靖点头称是。众人赶忙列队,整理好衣装,准备迎接贵客。

说了半天,来的究竟是谁呢?这二人功夫不在风尘三侠之下,与风尘三侠齐名。大伙一看,顿时哗然,忍不住都乐了。这是为何呢?原来来的这两个人个头都不高,身高仅有四尺,身形骨瘦如柴,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他们长着枣核脑袋,中款两头尖。其中一个面似姜黄,犹如秋日里干枯的树叶,另一个则是红脸膛,恰似熟透的番茄。两人都长着锥子把耳朵,一嘴芝麻粒牙,一个留着嗨下狗油胡,一个留着嗨下山羊胡。一个生着一对黄色眼睛,烁烁放光,仿佛夜空中闪烁的寒星,另一个则有着一对黑色眼睛,二目如电,仿佛能看穿人心。头前走的那个面似姜黄的小老头儿,江湖人送外号“丈二金刚,落地风”,姓金,名竟天,是金老剑客;后面走的红脸老者,江湖人送外号“圣手老白猿”,姓侯名登山,是侯老剑客。从他们的外号便能看出,这二人的轻功堪称一绝,身形如鬼魅般飘忽,不然怎能得此称号呢?

苏邕老将军和李道爷满脸笑容,快步迎了上去,说道:“二位贤弟,是什么风把你们二位刮到信都关来了?”

金竟天嘿嘿一笑,露出一嘴芝麻粒牙,说道:“苏老哥,李老哥,我们哥俩听闻这信都关热闹非凡,各路英雄齐聚,就忍不住来凑凑热闹。再者,也想看看苏老哥一家,顺便会会各位英雄豪杰。”

侯登山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是啊,我们还听说苏老哥家喜事连连,不仅儿子武艺精进,还定下了一门好亲事,特来道贺。”

苏邕听了,心中欢喜,连忙说道:“哈哈,多谢二位贤弟挂念。既然来了,就多住些日子,咱们好好聚聚。”

众人寒暄一番后,便簇拥着两位老剑客往府中走去。此时的苏府,因这两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愈发显得热闹非凡。高慧英和苏定方听闻有贵客来访,也赶忙前来相见。高慧英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位身形奇特却气质不凡的老剑客,心中暗自揣测他们的武艺究竟有多高强。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仿佛在探寻着未知的宝藏。苏定方则热情地向他们行礼问好,身姿挺拔,态度恭敬,尽显晚辈的谦逊有礼。

金竟天和侯登山看着眼前的苏定方和高慧英,眼中满是赞赏之色。金竟天说道:“苏老哥,你这儿子一表人才,将来必成大器。还有这位高姑娘,听闻也是武艺高强,巾帼不让须眉啊!”

侯登山也笑着说:“是啊,如此英雄儿女齐聚一堂,真是我等之幸。说不定日后咱们还能一起并肩作战,为这天下太平出一份力呢!”

众人边说边笑,走进了客厅。苏邕吩咐下人上茶,又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准备好好款待这两位远道而来的贵客。茶是上等的香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酒是陈年的佳酿,醇厚浓郁,回味悠长;菜是精心烹制的珍馐美馔,色香味俱全。在这温馨而热闹的氛围中,苏府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金竟天和侯登山也加入到了众人的交流与切磋之中。金竟天展示了他那独特的轻功身法,身形如电,在庭院中穿梭自如,犹如鬼魅般飘忽。他一会儿跃上屋顶,一会儿又闪到树下,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惊叹不已。侯登山则拿出了他的独门暗器,手法精妙,令人防不胜防。只见他手指轻弹,暗器如流星般飞出,精准地击中目标。他们的到来,让苏定方和高慧英等人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新的武艺技巧,更拓宽了眼界。苏定方每日都跟着金竟天练习轻功,在屋顶上、庭院中不断跳跃、穿梭;高慧英则向侯登山请教暗器的使用方法,反复练习,力求精准。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祥和的日子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随着隋朝局势的逐渐变化,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边疆地区时常传来外敌侵扰的消息,朝堂之上也纷争不断。苏定方和他身边的这些英雄豪杰们,又将如何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百姓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呢?他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他们的故事,也在继续书写着……这事后话暂且不提。翻过头来再说苏烈和高慧英,在这半年里和这些老前辈学了不少好东西,什么马上步下,长拳短打,弓刀矢马步箭,兵书战册,轻功,水里的功夫,水上布兵作战,骑兵作战等等。

老头子高雅贤在这多半年里回过几次涿州高家寨,多数时间都在信都关跟苏邕一起治理信都郡操演兵马,教女婿,女儿武艺,兵法,等等,风尘三侠,金老剑客,侯老剑客等人也多数时间在信都关教授定方,慧英武艺和江湖规,怎么怎么为人处世,各种绿林道规矩等等。这天五老前来向苏老将军辞行,有事要办。苏邕挽留不住,摆酒送行,在酒席宴前,嘱咐两个孩子不要荒废功课,不能骄傲自满等等,当老人的就是这样,满心都是对晚辈的关怀与期望。

五老走后,苏邕把儿子,儿媳妇儿叫到跟前说道:“儿,英儿呀,你师父他们走了,你俩也不能松懈,要勤习苦练,精益求精,俗话说得好,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苏烈、慧英点头答应,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心。

苏邕又说道:“你们俩也不要老在信都关待着家里也没多少事,我想叫你们小俩口出去逛逛闯荡闯荡,出去玩上几月去看看你们的朋友,不知你俩意下如何?”

苏定方和高慧英一听,高兴得差点蹦起来,心里话:可算盼到这一天了。

苏烈说道:“爹爹,孩儿愿去。”

慧英也说道:“爹爹,儿媳也愿和定方哥一起去游玩几个月。”

苏邕说道:“你们愿意去就好,不过,出门在外,要多加小心,不可惹事生非。”

苏烈和高慧英齐声说道:“孩儿记下了。”苏老将军微微点头,随后,这位老者缓缓从书房踱步而出,向后院走去。苏定方与高慧英将明日出门所需之物收拾妥当后,也各自返回自己的房间歇息。

次日清晨,晨曦微露,二人早早起身,用过早餐后,便向家中二老辞行,踏上了旅程。他们的第一站是济南府,此行的目的是去拜访素有“小孟尝”之称的秦琼秦叔宝,也就是秦二爷。之后,再前往东阿,去会见程咬金和牛进达二人。最后,他们要去少华山探望谢应登。一路上,他们或是欣赏沿途的美景,或是交流武艺心得,或是谈论江湖趣事,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

三个月转瞬即逝,二人顺利回到了信都郡。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半个多月后的一天,西城方向突然传来阵阵战鼓之声。那战鼓声如雷霆般轰鸣,震得人心惶惶。紧接着,一名小校匆忙赶来报告:“报大帅,少将军!西关外来了上千号响马,为首的是个白脸贼,正在西关叫骂,那骂得叫一个难听!还说让大帅和少将军把信都关里的金银财宝、值钱物件统统交出去,否则,他们就要……”苏邕追问道:“否则怎样?”小校回道:“他们说要是不同意,就杀进城来,把所有人都杀光,鸡犬不留!”

“是吗?”苏邕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老夫倒要看看是何方毛贼如此张狂。来人,给本帅备马抬枪!”苏大帅一声令下,吩咐所有大小将领上城观战。苏邕、苏定方、高慧英、马山、李飞、章建等人纷纷穿戴好盔甲,那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他们收拾停当后,出了帅府,各自翻身上马,手持兵刃,朝着西城疾驰而去。马蹄声如急雨般密集,众人的神色凝重而坚定。

众人抵达西关后下马,顺着城马道登上城墙。待来到城上往下望去,只见一箭地之外,有一千来号人,那些喽啰兵的衣服还算整齐。因距离较远,暂时看不清对方的容貌,不过旗帜上绣着斗大的一个“杨”字,由此可知,这个响马头子姓杨。苏烈已然准备好锏,那锏在他手中闪烁着寒光,他目光坚定,欲与那杨姓贼寇一决高下。欲知后事究竟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